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力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历来被视作语言应用能力四个基本组成部分的“听、说、读、写”中,首当其冲的便是“听”。听力理解能力是人的一种言语能力,它属于认识和理解语言的范畴,是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的中心环节。“听”不仅是取得语言知识的基本途径之一,也是保证语言规范化和加强语言实践的重要手段。加强和促进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他们更加自主地学习英语,从而达到促进大学非英语专业英语听力教学的目的。这就给我们外语工作者提出了任务和要求,即如何以及从哪些方面着手才能达到我们成功教学的目的。为了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作者认为应该从技巧入手,教给他们一些事半功倍的学习策略,在阐明英语听力学习策略和自主式学习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说明英语听力学习策略对帮助学生培养提高学习自主性有显著影响,进而期望学生利用听力学习策略的可学性特点找到符合自身特点、适合不同任务的听力学习策略,培养其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自主学习效果。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许多语言习得研究工作者从信息加工理论、策略与语言材料的关系、使用策略的目的和策略与学习过程的关系等不同角度解释了学习策略的内涵。O’Malley & Chamot(1990)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用于帮助理解、学习和记忆新信息的特殊思想和行为;Oxford(1992)认为学习策略是为了提高二语技能而采取的行动、行为步骤和方法,可以促进新语言的内化、储存、修正和使用等等。其中O’Malley & Chamot(1990)根据Anderson的认知理论框架,依据信息加工理论把学习策略划分为元认知策略(metacognitive strategies)、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ies)和社会/情感策略(social/affective strategies)。这一分类发源于实证研究,与其他分类方法相比更为全面,更具代表性,已经受到国内外很多学者的借鉴和引用。依据这一分类方法,不少学者对英语听力学习策略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提出了不少有实践意义的学习方法,促进了我国英语听力教学的发展。 同时,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的教育学家就提倡将学习者的自主性学习作为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涌现了一大批对自主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