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责任问题研究

来源 :河北经贸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fly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技术发展一日千里,大到国家社会管理,小到我们的衣食住行。网络占据了我们生活很大一部分,把我们的生产生活变得非常简洁高效。通过网络我们的工作学习效率大大地提高了,网络上可以快速的获取到我们想要的信息,数据资源之大前所未有。但是,我们在一边尽情欢舞尽情遨游网络世界时,一些不法分子却将网络作为一种工具手段,将目光转向如何通过网络获取非法信息,从而快速获得不正当利益。人们把这类侵权行为统称为网络侵权。与一般的侵权方式相比,网络侵权的形式种类多且隐蔽,侵权的信息藏于网络空间的各个角落,不易被查找,以至于侵权行为人可以肆无忌惮的传播侵权信息,等权利人进行维权的时候,损害后果已经很严重了。那么当一个网络侵权案件出现的时候,除了侵权行为人之外,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需要承担责任,如果承担又该是什么责任。因此,研究该课题为准确认定网络侵权案件中侵权人的责任,对最大限度地保护权利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除引言外共分为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讨论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责任的一般问题。首先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概念分类以及法律地位进行分析和界定,分别介绍了国内和国外相关规定和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看法:认为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概念和分类应从广义角度去把握和理解;其次对网络侵权的特征和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法律地位进行分析;最后从两方面阐述了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侵权责任问题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主要讨论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注意义务内容。首先阐述了注意义务的判定问题,另外需关注注意义务程度和内容区分的问题;其次对于我国相关法律中涉及注意义务内容的有关规定,进行了整理和总结。从而在此基础之上,使网络服务者需要承担的注意义务内容更加明确化,具体分为两类,一般注意义务的内容和特殊注意义务的内容。
  第三部分讨论追究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责任应该适用的归责原则。首先理论界关于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适用,学者们有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和有的认为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其次参照国外立法,域外国家的归责原则,也是经过了不断地发展完善和进步,首先是严格责任即无过错责任原则,经过法律和实践的不停更新完善,最终确 立了以过错责任原则为主;最后是本文对归责原则的思考:认为对网络服务提供者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更为合适。同时,权利人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存在举证不能,考虑到平衡当事人间的社会公平正义,在有一些领域可以适用过错推定原则。
  第四部分讨论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侵权责任的形态问题。首先介绍学者们对关于网络服务提供者责任承担形态的不同观点:连带责任、不真正连带责任和按份责任;其次参照了国外其他国家有关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责任形态的规定;最后思考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形态是否只有连带责任?本文主张对其进行双层建构,分别适用连带责任和按份责任。
其他文献
共同犯罪中出现加重结果的情形是指数行为人共同实施基本行为,其中部分行为人直接造成了加重结果,没有对加重结果提供直接作用力的行为人是否也要为加重结果担责。在处理此类问题时适用何种法理便成了司法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有部分学者用实行过限的法理分析此类问题。然而结果加重犯并不符合实行过限的本质:一是根据“构成要件异质说”要求过限行为构成的犯罪在构成要件上与共同犯罪具有异质性,而加重犯的加重构成要件在基本
学位
关于间接故意犯罪是否存在未遂形态这一课题,至今仍是一个具有争议的问题,学界通说对间接故意犯罪存在未遂形态持否定观点,但随着刑法学理论的不断发展,肯定间接故意犯罪可以成立犯罪未遂的观点越来越多,受此影响,实务界也不断出现支持间接故意犯罪未遂的司法判例,导致司法实务在面对相同案情时,会出现截然相反的裁判观点。由此,通过间接故意犯罪未遂的研究,以得出合理的结论,无论是对于理论研究还是司法实践,都具有很高
学位
先行行为在经历过漫长的发展后,成为了大陆法系及英美法系均已认可的概念,但是关于先行行为的理论依然有诸多争议和问题有待解决。一直以来在先行行为的问题上存在内涵模糊、性质不明确、判断标准不明晰、范围争议不断等问题。也正是因为存在这些不足,导致在司法实务中先行行为的运用问题频出,受到了学界的很多批判。  文章第一部分,对先行行为的理论发展历程做了详细的说明。先行行为的理论最初是在大陆法系国家受到了关注及
学位
转移第三方支付平台内资金行为是指行为人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将他人存储于平台内的财物转移为自己占有的侵财行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的支付方式从传统支付向网络支付转化,第三方支付平台应运而生,人民生活也因此更加的快捷,提高了交易的效率,但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给支付安全带来了挑战,使得侵财行为类型也更多样化。从传统的买方与卖方的双方支付,到现在的多方支付,主体发生了变化,资金存储的形式也发生
在知识产权领域,《商标法》(2013年修订版)首次将惩罚性赔偿制度纳入立法, 2020年,惩罚性赔偿制度也都相继被引入《著作权法》和《专利法》。知识产权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生产要素,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背景下,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成为一种惩戒违法、风险预防的有效法律手段。在此背景下,本文试图就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认定标准、赔偿的合理范围、程序规则以及我国如何完善知
学位
我国行政和解制度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仅在证券期货监管领域有相关立法和实践。主要立法有《行政和解试点实施办法》《行政和解金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主要实践为中国证监会与高盛(亚洲)等行政和解申请人达成的首次行政和解。随着国际间经济融合的加强,传统金融业进一步创新经营模式,混业经营、跨领域合作等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面临新的挑战,需要引入行政和解。  伴随着法治理念的发展,形式合法化内涵
学位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在司法实践中是案发率比较高的一类犯罪,这一类犯罪被列置在《刑法》第二章第114条和115条中,是指使用与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危险性相当的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该罪名的存在可以有效打击其他罪名涉及不到的或新出现而未归类的犯罪,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其自身适用范围的广泛性,也引发了一些问题:一方面影响了刑法罪刑法定原则的适用,另一方面出现了将该罪名滥用
学位
首次销售原则在协调著作权制度中的著作专有权和公共利益这一方面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在解释发行权与所有权的内涵区别上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数字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数字作品的发行和使用方式亦然更新换代,数字作品借助多样化的渠道在大众中广为流传,这很难通过复制权加以约束,在这种情况下,数字技术本身的专业性和传播性受到了大众的欢迎,其已经成为了大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方式。传统的首次销售原则以
在现在市场经济中,公司担保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制度在促进公司交易活跃发展的同时,另一方面由于立法规范不完善导致担保乱像频发,公司越权担保合同的纠纷案件普遍存在。立法规定过于模糊,对于同一案件会出现多个裁判结果。这样会损害司法公正,有损于法律的权威。公司担保一直是一个较为热门的话题。对于越权担保合同效力也存在这许多学说和理论争议,在司法实践中也存在着较多的裁判路径。鉴于问题的复杂性导致对问题尚未形成统
学位
股东会决议是公司集体意志的体现,往往关乎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是公司所有者最为关注的内容。随着公司治理者对内部运营管理和外部环境的重视,近年来股东会决议纠纷也逐渐成为公司法实务中的热点问题。我国《公司法司法解释(四)》中首次增加了“决议不成立”制度,正式开启了瑕疵决议的“三分法”时代。此次立法虽然实现了重大突破,弥补了旧有模式的立法漏洞,对于规范公司行为、维护股东利益和保障程序正义起到了关键作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