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维诺晶体小说的文化符号学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lljjjxxx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1923—1985)是20世纪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一生致力于小说创作艺术与批评理论研究的紧密融合,努力表明文学文本意义的无限可阐释性,把文本视为“有生命的机体”,并提出了小说的“晶体模式”这一概念。晶体小说是一个结构严密、有秩序的文本系统,同时又具备复杂的自我编制功能。晶体小说结合了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的精髓,以有限的形式折射出无限的、百科全书式的内容,充分凸显了文本的系统性、智能性、多样性。在晶体小说里,卡尔维诺注重作者、文本、读者的“三位一体”空间营造,作者与读者相互对话、彼此塑造,共同推动意义的无限增殖。
  长期以来,在学界,对卡尔维诺作品的研究,大多数都是竭力在探索其创作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试图对他的创作给予某种确定性的评价。然而,文化符号学则是要发掘文本无限的可阐释空间。因此,本文的主要研究问题是文本意义的再生机制,从而揭示卡尔维诺经典作品引起热议的原因。具体来看,本文选取卡尔维诺最具代表性的三部晶体小说,分为三个层次,阐述文本意义再生机制。第一层次是对话机制研究,第二层次是文本符号圈模式研究,第三层次是文化记忆机制研究。如果说第一、二层次都是从共时性角度来探讨文本的意义再生机制的话,第三层次则是从历时性角度来揭示意义的生成过程。基于上述三个层次,本文拟回答如下三个研究问题:第一,在《寒冬夜行人》中,作者、文本、读者三者之间是如何对话的?第二,在《看不见的城市》中,文本意义的无限增殖是如何通过处于结构与解构之间的文本模式实现的?第三,在《命运交叉的城堡》中,各种不同的文化记忆是如何融入文本之中,促成意义的无限增殖?
  著名符号学家、爱沙尼亚塔尔图大学尤里?米哈依洛维奇?洛特曼教授(Yuri Mikhailovich Lotman,1922—1993)提出的文化符号学理论及其研究方法,为深入分析多元的、开放的晶体小说,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理想的途径。在洛特曼看来,文学文本的研究应该是开放的、多元的、动态的。文本的功能化和智能化是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理论关注的核心,这恰恰契合了卡尔维诺创作的初衷。洛特曼把文本置于大文化系统中去考察,用整体化、系统化的研究方法来阐释文本的意义再生机制。
  首先,在文本或文化符号圈内部存在着各种异质的子结构,它们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多元共生的关系。“对话”是多元共生的符号圈模式存在的前提条件。作者、文本、读者三者之间的对话,是符号圈的对话机制最重要的表现之一。第二,文本具有复杂的层级结构,文本的不匀质性、不对称性、界限性使它始终处于解构中建构,建构中解构的模式。第三,如果从时间的维度来考量文本或符号圈的话,它有着复杂的文化记忆机制。
  关于作者、文本、读者之间多层次的对话,意大利著名符号学家翁贝托?艾柯(Umberto Eco, 1932—2016)通过文本诠释理论,给予了细致全面的论述。在该理论中,他充分肯定了读者的能动作用,提出了“开放的文本”观,倡导对文本适度阐释。洛特曼与艾柯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对文本的结构和对话关系进行研究,它们既有各自的独特性,又相互融合、互为补充。
  针对上述研究问题,本文基于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的三方面理论要旨,并结合艾柯的文本诠释理论,对卡尔维诺的这三部小说进行分析。围绕“博弈对话”、“模式构建”、“文化记忆”三个关键词,揭示三种独特的意义再生机制,从而展现出晶体小说的秩序感、自我编制和绚丽折射。
  本研究获得如下三个主要发现:
  第一,卡尔维诺通过元小说《寒冬夜行人》的创作,不仅从作家创作的视角叙述了创作过程,而且创造性地从读者阐释的视角,艺术地叙述了元小说的阐释原则。他把阅读者作为主人公写入了文本,并且让文本中的读者兼具阅读与被阅读、自我阅读的多重身份,表现了作者、读者与主人公之间以及他们内在自我心灵的对话博弈,充分揭示了小说创作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第二,在《看不见的城市》中,文本意义产生于其内部多层次的、多角度的对话。这一对话形成的文本意义发生器,是由独特的无限延拓的“多棱金字塔”模式实现的。在该模式下,存在着一个复杂的界限网,各子系统的界限穿越、时空转换十分活跃,完成了“边缘”向“中心”汇聚的界限穿越过程。从根源上来看,该模式的形成又是受到社会文化深刻影响的,留有历史的烙印和文化的记忆。
  第三,在《命运交叉的城堡》中,存在着复杂的文化记忆机制。多个层级的文化记忆,如象征符号、经典文本、时代文化语境、作者的个人经历等都进入了文本符号圈中,它们相互碰撞和对话,共同编码,实现了文化记忆的保存、传递、创造功能。因此,文本不断产生出新的意义。
  总而言之,本文将卡尔维诺的晶体小说置于洛特曼、艾柯的文化符号学理论框架下进行研究,分析晶体小说的意义生成过程,更能把它的独特性和审美性挖掘出来,充分拓展它的可阐释空间。艾柯本人就曾经公开表示,向《寒冬夜行人》的作者卡尔维诺致敬,并强调他们在对待读者问题上的观点一致。卡尔维诺晶体小说的艺术探索,确实与艾柯的思想是不谋而合的,而且也在努力通过小说创作来形象地阐释符号学问题,用艺术去评价艺术。这不仅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还能增强理论的审美性,更能够避免文学批评导致艺术审美性丧失的窘境。因此,本文将理论研究与艺术审美相融合,让作品意义阐释变得多元,让世界变得多元,努力拓宽我国的文学批评视野,探索一条用文化符号学阐释文学经典的新路径。
其他文献
马克·吐温是美国19世纪的杰出作家,是享誉世界的幽默大师。其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学术界对该书给予了充分的关注。这本书通过对哈克和吉姆历险之旅的描述,不仅表现了马克·吐温高超的幽默技巧,更表达了他对文明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注。本文试图运用弗洛伊德的“快乐原则”、“现实原则”以及“死亡本能”理论来分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一书的内涵,揭示其中的幽默并深入探究幽默背后
学位
在语篇理解中,时间连词在标记事件顺序中起着重要作用。现有研究表明,时间信息可以通过时间连词“之前”“之后”来衔接,并且提出了不同的理论。语义学假说中的真实性和象似性认为“之前”比“之后”更难加工,而单词极性假说和基于使用频率的假说认为“之后”比“之前”更难加工,跨文化假说则认为英汉母语者的时间认知不同,英语母语者多使用“自我在动”的隐喻,而汉语母语者多使用“时间在动”的隐喻。因此,关于“之前”是否
学位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加拿大当代著名作家,作为加拿大拥有文学作品最多的作家之一,她被誉为“加拿大文学女王”。她的小说融入了其绝妙的写作技巧,展现了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因而总是引起激烈的社会讨论。《最后死亡的是心脏》是阿特伍德的第十六部小说。在这部小说中,阿特伍德描绘了斯坦和查梅因这对夫妇的生存以及他们在康西里恩斯城的生活,反映了两人在失序的环境下迷失的爱。  本论文试从文学伦理学批评和叙事学的角度分
根据词性不同,汉语同形异义词可以分为同词性歧义词(比如“台风”)和不同词性歧义词(比如“制服”)。歧义消解的研究主要探究词频和语境在歧义消解过程中的作用,尽管研究不少但结论不一,主要分为两大类:模块论和相互作用论。对于不同词性歧义词不仅语义语境,可能句法语境也会影响歧义消解的过程,但这方面研究不多,且结论有分歧。目前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问题,老年人的语言研究逐渐得到了大家的关注,但对老年人歧义词消解
学位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交际越来越多模态化。图像、声音、文字、手势等相互交织,共同作用。多模态话语是指使用两种或者多种符号资源(文字、图像、声音、手势等)完成意义建构的社会实践。在全球视觉文化冲击的今天,多模态性日益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对多模态话语的研究具有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电视访谈话语语篇涉及到语言、图像、声音、手势等多种模态,有助于研究多模态话语中多种模态的配合
赫尔曼·黑塞的文学创作,关注现代文明中个人的生存困惑,倡导个体人格的自我完善。黑塞一直在探索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思考如何成为一个内心和谐且自性化的人,力图找到在精神层面成为完善的自我的方法。  黑塞小说中的主人公们总是在忍受着两极分裂带来的痛苦,在道德和人性、理智与情感、社会与个人之间徘徊。本文主要选取黑塞的四部具有代表性的小说作为研究对象,无论是《在轮下》的主角汉斯、《德米安》的主角辛克莱、
学位
在句法与语义研究领域,生成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两大阵营早就存在着纷争。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Chomsky“句法自治”理论(Autonomy of Syntax)伴随其生成语法理论经历了“语义缺席--解释语义--语义紧缩--模块论阐释--方法论自然主义阐释”五个阶段的发展轨迹。无论哪个阶段,乔氏所坚持的基本观点仍然不变:句法是一个独立的(self-contained)、自治的(autonomous
学位
美国作家赛珍珠(Pearl S. Buck, 1892-1973)是一位多产作家,她的一生完成了百余部作品,其中包括小说、传记、儿童文学、短篇小说、戏剧等。她的作品不仅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普利策奖等至高荣誉,还被翻译成一百多种语言,畅销全世界。她特殊的成长经历,使她同时拥有“美国”和“中国”两个故乡,她既是美国人,也是中国人,但也可以说,她哪国人都不是。作为作家,她用自己的笔尖和特有的语言,向世界
学位
作为一种最常见的文学样式,小说通常是由虚构的人物,事件或场所组成,也就是说,并非严格基于历史或事实。每一部小说都会选择特定的角度进行叙述,譬如最简单的两种叙述模式——第一人称叙述和第三人称叙述。这两种不同的叙述方式可能会对小说文本的解读及小说的欣赏效果产生不同影响,读者由此所产生的认知和情感反响也不尽相同。另外,除人称视角外,小说还可以通过不同的“聚焦”方式来呈现相同的场景片段——譬如可以从故事人
翻译是一项既古老又不断发展创新的人类行为。它以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为终极目的,以实现文本意义的再生为根本任务,以译者能动的符号转换活动为主要手段。翻译实践涉及的诸多因素,无论作为广义翻译主体的译者、作者、赞助人、读者,还是影响翻译活动的语言文字、权力话语、伦理观念、文化语境,均与文化记忆息息相关。具体至文学翻译,他者的文化记忆构成翻译主体作用的对象,并在译者个体记忆与译入语文化记忆的双重规约下接受“异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