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科技的日新月异,新事物不断出现。反映这些新事物的词语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语言,作为直接反映人类生活的元素,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相比其它成分,其中词汇是最活跃的成分,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出人类的生活行为。新词语,作为其中一部分、直接反映社会发展状况的风向标一出现,就引起了大量学者的关注。无论国内,国外紧随其后的出现大量关于新词语的研究。对于新词语的研究,不仅反映了社会发展状况,人民生活水平,更在另一程度上直接或间接的揭示了语言发展的规律,无论是在语言的教学还是习得上都提供一些帮助。
关于新词语研究层出不穷,有国内外学家著名著作。通过分析,大多研究从词性,词义,词的结构;词的构成,新词产生原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着手分析新词构成,并揭示出词语构成特点等。
国内外文献中,从认知角度出发,从语义,结构,构成等方面研究新词语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国内著名教授白解红,从隐喻转喻的角度探析了新词语等等。然而大部分的研究都是对新词语的产生,发展以及对生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而对本文所研究的新词的一部分转义词还未涉及。人们在生活中对出现的新的东西进行范畴化,必然导致了新词语的出现。在范畴化的过程中进行语义的原型归类可以看出转义词的出现是必然,来源于客观生活中,通过人们的主观意识范畴化而显现出来。有的词语从此适应时代的需求而保留下来,并在此基础上衍化赋予新的词义;有的词语摈弃原来意思,转化并承载新的语义,有扩展也有削弱,有了新的意义;而有一部分词,因为不再使用,而退化并消失。
本文所要研究的近20年来新兴出现的转义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发展状态。转义词与新词在内容上有兼容性,在词义上存在差异性。所谓的转义词,是指中文或英文中的词汇在一些实际情况下由于使用的一些限制性或搭配性因素在不改变词形的前提下,无论是意义、使用语法还是固定搭配都发生改变。本文是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转义词进行剖析。综合运用范畴化,非范畴化,原型理论,相似原则等对收集而来的转义词从构成,产源及意义变化上进行分析,并归纳总结出一些特点及规律。
通过研究所得出的这些异同点,比如在中英文的词汇拓展的途径,有相同的部分也有不同的地方。比如对待外来词的吸收程度,英语是照单全收,而中文则是有选择性的。这就使得二语的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对课本知识掌握牢固,而且对不同语言国家的文化有所了解,从而进一步促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