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与中医证型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湖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zc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症(Uremic Pruritus,UP)皮肤瘙痒程度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MHD患者皮肤瘙痒提供依据。
  方法1.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根据本研究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取2020.10-2020.12于武汉市第一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符合UP诊断的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和相关实验室指标。
  2.对筛选入本研究的UP患者进行皮肤瘙痒程度评分,评分采用十二项目瘙痒汉化量表(12-PSS ),根据瘙痒度评分四分位间距(8,14,17)将患者分为四组,即轻度A组(3-8分),中度B组(9-14分),重度C组(15-17分),极重度D组(18-22分);同时由两名专业的中医医师对纳入本研究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为六类血虚化燥证、气虚津亏证、湿热证、风寒证、风热证、火热血热证;
  3.观察UP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征,比较不同证型患者的皮肤瘙痒度评分差异;
  4.分析不同皮肤瘙痒度患者的一般情况、实验室指标以及中医证型之间的差异,并分析UP患者皮肤瘙痒程度的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1.本次共有214例UP患者纳入并完成研究,其中男性116例,女性98例,男女比例约为1:1;平均年龄56.36±10.46岁;平均皮肤瘙痒度评分为11.42±5.56,半数以上(54.6%)患者处于中重度及极重度皮肤瘙痒状态(瘙痒评分>13分);
  2.中医证候分布情况为:血虚化燥证患者占比最多,占41.6%。火热血热证患者占比最少,占5.6%。分布频次从高到低依次为:血虚化燥证>气虚津亏证>湿热证>风寒证>风热证>火热血热证;
  3.不同中医证型皮肤瘙痒度的比较,湿热证的皮肤瘙痒度评分(13.89±5.96)相对较高,高于血虚化燥证、气虚津亏证、风寒证、火热血热证(P<0.05)。风寒证的皮肤瘙痒度评分(9.36±5.32)相对较低,低于湿热证、风热证、火热血热证;
  4.不同皮肤瘙痒程度的UP患者之间性别比例、受教育程度、透析频率、BMI在不同皮肤瘙痒程度的UP患者中均无明显差异(P>0.05);轻度瘙痒组在职比例30(69.7)偏低、大专及以上学历患者所占比例12(27.9)相对较高;中度瘙痒组的已婚比例54(84.4)较低;极重度瘙痒组糖尿病肾病患者比例19(40.4)相对较高,平均年龄(59.68±9.68)相对较高;
  5.不同皮肤瘙痒程度的UP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红蛋白(HB)、红细胞容积(HCT)、血尿酸(UA)、血钙(Ca)、血糖、白蛋白(ALB)、铁蛋白(SF)、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在不同皮肤瘙痒度的分组中均无明显差异(P>0.05)。SpKt/V、Scr在极重度瘙痒D组相对较高;P在重度瘙痒C组相对较高;BUN、PTH在中度瘙痒B组相对较低;
  6.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显示,年龄、HB、ALB、Scr、PTH与UP患者的皮肤瘙痒程度有关(P<0.05),其中年龄、Scr、PTH与皮肤瘙痒程度程正相关,HB、ALB与皮肤瘙痒度评分程负相关;单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年龄、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证型为湿热证、SpKt/V、Scr、PTH是高水平皮肤瘙痒度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PTH、SpKt/V、糖尿病肾病、湿热证是高水平皮肤瘙痒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学历大专及以上是低水平瘙痒度的独立保护因素;
  结论(1)半数以上(54.6%)的患者都处于较高程度皮肤瘙痒状态(瘙痒评分>13分),影响患者皮肤瘙痒程度的因素有多种,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PTH、SpKt/V、原发病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型为湿热证对患者疲劳评分影响较为显著,均与瘙痒评分程正相关;高学历水平学历大专及以上是低水平瘙痒度的独立保护因素。
  (2)UP患者的中医证型以虚症血虚化燥证、气虚津亏证为主;瘙痒评分方面,湿热证的评分高皮肤瘙痒程度较重,临床上应多关注这类证型的患者,采取适合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来缓解患者的瘙痒症状。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皮肤瘙痒症中医治疗专家共识方案》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Uremic Pruritus,UP)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我院于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UP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以常规治疗、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作为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抗组胺药物口服与10%炉甘石洗剂外涂;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皮肤瘙痒症中医治疗专
学位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芪柴煎剂治疗鼻鼽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推广提供充分的依据。  方法:选取153例我院门诊就诊的鼻鼽受试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51例(排除脱落、中止者,最终纳入144例,48例/组)。治疗组予以针刺(鼻三针+肺俞、脾俞、气海、足三里、肝俞、太冲)联合口服芪柴煎剂治疗,中药组及针刺组分别采用口服芪柴煎剂及针刺治疗,1周/疗程,共治疗4周。运用SPSS20.0,通过组内与组间对照,对三组鼻
学位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益母缩宫颗粒对药物不全流产模型大鼠血清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 An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子宫内膜组织中酪氨酸激酶受体2(Tyrosine Kinase Receptors2, Tie-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
目的:本研究基于益气养血、健脾补肾的理论基础,运用益血生髓方治疗轻中度肿瘤相关性贫血。探索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改善患者贫血、生存质量、中医证候等方面的优势。评价益血生髓方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寻求新的中医药方法及依据。  方法:收集2019年06月至2020年07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肿瘤科就诊,符合条件的患者共计6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及信封法按1:1比例将患者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动脉瘤破裂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清MMP-9的表达与脑血管痉挛的相关性,以及传统中医药疗法“祛风活血通络法”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对患者血清MMP-9含量的影响,评价传统中医药疗法“祛风活血通络法”参与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48例Hunt-Hess分级为Ⅰ-Ⅳ级的动脉瘤破裂性蛛网膜下腔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中药药浴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4)”相关数据挖掘技术对其涉及的中药组方进行用药规律研究,为临床应用中药药浴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方法:按制定的检索策略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万方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Co
目的:探究透脓散联合负压闭式引流对肛周脓肿术后大鼠模型创面的影响和作用机理。  方法:利用健康SD大鼠制作肛周脓肿术后模型,造模成功后取48只,按体重随机分为A组(透脓散灌胃组)、B组(负压吸引治疗组)、C组(透脓散灌胃联合负压吸引治疗组),每组16只。A组每日上午9点给予透脓散灌胃后创面消毒一次;B组创面消毒后采用负压吸引治疗8h(9点至17点),负压值设定为-125mmHg,每日治疗结束后解除
学位
背景:非特异性腰背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LBP,又称为非特异性下腰痛/下背痛)是指排除特异致病因素的腰骶部的急、慢性疼痛,其范围通常包括肋骨下缘至臀横纹上缘部分,伴或不伴大腿牵涉痛。NLBP发病率居高不下,且医疗资源消耗巨大,已成为一项沉重的社会负担。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卧床休息、药物治疗、物理/康复治疗、认知行为疗法、中医药治疗等,每种疗法都有各自的优势
学位
目的通过Meta分析,总结中医适宜技术治疗产后抑郁的优势和疗效,为中医适宜技术治疗产后抑郁提供循证医学证据,为临床上治疗产后抑郁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Pubmed、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Embase)、考科蓝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搜集中医适宜技术治疗产后抑郁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词为“产后抑郁”“中医”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