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工作特征与其津补贴的相关研究——基于西南某连片特困地区的实证调查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0907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推动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乡村教育振兴,乡村教师是振兴乡村教育、提高乡村教育质量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和第一推动力,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乡村师资队伍建设。由于我国乡村地区环境艰苦、教师工作条件较差并且福利待遇偏低,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三大顽疾。提升乡村教师供给量和保障教师队伍稳定发展,关键在于提高乡村教师收入水平。津补贴是教师货币工资结构中重要补偿性部分,应充分体现出对教师因不利因素导致损失的补偿性原则,教师的工作特征是对其精准发放津补贴的重要依据。我国2015年颁布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提出“依据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补助,做到越往基层、越往艰苦地区,补助水平越高”的要求。
  21世纪以来,乡村教师工作特征、工资待遇等问题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广泛关注,积累了一定研究成果,已有实证数据证实了负面工作特征与教师收入的正相关关系。但目前我国的现有研究主要是对教师工资收入或工作生存状态的现状分析,对于教师工作特征的研究不够全面,关于现实情况中乡村教师是否因其艰苦工作特征获得差别化的津补贴等补偿收入还缺乏实证数据支撑。为此,本研究聚焦乡村教师津补贴,研究乡村教师工作特征与其津补贴关系。具体探讨以下问题:(1)乡村教师的工作特征与津补贴水平的现状如何?(2)具有不同个人特征的乡村教师在工作特征的心理感受层面有何差异?(3)乡村教师工作特征及其各个维度与教师获得的津补贴水平有何关系?
  本研究通过梳理现有文献,基于补偿性工资差别理论视角,分析教师工作特征与津补贴的理论联系,构建教师津补贴收入模型以及主观感受与客观条件结合的二维工作特征分析框架。本研究立足于我国西南某连片特困地区,以乡村义务教育阶段在编在岗专任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结构化访谈法,首先选取包括当地教育局工作人员、乡村学校领导、乡村教师等11名教职工进行结构化访谈,在此基础上修正问卷,随后对该连片特困地区842名乡村教师发放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共计806份,最后运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本研究发现,总体上来看补偿性工资差别理论没有得到一致的验证。在被调查区域内,乡村教师在工作特征的心理感受层面存在“负补偿”现象,即教师工作特征中的不利因素越多,获得的津补贴越低;在工作特征的客观条件方面,虽然部分维度变量与教师津补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即工作特征越艰苦,教师的津补贴越高,但这一正向影响程度较小,对于提升教师津补贴水平作用不大。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在被调查乡村教师工作特征与津补贴的现状方面,首先,乡村教师获得的津补贴水平总体偏低并且项目单一,每月津补贴收入在400元以下的乡村教师占到样本的54.4%。其次,教师工作特征中,知觉到忙碌感比较严重,在人际消耗与冲突方面的感知较轻,缺乏支持和公平感与感知到的社会偏见趋于中等程度;教师的教学工作繁复,工作时间长且工作量大,还需承担大量与教学无关的额外事务性工作。(2)在乡村教师对负面工作特征心理感受的群体性差异方面,被调查女性教师在“感知的社会偏见”方面显著高于男性教师;学历为本科及其以上的乡村教师感知的负面工作特征显著高于最高学历仅为大专的教师;教龄越短的教师在负面工作特征中的感受越强烈;职称等级较低的教师对负面工作特征的感受更加敏感。(3)多元逻辑回归结果表明,首先在教师工作特征的心理感受层面,“人际消耗与冲突”与津补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即教师感知到的人际消耗与冲突越多,其津补贴水平越高;然而“缺乏支持和公平感”与津补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即教师越是感受到缺乏支持和公平感,津补贴水平越低。其次,从工作特征客观条件方面来看,教师周工作时长越长,其津补贴水平越高,但这一影响的强度十分微弱;任教于较偏远的非中心校教师比中心校教师获得更多津补贴;其他维度的变量与教师津补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或相关程度极小,所处环境较艰苦的教师不能获得相应的补偿性收入。
  上述研究结论反映出虽然国家宏观层面已出台了一系列改善乡村教师待遇的政策,但在被调查的连片特困地区内政策执行的效果不佳,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设置津补贴标准时简单粗放,教师未能因其工作特征艰苦而获得相应的津补贴补偿,因此难以发挥良好的补偿和激励作用。针对以上研究结果,本研究从完善乡村教师津补贴补偿机制和改善乡村教师工作特征不利因素两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一是政府加大对乡村教师津补贴的政策研究和财政支持力度,提高乡村教师津补贴等补偿性工资收入,建立依据教师工作特征差异的津补贴补偿机制;二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减轻乡村教师工作负荷,对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给予支持,全社会高度重视乡村教师工作生存状态,共同营造尊重乡村教师、关注乡村教育发展的外部氛围。通过双管齐下的方式,逐步解决乡村教师有效供给短缺和结构性失衡的难题,进而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乡村教育振兴。
其他文献
在健康中国战略中,面对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重,慢性病、亚健康等生活方式疾病的高发,医患间对健康知识掌握不平衡带来的紧张关系,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势在必行。新媒体环境下,电视作为主流媒体,开展健康养生类节目逐渐暴露出权威性差、影响力小、传播渠道单一等弊端。所以对此类节目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从健康管理的角度出发,采用内容分析、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健康节目的医疗受
通过对唐山市R医疗集团双向转诊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了解集团内双向转诊基本运行情况;并现场调研该医疗集团双向转诊的标准、流程及交易费用情况。通过运用交易理论分析R医疗集团双向转诊交易费用,借助SPSS、EViews软件处理分析相关数据,分析双向转诊交易费用有何趋势并预测交易费用未来有何趋势,以及判定建立的四个假设是否成立,并以此确定交易费用的影响因素。最终提出医疗集团内实施双向转诊在降低交易费用上的
学位
目的:对老年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躯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营养状况、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 CGA),多维度观察其整体健康现状。通过心理健康症状自评(SCL-90)分析老年CKD患者的心理健康现状和特点,并探讨与CGA各项因素的相关性。基于此,结合心理学基础,为老年CKD患者心理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临床指导
【目的】  了解上海某区餐饮服务单位消毒餐饮具卫生状况,对2014~2018年餐饮服务单位消毒餐饮具卫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分析影响消毒效果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餐饮服务单位餐饮具消毒合格率,强化地方食品安全管理提供对策与建议。  【材料与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2014~2018年对上海某区餐饮服务单位消毒餐饮具进行抽样监测,合计对900家餐饮服务单位6844件消毒餐饮具进行了抽样监测;2
学位
研究目的:  了解上海市某社区公办托幼机构和民办托幼机构保教人员的健康素养水平,探讨健康教育对提高托幼机构保教人员健康素养水平的作用。  研究方法:  将上海市某社区全部14个托幼机构(公办托幼机构5个,民办托幼机构9个)的626例幼师、保健老师、行政人员、保育员、后勤保障人员、营养师作为普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健康素养水平进行调查。调查问卷根据《上海市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2016
学位
研究背景:  院前急救是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紧急医疗服务体系中最初、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增强时效性是院前急救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而当前院前急救服务体系的短板在于呼叫反应时间较长、抢救成功率和急救知识普及率偏低。既往的研究表明:急救地点多发生在社区,急救进社区将社区卫生服务的便捷、可及、连续、综合等优势与院前急救紧密结合,可将院前急救医疗服务大大向前延伸,有效弥补院前急救资源的不足和滞后性,
研究目的  2010年国家卫生部发布的《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指出,要“通过合作、托管、重组等方式,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医院托管作为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措施之一,目前在国内广泛推广使用。医院托管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大型公立医院优质资源向基层合理流动,高效提升中小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以更好的服务百姓患者,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当前,尚缺少医院托管成效相关评价
研究目的  1、将国外的英文版康复者优势-兴趣-目标评估量表(The Clients Assessment of Strengths Interests and Goals,CASIG-SR)翻译成中文版,为国内引进一套科学的、系统的,适用于评估我国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治疗和康复效果的工具.  2、通过对中文版康复者优势-兴趣-目标评估量表 CASIG-SR 进行信效度评价,检测量表的性能.  3、借
教育国际化是推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战略部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颁布了系列国家政策推动教育国际化进程。2019年初颁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是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期发布的重大里程碑性文件,其中再次明确指出要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教育国际化是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的过程。基础教育国际化作为教育国际化的必要组成部分,是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灵魂,为乡村的振兴培养了优秀人才,是乡村学子摆脱贫困代际传递的希望。培育一支优质的乡村教师队伍是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的先决条件。一直以来,中央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乡村教师,为乡村教师谋福利,求发展。这一系列的政策虽然都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仍然不够系统与全面。2015年6月1日,国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