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再制造旨在恢复服役损伤零部件原有形状和使用性能,它顺应了目前大力倡导的循环经济模式,最大限度地挖掘废旧零部件所蕴含的附加值,避免了回炉成形等一系列加工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极大延长工件的全寿命服役周期。再制造中修复材料与基体形成一个异质材料冶金结合界面,由于两侧材料物性不同在高温快冷下导致应变失配,微观组织差异等,使界面附近始终处于较高的应力水平,往往是力学性能最薄弱、最易失效的部位。再制造件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再制造旨在恢复服役损伤零部件原有形状和使用性能,它顺应了目前大力倡导的循环经济模式,最大限度地挖掘废旧零部件所蕴含的附加值,避免了回炉成形等一系列加工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极大延长工件的全寿命服役周期。再制造中修复材料与基体形成一个异质材料冶金结合界面,由于两侧材料物性不同在高温快冷下导致应变失配,微观组织差异等,使界面附近始终处于较高的应力水平,往往是力学性能最薄弱、最易失效的部位。再制造件的服役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界面性能。提高界面性能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修复材料与基体材料的匹配,原位修复造成的界面形状设计,修复方法与工艺技术等。本文从界面力学分析与评价入手,重点研究了材料匹配和界面形状对界面行为的作用机制,为再制造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论文在优化后的激光工艺基础上,根据界面特征和服役工况设计了一系列界面性能评价方法与实验,系统研究了不同材料匹配、一类梯形界面形状参数和后热处理因素的影响。论文取得如下成果:(1)提出一种基于均匀设计的激光工艺寻优方法。构建的激光工艺优化模型,涵盖了修复层的形貌(几何特征)、微观组织(平均晶粒尺寸)和力学性能(显微硬度和磨损率)三方面的质量指标,使获取的最优激光工艺参数涵盖更多的质量维度。在多因素多水平的工艺寻优中,该方法与正交实验相比,在牺牲布点整齐可比性情况下,能节省更多的实验次数,极大的缩减了工艺探索的资源消耗及时间成本。(2)针对材料匹配问题,分别建立了材料物性参数与界面名义强度、界面疲劳临界损伤量之间的模型。选择了两种具代表性的修复材料(Fe45和In625)与六种常用基体材料(HT250、45、40Cr、304、3Cr13和GH3625),制备了不同材料匹配下的再制造修复层,通过预制裂纹三点弯曲及滚动接触疲劳实验,对建立的模型进行评价,实验结果与模型分析具有良好一致性。并从再制造修复层失效模式判断,材料匹配因素会影响界面相本构行为,导致三点弯曲工况下再制造修复层失效模式不同,具体分为:界面裂纹扩展、沿最大剪应力方向断裂、残余应力导致的修复层开裂和修复层表面皲裂;滚动接触疲劳工况下,即便修复材料和基体拥有相近的物性参数,并不能保证良好的界面疲劳性能;再制造修复层的滚动接触疲劳失效行为取决于表面最大接触应力和界面最大剪切应力疲劳累积两种模式竞争。(3)针对一类梯形界面形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等效初始损伤的界面形状优化方法。通过界面奇点的应力特征值分析,阐明了界面形状对界面奇点应力奇异性的影响,为界面形状优化提供了约束条件;引入一个新的等效初始损伤概念,建立了界面疲劳损伤演化律模型来评价界面疲劳性能;并以等效初始损伤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建立了梯形界面形状优化模型。制备了十三种不同梯形界面形状In625/45试样,分别进行了预制裂纹拉伸实验和拉-拉疲劳实验,结果表明,优化的梯形界面形状能够显著提高界面静强度及界面疲劳性能。该模型为再制造受损部位形状预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4)针对后热处理工艺影响,分别对比了有/无高温固溶处理下的再制造界面静态拉伸和滚动接触疲劳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高温固溶处理导致了再制造界面性能降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经历复杂热史后修复层In625实际热膨胀系数小于基体45,高温固溶处理会释放掉界面端部附近这部分有利残余压应力,导致界面静强度下降;高温固溶处理导致界面附近晶粒由柱状转变为胞状,碳化铬和共晶合金在晶界处析出,增加了界面开裂风险;Laves相变为γ’’+δ相,修复层显微硬度降低,屈服强度的下降,导致界面更易达到疲劳失效条件。综上,再制造后热处理方式需兼顾修复层微观缺陷消除和界面应力缓和的同时,尽量控制界面附近相变及共晶合金析出造成的晶界弱化,否则会对界面性能起到消极影响,造成再制造件服役性能降低。该研究给再制造后热处理工艺带来警示作用。
其他文献
大跨度索结构跨越体系在石油、天然气的管道输送工程中担任不可或缺的角色,由于缆索结构长期暴露于空气中,受温度湿度变化等的影响,缆索易出现锈蚀情况,严重时会发生断索事故。碳纤维索具有高强轻质、耐腐蚀、耐高温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可有效地解决传统钢索面临的困扰,然而碳纤维材料在实际桥梁工程中的应用较少。采用轻质的碳纤维索代替传统钢索,将使得全桥结构更加轻柔,其抗风抗震等动力性能的变化尤未可知。为解决上述
先进复合材料的使用是实现船舶轻量化的必然举措。功能梯度材料因其具备材料属性在单方向或多方向上光滑、连续分布的特点,克服了传统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间分层和应力集中的问题,在船舶与海洋工程中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因此,如何建立功能梯度板的静、动力学分析模型,准确预报其弯曲、振动、屈曲特性,并系统性研究材料参数、几何参数等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是船舶与海洋工程中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对功能梯度板高阶剪切变形理论
城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交通是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推力,城镇化进程对交通发展有更高的需求。进入新世纪,中国迈入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2014年国务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要求发挥综合交通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撑和引导作用,以促进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化与综合交通相互促进、相互适应发展,有赖于对两者发展关系的准确把握。本文以新型城镇化与综合交通发展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二者互
智能网联车辆的发展使得未来道路交通系统将由多种驾驶主体构成,且随着智能网联车渗透率增加,交通流演变特征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不同驾驶主体及其跟驰规则的存在导致混驾交通流与单一交通流在跟驰间距、行驶速度及状态响应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考虑到目前以自然人驾驶车辆为参照对象的智能网联车辆始终对前车状态敏感响应且缺乏与其他车辆动态交互,本文重新制定了混驾交通流中自然人驾驶车辆和智能网联车辆的跟驰规则及其动态交
随着我国“三深一土”战略的提出,交通、水利、矿产资源开采、工业废料及CO2地质封存等一系列工程建设已迈向地下深部空间发展。深部岩体的赋存环境极其复杂,在地下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常面临“三高一扰动”的难题。深部岩体开挖后,硐壁围岩的应力集中常导致其弹性贮能的非均匀释放,从而引起突发性的岩爆灾害。目前在岩爆机理及其预测研究方面,尽管许多学者考虑了围岩应力路径对应变型岩爆的影响,但是普遍存在忽视应力场条件中
桩基础因承载力高、沉降量小、施工速度快和检测方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结构中。但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受到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会导致桩基工程质量检测结果不够准确,获得的基桩承载力检测数据与工程实际值存在着较大差异。如果利用这些数据评估桩基础工程的可靠度以及整个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不但与工程实际不符,还有可能给工程结构带来诸多安全隐患,从而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为了解决这个实际工程问题,本文依托
“双减”政策发布后,各校纷纷开展课后延时服务。课后延时服务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教育阵地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国课后延时服务起步较晚,经验较少。课后延时服务的开展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对课后延时服务,不同主体持有不同的看法。因此,课后延时服务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参照国内外对课后服务的研究,以B市城区几所小学学生家长和教师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镇化不断推进,大量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均面临着爆破拆除的问题。在爆破拆除的过程中,被拆除结构会以塌落物的形式冲击地表引起坍塌触地振动。由于坍塌触地振动的频率接近于周边场地和结构的固有频率,因而坍塌触地振动对周边结构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在周边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已出现由于坍塌触地振动引起临近建筑物损伤的案例。因此,坍塌触地振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对这一
食品安全规制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已有理论和经验研究显示,食品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市场失灵”问题,导致食品市场充斥不合格产品,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后果。为应对和解决食品市场的“市场失灵”问题,各国政府普遍采用食品安全规制的手段来约束和激励食品企业行为。从欧美发达国家的食品市场发展过程看,食品安全问题是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也会随着食品安全规制的逐步完善逐步好转。2009
木塑复合材料是利用植物纤维与塑料基材料经热熔、挤压、注塑等工艺制成的新型材料,其使用回收木粉和塑料粉为原料提升环保和力学性能,在加工环节也会产生大量木塑混合粉尘,存在严重的粉尘爆燃安全隐患。向木塑混合粉尘中添加固相抑制剂,既能保障生产环节的防爆需求,又能满足最终成品的阻燃需求,有助于实现多重安全防护,克服固相抑制剂污染原料的弊端。目前,可燃混合粉尘的爆燃反应过程与作用机制尚不清晰,固相抑制剂与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