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冠脉内靶向应用rhPro-UK对无复流/慢血流的影响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tx001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目前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主要方法,然而术后无复流/慢血流(NR/CSF)现象的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临床获益。近年来研究发现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rh Pro-UK)具有出血风险小、开通梗死相关血管(IRA)成功率高的特点,但探究冠脉内靶向应用rh Pro-UK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相关循证医学证据有限。本研究回顾性分析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急诊PCI时冠脉内靶向应用rh Pro-UK对NR/CSF的影响,以期为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提供相对客观的临床依据。研究方法:入选2018年12月至2020年06月期间于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并行急诊PCI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266例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根据术中是否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及使用剂量的不同分为三组,单纯血栓抽吸组96例;PUK10mg组(血栓抽吸后冠脉内靶向应用10 mg rh Pro-UK)82例;PUK20mg组(血栓抽吸后冠脉内靶向应用20 mg rh Pro-UK)88例;收集记录并分析三组患者的一般临床基线资料,主要包括(1)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入院血压、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实验室血液生化检查、入院后48小时内的心脏彩超结果、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介入治疗情况以及冠脉造影图像等;(2)比较分析三组患者的心肌灌注情况,包括TIMI血流分级、无复流/慢血流的发生率以及校正的TIMI帧数;(3)比较三组患者术前术后尿素氮(BUN)、尿酸(UA)、肌酐(Cr)及血红蛋白(Hb)水平的变化;(4)比较三组患者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再发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恶性心律失常)、住院期间出血事件及出院后6个月的MACE事件发生率;(5)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影响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发生无复流/慢血流现象的因素。研究结果:1、纳入本研究的患者共266例,三组均以男性患者占多数,单纯血栓抽吸组73例(76.04%),PUK10mg组65例(79.27%),PUK20mg组66例(75%);对比分析患者的一般临床计量资料,三组之间左心室内径(LV)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3),三组之间两两比较,PUK10mg组与单纯血栓抽吸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UK20mg组与单纯血栓抽吸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三组患者术中穿刺路径、心肌桥、冠脉病变数目、罪犯血管、植入支架数目等临床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使用临时起搏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辅助装置三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三组之间术后TIMI血流比较,单纯血栓抽吸组TIMI血流3级82例(85.42%),TIMI血流0-2级14例(14.58%);PUK10mg组中TIMI血流3级77例(93.9%),TIMI血流0-2级5例(6.1%);PUK20mg组中TIMI血流3级84例(95.45%),TIMI血流0-2级4例(4.55%),三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3)。TIMI血流0-2级组间比较,PUK20mg组与单纯血栓抽吸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UK20mg组无复流/慢血流现象的发生率更低;PUK10mg组与单纯血栓抽吸组之间虽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PUK10mg组发生无复流/慢血流的患者低于单纯血栓抽吸组;PUK10mg组与PUK20mg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4、三组患者CTFC计数比较:单纯血栓抽吸组(27.23±3.13)帧,PUK10mg组(25.25±3.01)帧,PUK20mg组(22.59±2.83)帧,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两比较,其中PUK10mg组与单纯血栓抽吸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UK20mg组与单纯血栓抽吸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PUK20mg组与PUK10mg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UK10mg组与PUK20mg组的CTFC计数均小于单纯血栓抽吸组。5、三组患者住院期间出血事件、住院期间以及6个月的MACE事件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6、三组患者BUN、UA、Cr、eGFR及Hb水平相对比:单纯血栓抽吸组、PUK10mg组及PUK20mg组之间术后的eGFR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22),两两比较,PUK10mg组与单纯血栓抽吸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术后UA、Hb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与术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术前相比PUK10mg组及PUK20mg组术后BUN水平呈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脉内靶向应用20mg剂量的rh Pro-UK为无复流/慢血流现象的独立保护因素,卒中是无复流/慢血流现象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结论:1、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行急诊PCI治疗时,冠脉内靶向应用rh Pro-UK与单纯血栓抽吸术相比能够明显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降低无复流/慢血流的发生风险,提高心肌的灌注水平,20mg剂量的rh Pro-UK具有更好的效果。2、急诊PCI时冠脉内靶向应用rh Pro-UK 10mg及rh Pro-UK 20mg均不增加MACE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对术后肾功能影响较小,对于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是一种较为安全的再灌注治疗方法。3、冠脉内靶向应用20mg剂量的rh Pro-UK是无复流/慢血流现象的独立保护因素,卒中史是无复流/慢血流现象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背景: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是导致发展中国家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抗血小板治疗至关重要。随着抗血小板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受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等遗传因素的影响,部分患者开始出现药物抵抗等现象,因此,个体化用药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替格瑞洛,是一种通过抑制纤维蛋白原受体途径的血小板
目的:维生素D(VD)缺乏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癫痫的发病机制。而中国北方癫痫患儿普遍缺乏VD。本研究在癫痫患儿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基础上,探讨VD添加治疗对癫痫疗效的影响,以期对中国北方癫痫患儿添加VD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7年1月~2019年1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小儿神经科门诊的77例癫痫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均给予常规AEDs治疗,其中42例添加VD治疗的患儿为VD添加组,
目的:研究95例儿童闭塞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提高对闭塞性支气管炎的认识。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小儿呼吸二科住院治疗并行支气管镜检查诊断为闭塞性支气管炎的患儿病历,共95例纳入本次回顾性研究,分析闭塞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1.一般资料:纳入研究中的95例闭塞性支气管炎儿童,男61例,女34例。年龄16个月~15岁,平均年龄(6.33±3.51
目的: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为诊断血管狭窄的确诊标准,制定出TCD在诊断不同程度MCA狭窄的血流速度的最佳临界值,探讨评估血管狭窄的其他指标。方法:收集于2019年6月1日-2020年11月30日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有症状住院患者,完善TCD与DSA检查者。根据DSA血管狭窄程度将分为五组,分别为正常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闭塞组。收集双侧MCA、MCA狭窄远端
研究背景:癫痫是以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短暂脑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目前服用抗癫痫药物仍是治疗癫痫患者的主要方法,现有的口服、静脉注射、直肠给药等方式对于癫痫急性发作不定时、不定场所等特点仍无法做到及时治疗,因此新的给药方式的研究十分必要。近年来,鼻腔给药方式因鼻腔特有的生理解剖结构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对于抗癫痫药物能否通过鼻腔给药入脑,对癫痫持续状态所致的海马损伤起到保护作用仍需进
期刊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年龄段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指导治疗,以提高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13年01月至2019年10月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首次行CAPD治疗并持续至少3个月以上的ESRD患者,符
背景: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有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及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两种类型,高发病率与死亡率是其特点。外泌体是一种直径为40-100nm的膜囊泡,外泌体内有多种核酸,包括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
目的:回顾性分析10年前后SGA及LGA相对于AGA早产儿的高危因素并探讨其变化原因,从而针对性防范孕母早产风险,避免早产发生及改善早产儿预后,即进行早产预测,早期处理,降低早产儿发生率。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和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所有住院早产儿且孕母及患儿病历资料完整且真实可信者,对以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1、患儿姓名、住院号、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学历、居
目的:1.回顾性分析免疫球蛋白和补体(IgG、IgM、IgA、C3、C4)与IgAN的临床、病理表现的相关性,并分析其危险因素,以发病机制为出发点为IgAN的临床研究提供新思路。2.回顾性分析IgAN牛津分型的危险因素,从临床表现角度为预测病理表现的严重程度提供新的标志物。方法:1.收集535例自2012年01月01日至2020年08月31日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肾内科经肾活检术确诊为原发性IgAN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