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T1A1和ABCB1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化疗毒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r_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及目的:恶性肿瘤现今已成为一种慢性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特别是胃肠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各种恶性肿瘤前列。其生物学特性显示具有较高的侵袭性,行根治手术后约50%的患者易发生复发或转移。伊立替康(irinotecan,CPT-11)作为一线、或5-FU治疗失败的二线治疗均可显著改善晚期胃肠肿瘤的生存期,显示出很好的疗效及生存优势,但其应用受到严重毒性的限制,且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此寻找能够预测化疗毒性的因素用于指导临床安全用药具有重要意义。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是造成个体间毒性反应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转移酶1A1(uridine diphosphate-glucuronate transferaselAl, UGT1A1)是伊立替康活性代谢物(SN-38)的主要代谢酶,影响活性产物SN-38与其灭活产物SN-38G之间的相互转化,从而产生伊立替康毒性的个体差异。而P-糖蛋白(P-glycoprotein, ABCB1)是肝脏内重要的膜转运蛋白,主要将细胞内的自身代谢物和毒素转运至胞外,伊立替康及其代谢产物作为其转运底物被转运至胞外,ABCB1基因的多态性也被认为是导致伊立替康代谢及毒性个体差异的原因之一。本研究拟探讨UGT1A1*6,*28和ABCB13435C>T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化疗肿瘤患者的毒性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探寻伊立替康不良反应的预测因素,为临床个体化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材料和方法:1.研究对象和标本收集收集在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采用含伊立替康化疗的肿瘤患者血样标本,按照相应入组标准进行筛选,共收集85例。其中,男性54例(63.5%),女性31例(36.5%);均为河南汉族人,年龄22-78岁,患者均经病理和(或)CT证实为肺癌或消化道等肿瘤,无严重传染性疾病,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如预先存在的心脏病、出血或糖尿病等。其中,胃癌11例(12.9%),结直肠癌35例(41.2%),小细胞肺癌11例(12.9%),食管癌13例(15.3%),低分化腺癌等其他肿瘤16例(18.8%)。患者使用的伊立替康化疗方案有:22例采用FOLFIRI、31例采用IROX、32例采用西妥昔单抗+伊立替康。2.研究方法采用酚-氯仿法抽提患者外周静脉血DNA,采用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对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法分析接受含伊立替康治疗的肿瘤患者UGT1A1*6、*28和ABCB13435C>T基因多态性。监测使用伊立替康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严重程度,并依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NCI)提出的药物不良反应评价标准(NCI-CTC,3.0版)进行分级,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 S精确概率法检验分析患者使用伊立替康化疗后Ⅲ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UGT1A1和ABCB1基因多态性之间的关系,筛选预测伊立替康化疗毒性反应的生物标志物。结果:1.UGT1A1*6基因多态性对伊立替康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85例患者中,UGTIAI*6(211G>A) G/G G/A和AA型分别为46(54.1%)、30(35.3%)、9(10.6%),3级以上腹泻分别为1例(2.17%)、2例(6.67%)、3例(33.3%),3级以上中性粒细胞减少为4例(8.70%)、5例(16.67%)、3例(33.3%),3级以上白细胞减少为2例(4.35%)、4例(13.33%)、2例(22.22%),3级以上血红蛋白减少为4例(8.70%)、3例(10.0%)、2例(22.22%);经统计分析发现,与野生型相比,UGT1A1*6突变(A/A)可以增加患者发生3级以上腹泻的风险(33.3%vs2.2%,p<0.05);同时,UGT1A1*6突变(A/A)使患者发生3级以上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风险有增加趋势(33.3%vs8.7%,p=0.06)。2.UGT1A1*28基因多态性对伊立替康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UGT1A1*28(启动子区TATA序列重复次数)野生型TA6/6为64例(75.3%),杂合突变型TA6/7为19例(22.4%),纯合突变型TA7/7为2例(2.3%)。其中,野生型和杂合突变型个体发生3级以上腹泻分别为2例(3.1%)、3例(14.3%),3级以上中性粒细胞减少3例(14.1%)、3例(14.2%),3级以上白细胞减少2例(9.4%)、2例(9.5%),3级以上血红蛋白减少2例(9.4%)、2例(9.5%);纯合突变型TA7/7发生3级以上白细胞减少为1例(4.8%),无其他3级以上不良反应。UGT1Al*28杂合突变(TA6/7)可以增加患者发生3级以上腹泻的风险(15.8%vs3.1%,p<0.05);UGT1A1*28突变(TA6/7和6/7)使患者发生3级以上白细胞减少的风险有增加趋势(14.3%vs9.4%, p=0.09)。3.ABCB1基因多态性对伊立替康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ABCBl3435C>野生型CC为34例(40.0%),杂合突变型C/T为36例(42.4%),纯合突变型T/T为15例(17.6%)。其中,发生3级以上腹泻分别为2例(5.9%)、2例(3.9%),2例(3.9%),3级以上中性细胞减少为2例(5.9%)、7例(13.7%)、2例(3.9%),3级以上白细胞减少为2例(5.9%)、4例(7.9%)、2例(3.9%),3级以上血红蛋白减少为2例(5.9%)、4例(3.9%)、2例(3.9%)。ABCBl3435C>T突变(C/T和T/T)使患者发生3级以上中性粒细胞减少(17.6%vs5.9%,p=0.08)、白细胞减少(11.8%vs5.9%,p=0.219)的风险有增加趋势。结论:UGT1A1*28基因在河南汉族人群中的突变频率较低,而UGT1A1*6和ABCB13435C>T的基因突变频率较高;UGT1A1*6纯合突变(A/A)和*28杂合突变(TA6/7)可以显著增加患者使用伊立替康化疗后发生3级以上腹泻的风险;而UGT1A1*6,*28和ABCBl3435C>基因突变使患者发生3级以上中性粒细胞减少等的风险有增加趋势。
其他文献
在特殊教育中,IEP是教师制定教学计划、设计教学活动、安排教学环境、实施教学的重要依据,是对儿童作出教育评量的标准,是满足特殊教育需要儿童个别化需求的保证。实践方面,I
技术创新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关系复杂,本文旨在以研究技术创新影响江西省产业结构升级是否显著为目标,分析技术
受经济发展的政策目标以及社会环境的推动,我国农业机械设备行业近年来朝气蓬勃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机械代替农工提升农业效率的意义,但同时,购买方资金不足的问题也制约着行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其中虚拟实验就是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发展而来的。虚拟实验是通过虚拟实验系统
风景名胜区旅游街区是重要的旅游接待服务基地,一直是开发建设的关注对象,旅游街区景观正是由于自身独特的属性,从而在风景区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笔者基于自身所学专业,从景观设计
本文认为,唐宋之际的立国态势和经济格局已然发生重大转折,从唐宋时期“头枕三河、面向草原”一变而为“头枕东南,面向海洋”。这是两宋之际我国传统社会的经济重心从中原地区移
摘要:基因治疗是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治疗的最新策略,基因载体是基因治疗的关键技术之一,但现有的病毒型载体安全性和非病毒型载体低效率严重制约了其临床应用。羟基磷灰石(HAP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比较史学从形成到被史学家接受以及成为史学家研究的热点是有其显著的突出影响的。近几年来,曾一度再次掀起研究历史的热潮,历史比较研究法再次成为学者研
为了解海南岛太阳辐射资源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变化原因,以海口(1961―2013年)和三亚(1993―2013年)2个气象站点长时间序列逐日太阳总辐射、日照时数、气温等观测资料为基础,利
数学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也是数学思维发展的过程.由于数学学习的对象是具有高度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的命题、概念等,这就要求学习者在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要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