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贵州省王锦蛇源曼氏迭宫绦虫(成虫和裂头蚴)超微结构特点,比较蛇源裂头蚴与四种宿主的相容性,优化裂头蚴皮层分离条件,并对皮层蛋白组分进行分析。 方法:1.采集贵州省安顺地区王锦蛇源裂头蚴标本,进行形态学鉴定。将王锦蛇源裂头蚴口服法感染狗,饲养1月后剖杀,获得曼氏迭宫绦虫成虫标本。成虫与裂头蚴标本用日立S-3400扫描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2.将检获的蛇源裂头蚴浸泡于10%~30%胎牛血清尿素(1M~4M)皮质分离液中,处理1 h~4 h后,观察皮层分离情况。对可溶性皮层蛋白进行 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筛选最佳皮层分离条件以及特异性蛋白条带;3.将裂头蚴感染不同宿主(鼠、鸡、猪、犬),进行裂头蚴与宿主相容性的研究。主要观察指标有宿主裂头蚴的感染率、感染强度、致死率及发育历期等。 结果:1.超微结构的观察。1.1成虫超微结构成虫头节呈指状,背、腹面上各有一条纵行的吸槽。因颈部短而粗,使头节到颈部的转化不明显。整个成虫表面被微毛所覆盖,槽内面的微毛呈丝状型,头节其余部位、颈部及链体表面均密布圆椎状棘状型微毛。成节和孕节的结构基本相同,节片背面除微毛外无其他结构,腹面有5条纵行的丘团,每个丘团又由许多半球形颗粒组成。在节片腹面上部中央,从上而下,可见雄性生殖孔、雌性生殖孔及子宫孔。有些节片可见到阴茎自雄性生殖孔伸出,阴茎呈短圆柱状。生殖孔周围由许多生殖乳突围绕。1.2裂头蚴超微结构裂头蚴扁平带状,前后二端略膨大,不分节,但表面有深的不规则的横向皱褶。顶端中央有一横向凹陷,凹陷周围体壁呈唇状突起。体表的质膜内陷形成大小不等的凹窝与沟纹。整个虫体体表密布微毛,微毛的长短不一。虫体前端的微毛为圆椎状的棘状型,而体中段的微毛有二种类型,一种为圆椎状的棘状型,另一种呈剑状的棘状型微毛,数量较少,镶嵌在圆椎状微毛中。虫体后端的中央也有一横向凹陷,凹陷周围体壁也呈唇状突起,但较前端的扁平。2.皮层分离条件及可溶性皮层蛋白分析2.1皮层分离条件用含20%~30%胎牛血清的2M~3M的尿素溶液分离裂头蚴的皮层2~3 h,能成功将皮层与实质组织分离开。通过HE观察,皮层分离发生在基膜处。2.2可溶性皮层蛋白的分析皮层可溶性蛋白经SDS-PAGE共分离出12条蛋白带;相对分子质量(Mr)范围在:9.8~178ku,其中Mr24.5、Mr35、Mr50、Mr170ku为高丰度蛋白区带;经Wester Blotting分析:2条带(Mr15和Mr35ku)为蛇源曼氏裂头蚴皮层特异性蛋白条带,能被感染小鼠血清识别。3.四种宿主与裂头蚴的相容性裂头蚴感染小鼠后,小鼠裂头蚴的感染率、回收率和致死率分别为100%、54%和7.6%,感染强度为1~5;鸡的感染率、回收率和致死率分别42.86%、4.76%和7.6%,感染强度为1~2;所有的猪未能感染成功;狗成虫的感染率及回收率分别是60%和26%,成虫的感染强度为3~6。在一只狗的皮下组织中发现有一条裂头蚴寄生。 结论:1.不同虫株会出现形态结构的差异,对正常组织结构的观察将为虫株的分类及病原学诊断奠定基础。2.尿素能成功分离裂头蚴的皮层,在王锦蛇源裂头蚴的皮层可溶性蛋白中,至少有2条特异性蛋白条带能被感染小鼠的血清所识别。3.三种转续宿主对裂头蚴的易感性依次为小鼠、鸡及猪,其中小鼠的相容性高于其他二种动物。狗不仅是终宿主,同时也是转续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