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求游离甲状腺激素与脑梗死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可能性联系,以及其对脑梗死诊断、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从2018年1月-2021年3月,我们从泰州市人民医院病历系统中选取273名脑梗死患者,根据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出150例,所有脑卒中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均在禁食8小时以上进行静脉采血常规实验室检查,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年龄、性别);既往情况(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疾病、心房颤动史、高脂血症史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求游离甲状腺激素与脑梗死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可能性联系,以及其对脑梗死诊断、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从2018年1月-2021年3月,我们从泰州市人民医院病历系统中选取273名脑梗死患者,根据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出150例,所有脑卒中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均在禁食8小时以上进行静脉采血常规实验室检查,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年龄、性别);既往情况(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疾病、心房颤动史、高脂血症史、吸烟史);临床特征(入院NIHSS评分,通过电话随访获得3个月m RS评分);患者甲状腺功能测试检查TSH、FT3、FT4水平;初始血红蛋白、初始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入院时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采用偏相关分析甲状腺游离激素与脑卒中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然后再使用m RS评分进行分组(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用单因素分析探究两者的差异,将与两组结果显著性差异相关的变量以及常见的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两组卒中后功能不良结果的独立预测因素。选择相关敏感指标,计算OR值和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用于评估鉴别。结果:1.相关性分析表明,在年龄控制条件下,FT3水平与NIHSS得分呈负相关(r=-0.175,P=0.033),FT4(r=-0.033,P=0.682)和TSH(r=-0.036,P=0.661)在控制年龄条件下与NIHSS评分无关,初始白细胞计数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262,P=0.001)。2.基于预后的基线资料分析结果显示:年龄、FT3、NIHSS评分、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心房颤动史在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之间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具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心房颤动史高患病率,年龄、NIHSS评分更高,FT3更低。3.二元logistic分析显示:FT3、年龄、NIHSS评分、性别、高血压在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之间具有明显差异,更高的FT3预示着脑卒中的更好预后,年龄大、高NIHSS评分、男性、高血压则与功能不良有关。4.血清FT3水平作为脑梗死预后的ROC曲线:血清FT3判断脑梗死预后的临界值为4.385pmol/L,这一指标的敏感性为62.4%,特异性为63.2%,估计曲线下面积为0.633(95%置信区间,0.541-0.726)。结论:1.血清FT3与脑梗死后严重程度相关。2.更高的血清FT3可能预示着脑梗死患者的预后良好,而年龄大、高NIHSS评分、男性、高血压则与功能不良有关。3.血清FT3水平可能对脑梗死预后具有潜在的预测价值。
其他文献
背景:脑卒中(stroke)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等特点,其中缺血性卒中是我国最常见的卒中类型。我国每年新发缺血性卒中患者约40-50万是由于颅内动脉狭窄所致,而最主要的责任动脉狭窄类型则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Intracranial arteriosclerosis,ICA)型,也是导致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发生的主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ar
目的:通过对急性重症脑血管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以期找出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进一步指导临床医师采取积极措施进行相应干预,使得患者临床预后得到明显改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到2021年9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140例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临床资料,分为84例急性重症缺血性脑血管病及56例急性重症出血性脑血管病。分析不同类型、性别、住院
目的: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发病初期,其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表现较轻微,很少得到重视,随着病情不断发展,会逐渐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在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的病因中占很大比例。本研究旨在探索CSVD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构建脑小血管病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模型及风险评分,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诊治策略。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选取
目的:通过比较是否患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两组患者的血清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浓度,以及Lp(a)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不同类型及急性脑梗死梗死部位和体积不同的差异性进行比较,探讨脂蛋白a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方法:1.入组对象及分组: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2月于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总共711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本院住院的符合纳入标
背景:白癜风(vitiligo)是一种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局限性或泛发性的色素脱失性皮肤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发病率为1%~2%,10~30岁为该病的发病高峰期,约占总患者数的62.65%。国内外研究表明,其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息息相关。治疗白癜风的方法众多,从2001年开始应用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这种治疗与最重要的病理因素T细胞之间的关联仍有待探索。以往有研究表明白癜风病灶微环境、
背景与目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病率较高。CSVD总MRI负荷可反应脑微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然而,糖尿病相关的视网膜微血管系统变化与CSVD相关的脑微血管系统之间的联系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微血管病
背景:脑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LA)在广大人群中普遍存在,特别在老年人群中检出率更高。在颅内外大血管闭塞导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患者中,LA与进行机械取栓(mechanical thrombectomy,MT)治疗后的临床预后相关性仍然存在较多的争议。目的:旨在探究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AIS with large vessel
背景及目的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具有患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和治疗困难的特点。电休克疗法(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ECT)是一种技术成熟、疗效确切的治疗抑郁症的方法,但其在病例选择上仍然存在盲区,目前尚没有明确的预判疗效的生物标志物。本研究通过对治疗前血清C1q水平与ECT治疗抑郁的症疗效,以及基线特征[年龄、性别、婚姻
背景:重度抑郁症(MDD)是一种多维度的疾病,并且具有高自杀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大大增加了疾病负担。但是,由于诊断的主观性及疾病的复杂性,抑郁症很难被准确诊断并治疗。目前一线治疗推荐仍然是抗抑郁药物治疗或心理治疗,但约50%的患者没有充分的治疗反应。因此,识别重度抑郁症的生物标志物对于改善这种常见神经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该领域正在寻求个性化和更有效的治疗方法。脑电图
目的:基于倾向性匹配分析(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探讨阿加曲班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回顾性收集2018年11月至2021年11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716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及出院3个月随访信息,依据出院3个月m 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 RS≤2分)与预后不良组(m RS>2分),单因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