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术治理中的学术权利实现模式——基于S大学的个案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ap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办好高等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高等学校既承担着为顶层治理政策体系设计提供智力支持的使命,又肩负着高等教育治理和自我革新的发展使命。作为高校内部治理中重中之重的学术治理变革升级,是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改革的要求。当今时代社会快速发展,这对高校的科研发展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同样也意味着要进一步增强高校科研能力、提高学术发展水平,而这一目的的实现亟待提高学术治理水平。高校学术治理的实际中,高校学术治理的现状不佳,存在着诸如行政权力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学术权利难以充分实现、学术不端行为频现、已有的学术治理制度常常受到学术研究者的“吐槽”等不合理的现象。因此本研究试图从权利视角深入剖析学术治理,厘清学术治理中各主体的学术权利内涵,以构建学术治理中多元主体的权利配置模式为着力点对学术治理的优化进行探析。
  论文首先界定了学术、学术治理、学术权利等核心概念,分析了学术治理中的学术权利具有专业性、有限性、松散性、自主性和多元性的特点,确认了学术权利的主体主要是教师和学生。并分别以个人权利、组织机构授予的职责权利两个一级维度为出发点对教师和学生的学术权利实质内涵作了四个维度的详细划分。在此基础上对 S 大学学术治理中的学术权利实施现状通过问卷调查法、政策与规章制度文本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进行了实证考察。
  研究发现,当下高校学术治理中的学术权利实现存在着学术权利实现的程度不够充分,学术权利容易受到侵犯,缺乏合法合理的学术权利救济途径或者维权途径,学术事务治理(抑或管理)的公开度和透明度不够,个人社会关系在学术治理中的影响大,学术治理中行政权力大过学术权力(权利)、治理过程中多元主体参与不足等问题。其影响因素有制度因素、学术文化环境因素以及学术权利主体自身对于学术发展的追求、实现与维护学术权利的能力等四个方面。由此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建构一种由核心利益相关者(学术权利主体)、次级核心利益相关者(科研经费提供者)、一般利益相关者(学术管理相关部门的行政人员)、弱利益相关者参与,以学术权利的制衡与均衡为学术治理中的权利配置目标的权利配置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权利的配置应当遵循法治、民主、动态发展和利于学术发展的基本原则,可以采用教授治校背景下的专家决策法和充分尊重利益相关主体意见的民主协商法进行具体的配置,权利的运行有科层制模式、责任制下的独立行使、会议制度、日常工作和反馈于监督管理平台等方式,最后讨论了学术权利的监督和保障措施有完善学校学术治理制度、健全学术权利法律保护体系、提高个人学术权利意识及法律素质。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上海某区餐饮服务单位消毒餐饮具卫生状况,对2014~2018年餐饮服务单位消毒餐饮具卫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分析影响消毒效果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餐饮服务单位餐饮具消毒合格率,强化地方食品安全管理提供对策与建议。  【材料与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2014~2018年对上海某区餐饮服务单位消毒餐饮具进行抽样监测,合计对900家餐饮服务单位6844件消毒餐饮具进行了抽样监测;2
学位
研究目的:  了解上海市某社区公办托幼机构和民办托幼机构保教人员的健康素养水平,探讨健康教育对提高托幼机构保教人员健康素养水平的作用。  研究方法:  将上海市某社区全部14个托幼机构(公办托幼机构5个,民办托幼机构9个)的626例幼师、保健老师、行政人员、保育员、后勤保障人员、营养师作为普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健康素养水平进行调查。调查问卷根据《上海市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2016
学位
研究背景:  院前急救是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紧急医疗服务体系中最初、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增强时效性是院前急救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而当前院前急救服务体系的短板在于呼叫反应时间较长、抢救成功率和急救知识普及率偏低。既往的研究表明:急救地点多发生在社区,急救进社区将社区卫生服务的便捷、可及、连续、综合等优势与院前急救紧密结合,可将院前急救医疗服务大大向前延伸,有效弥补院前急救资源的不足和滞后性,
研究目的  2010年国家卫生部发布的《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指出,要“通过合作、托管、重组等方式,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医院托管作为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措施之一,目前在国内广泛推广使用。医院托管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大型公立医院优质资源向基层合理流动,高效提升中小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以更好的服务百姓患者,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当前,尚缺少医院托管成效相关评价
研究目的  1、将国外的英文版康复者优势-兴趣-目标评估量表(The Clients Assessment of Strengths Interests and Goals,CASIG-SR)翻译成中文版,为国内引进一套科学的、系统的,适用于评估我国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治疗和康复效果的工具.  2、通过对中文版康复者优势-兴趣-目标评估量表 CASIG-SR 进行信效度评价,检测量表的性能.  3、借
教育国际化是推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战略部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颁布了系列国家政策推动教育国际化进程。2019年初颁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是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期发布的重大里程碑性文件,其中再次明确指出要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教育国际化是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的过程。基础教育国际化作为教育国际化的必要组成部分,是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灵魂,为乡村的振兴培养了优秀人才,是乡村学子摆脱贫困代际传递的希望。培育一支优质的乡村教师队伍是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的先决条件。一直以来,中央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乡村教师,为乡村教师谋福利,求发展。这一系列的政策虽然都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仍然不够系统与全面。2015年6月1日,国
学位
为了推动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乡村教育振兴,乡村教师是振兴乡村教育、提高乡村教育质量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和第一推动力,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乡村师资队伍建设。由于我国乡村地区环境艰苦、教师工作条件较差并且福利待遇偏低,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三大顽疾。提升乡村教师供给量和保障教师队伍稳定发展,关键在于提高乡村教师收入水平。津
学位
由网络公众、公众舆论和网络公共平台共同组成的新事物被称为“网络公共领域”,网络公共领域的特征决定了其能够对政策议程产生影响,自 2008 年成为我国的“网络问政元年”,公众通过网络公共领域参与、讨论、推动政策议程的案例已数见不鲜。特别是在教育政策领域,公众普遍持有强烈的关注度和参与意愿,使其影响力更为显著。研究网络公共领域对教育政策议程建构的积极影响,理解其影响机理和运作逻辑,有助于充分发挥网络公
目前,在精准扶贫创新工作机制的推动下,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现已进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我国贫困人口主要分布于农村地区,故我国精准扶贫的关键在农村,而农村成人教育作为提升农村贫困人口人力资本、增强农村贫困人口自主脱贫能力的根本途径,无疑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乡村振兴的强大战略武器,是国家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力。然而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滞缓,西部经济欠发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