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1923—1985)是20世纪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一生致力于小说创作艺术与批评理论研究的紧密融合,努力表明文学文本意义的无限可阐释性,把文本视为“有生命的机体”,并提出了小说的“晶体模式”这一概念。晶体小说是一个结构严密、有秩序的文本系统,同时又具备复杂的自我编制功能。晶体小说结合了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的精髓,以有限的形式折射出无限的、百科全书式的内容,充分凸显了文本的系统性、智能性、多样性。在晶体小说里,卡尔维诺注重作者、文本、读者的“三位一体”空间营造,作者与读者相互对话、彼此塑造,共同推动意义的无限增殖。
长期以来,在学界,对卡尔维诺作品的研究,大多数都是竭力在探索其创作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试图对他的创作给予某种确定性的评价。然而,文化符号学则是要发掘文本无限的可阐释空间。因此,本文的主要研究问题是文本意义的再生机制,从而揭示卡尔维诺经典作品引起热议的原因。具体来看,本文选取卡尔维诺最具代表性的三部晶体小说,分为三个层次,阐述文本意义再生机制。第一层次是对话机制研究,第二层次是文本符号圈模式研究,第三层次是文化记忆机制研究。如果说第一、二层次都是从共时性角度来探讨文本的意义再生机制的话,第三层次则是从历时性角度来揭示意义的生成过程。基于上述三个层次,本文拟回答如下三个研究问题:第一,在《寒冬夜行人》中,作者、文本、读者三者之间是如何对话的?第二,在《看不见的城市》中,文本意义的无限增殖是如何通过处于结构与解构之间的文本模式实现的?第三,在《命运交叉的城堡》中,各种不同的文化记忆是如何融入文本之中,促成意义的无限增殖?
著名符号学家、爱沙尼亚塔尔图大学尤里?米哈依洛维奇?洛特曼教授(Yuri Mikhailovich Lotman,1922—1993)提出的文化符号学理论及其研究方法,为深入分析多元的、开放的晶体小说,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理想的途径。在洛特曼看来,文学文本的研究应该是开放的、多元的、动态的。文本的功能化和智能化是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理论关注的核心,这恰恰契合了卡尔维诺创作的初衷。洛特曼把文本置于大文化系统中去考察,用整体化、系统化的研究方法来阐释文本的意义再生机制。
首先,在文本或文化符号圈内部存在着各种异质的子结构,它们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多元共生的关系。“对话”是多元共生的符号圈模式存在的前提条件。作者、文本、读者三者之间的对话,是符号圈的对话机制最重要的表现之一。第二,文本具有复杂的层级结构,文本的不匀质性、不对称性、界限性使它始终处于解构中建构,建构中解构的模式。第三,如果从时间的维度来考量文本或符号圈的话,它有着复杂的文化记忆机制。
关于作者、文本、读者之间多层次的对话,意大利著名符号学家翁贝托?艾柯(Umberto Eco, 1932—2016)通过文本诠释理论,给予了细致全面的论述。在该理论中,他充分肯定了读者的能动作用,提出了“开放的文本”观,倡导对文本适度阐释。洛特曼与艾柯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对文本的结构和对话关系进行研究,它们既有各自的独特性,又相互融合、互为补充。
针对上述研究问题,本文基于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的三方面理论要旨,并结合艾柯的文本诠释理论,对卡尔维诺的这三部小说进行分析。围绕“博弈对话”、“模式构建”、“文化记忆”三个关键词,揭示三种独特的意义再生机制,从而展现出晶体小说的秩序感、自我编制和绚丽折射。
本研究获得如下三个主要发现:
第一,卡尔维诺通过元小说《寒冬夜行人》的创作,不仅从作家创作的视角叙述了创作过程,而且创造性地从读者阐释的视角,艺术地叙述了元小说的阐释原则。他把阅读者作为主人公写入了文本,并且让文本中的读者兼具阅读与被阅读、自我阅读的多重身份,表现了作者、读者与主人公之间以及他们内在自我心灵的对话博弈,充分揭示了小说创作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第二,在《看不见的城市》中,文本意义产生于其内部多层次的、多角度的对话。这一对话形成的文本意义发生器,是由独特的无限延拓的“多棱金字塔”模式实现的。在该模式下,存在着一个复杂的界限网,各子系统的界限穿越、时空转换十分活跃,完成了“边缘”向“中心”汇聚的界限穿越过程。从根源上来看,该模式的形成又是受到社会文化深刻影响的,留有历史的烙印和文化的记忆。
第三,在《命运交叉的城堡》中,存在着复杂的文化记忆机制。多个层级的文化记忆,如象征符号、经典文本、时代文化语境、作者的个人经历等都进入了文本符号圈中,它们相互碰撞和对话,共同编码,实现了文化记忆的保存、传递、创造功能。因此,文本不断产生出新的意义。
总而言之,本文将卡尔维诺的晶体小说置于洛特曼、艾柯的文化符号学理论框架下进行研究,分析晶体小说的意义生成过程,更能把它的独特性和审美性挖掘出来,充分拓展它的可阐释空间。艾柯本人就曾经公开表示,向《寒冬夜行人》的作者卡尔维诺致敬,并强调他们在对待读者问题上的观点一致。卡尔维诺晶体小说的艺术探索,确实与艾柯的思想是不谋而合的,而且也在努力通过小说创作来形象地阐释符号学问题,用艺术去评价艺术。这不仅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还能增强理论的审美性,更能够避免文学批评导致艺术审美性丧失的窘境。因此,本文将理论研究与艺术审美相融合,让作品意义阐释变得多元,让世界变得多元,努力拓宽我国的文学批评视野,探索一条用文化符号学阐释文学经典的新路径。
长期以来,在学界,对卡尔维诺作品的研究,大多数都是竭力在探索其创作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试图对他的创作给予某种确定性的评价。然而,文化符号学则是要发掘文本无限的可阐释空间。因此,本文的主要研究问题是文本意义的再生机制,从而揭示卡尔维诺经典作品引起热议的原因。具体来看,本文选取卡尔维诺最具代表性的三部晶体小说,分为三个层次,阐述文本意义再生机制。第一层次是对话机制研究,第二层次是文本符号圈模式研究,第三层次是文化记忆机制研究。如果说第一、二层次都是从共时性角度来探讨文本的意义再生机制的话,第三层次则是从历时性角度来揭示意义的生成过程。基于上述三个层次,本文拟回答如下三个研究问题:第一,在《寒冬夜行人》中,作者、文本、读者三者之间是如何对话的?第二,在《看不见的城市》中,文本意义的无限增殖是如何通过处于结构与解构之间的文本模式实现的?第三,在《命运交叉的城堡》中,各种不同的文化记忆是如何融入文本之中,促成意义的无限增殖?
著名符号学家、爱沙尼亚塔尔图大学尤里?米哈依洛维奇?洛特曼教授(Yuri Mikhailovich Lotman,1922—1993)提出的文化符号学理论及其研究方法,为深入分析多元的、开放的晶体小说,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理想的途径。在洛特曼看来,文学文本的研究应该是开放的、多元的、动态的。文本的功能化和智能化是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理论关注的核心,这恰恰契合了卡尔维诺创作的初衷。洛特曼把文本置于大文化系统中去考察,用整体化、系统化的研究方法来阐释文本的意义再生机制。
首先,在文本或文化符号圈内部存在着各种异质的子结构,它们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多元共生的关系。“对话”是多元共生的符号圈模式存在的前提条件。作者、文本、读者三者之间的对话,是符号圈的对话机制最重要的表现之一。第二,文本具有复杂的层级结构,文本的不匀质性、不对称性、界限性使它始终处于解构中建构,建构中解构的模式。第三,如果从时间的维度来考量文本或符号圈的话,它有着复杂的文化记忆机制。
关于作者、文本、读者之间多层次的对话,意大利著名符号学家翁贝托?艾柯(Umberto Eco, 1932—2016)通过文本诠释理论,给予了细致全面的论述。在该理论中,他充分肯定了读者的能动作用,提出了“开放的文本”观,倡导对文本适度阐释。洛特曼与艾柯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对文本的结构和对话关系进行研究,它们既有各自的独特性,又相互融合、互为补充。
针对上述研究问题,本文基于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的三方面理论要旨,并结合艾柯的文本诠释理论,对卡尔维诺的这三部小说进行分析。围绕“博弈对话”、“模式构建”、“文化记忆”三个关键词,揭示三种独特的意义再生机制,从而展现出晶体小说的秩序感、自我编制和绚丽折射。
本研究获得如下三个主要发现:
第一,卡尔维诺通过元小说《寒冬夜行人》的创作,不仅从作家创作的视角叙述了创作过程,而且创造性地从读者阐释的视角,艺术地叙述了元小说的阐释原则。他把阅读者作为主人公写入了文本,并且让文本中的读者兼具阅读与被阅读、自我阅读的多重身份,表现了作者、读者与主人公之间以及他们内在自我心灵的对话博弈,充分揭示了小说创作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第二,在《看不见的城市》中,文本意义产生于其内部多层次的、多角度的对话。这一对话形成的文本意义发生器,是由独特的无限延拓的“多棱金字塔”模式实现的。在该模式下,存在着一个复杂的界限网,各子系统的界限穿越、时空转换十分活跃,完成了“边缘”向“中心”汇聚的界限穿越过程。从根源上来看,该模式的形成又是受到社会文化深刻影响的,留有历史的烙印和文化的记忆。
第三,在《命运交叉的城堡》中,存在着复杂的文化记忆机制。多个层级的文化记忆,如象征符号、经典文本、时代文化语境、作者的个人经历等都进入了文本符号圈中,它们相互碰撞和对话,共同编码,实现了文化记忆的保存、传递、创造功能。因此,文本不断产生出新的意义。
总而言之,本文将卡尔维诺的晶体小说置于洛特曼、艾柯的文化符号学理论框架下进行研究,分析晶体小说的意义生成过程,更能把它的独特性和审美性挖掘出来,充分拓展它的可阐释空间。艾柯本人就曾经公开表示,向《寒冬夜行人》的作者卡尔维诺致敬,并强调他们在对待读者问题上的观点一致。卡尔维诺晶体小说的艺术探索,确实与艾柯的思想是不谋而合的,而且也在努力通过小说创作来形象地阐释符号学问题,用艺术去评价艺术。这不仅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还能增强理论的审美性,更能够避免文学批评导致艺术审美性丧失的窘境。因此,本文将理论研究与艺术审美相融合,让作品意义阐释变得多元,让世界变得多元,努力拓宽我国的文学批评视野,探索一条用文化符号学阐释文学经典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