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的主要目的是研究输合配穴针刺疗法对中风后上肢痉挛的影响,通过对比观察输合配穴针刺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和常规针刺结合常规康复治疗两种治疗方法,分析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中风后上肢痉挛的临床治疗效果,探索输合配穴针刺法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中风后上肢痉挛的作用及其在恢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方面是否具有优势,并为中医康复技术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
方法:根据本临床试验的纳排标准,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脑病科住院的患者中,最终选择了72例符合本次研究的中风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患者,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输合配穴针刺法)与对照组(常规针刺法),各36例患者,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本试验相对应的治疗方法,对临床数据的分析主要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的统计学方法,最后,对比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情况。
结果:(1)在临床疗效方面(Ashworth痉挛评定):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经过临床治疗之后,治疗组临床痊愈9例,显效5例,有效8例,无效8例;对照组临床痊愈6例,显效4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经统计学分析具体结果为:Z=-3.008,P=0.003,P<0.05,表明两组经治疗后结果有显著差异,治疗组在改善痉挛方面优于对照组。(2)在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改良Barthel指数):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经过临床治疗之后,经统计学分析具体结果为:Z=-2.720,P=0.007,P<0.05,说明两组有显著差异,治疗组在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优于对照组。(3)在运动功能方面(Fug-Meyer运动功能评定):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经过临床治疗之后,经统计学分析具体结果为:Z=-3.146,P=0.002, P<0.05,说明两组有显著差异,治疗组在改善运动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
结论:通过本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输合配穴针刺法与传统针刺法均可以降低中风后上肢痉挛患者的肢体痉挛程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情况。并且输合配穴针刺方法在试验中所取得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的针刺方法,为临床中选用五输穴配穴法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提供支持证据。
方法:根据本临床试验的纳排标准,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脑病科住院的患者中,最终选择了72例符合本次研究的中风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患者,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输合配穴针刺法)与对照组(常规针刺法),各36例患者,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本试验相对应的治疗方法,对临床数据的分析主要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的统计学方法,最后,对比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情况。
结果:(1)在临床疗效方面(Ashworth痉挛评定):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经过临床治疗之后,治疗组临床痊愈9例,显效5例,有效8例,无效8例;对照组临床痊愈6例,显效4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经统计学分析具体结果为:Z=-3.008,P=0.003,P<0.05,表明两组经治疗后结果有显著差异,治疗组在改善痉挛方面优于对照组。(2)在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改良Barthel指数):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经过临床治疗之后,经统计学分析具体结果为:Z=-2.720,P=0.007,P<0.05,说明两组有显著差异,治疗组在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优于对照组。(3)在运动功能方面(Fug-Meyer运动功能评定):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经过临床治疗之后,经统计学分析具体结果为:Z=-3.146,P=0.002, P<0.05,说明两组有显著差异,治疗组在改善运动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
结论:通过本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输合配穴针刺法与传统针刺法均可以降低中风后上肢痉挛患者的肢体痉挛程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情况。并且输合配穴针刺方法在试验中所取得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的针刺方法,为临床中选用五输穴配穴法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提供支持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