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负载词是反映一个特定的民族独特鲜明的文化特征的词,词组和习语.由于文化负载词中蕴含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而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在各自的历史进程中积淀,因此各个民族的文化有显著的差异,对自己文化的表达方式也各不相同,深深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的文化负载词可以说是一个民族色彩斑斓的民族文化的折射。而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在不少情况下很难完全拓下源语中这种斑斓的色彩,使其不失真地出现在译语中,因此文化负载词可以说是翻译工作者面对的一大难题。但是人类要进步,各民族的文化就需要交流,因此研究可行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非常有必要。
小说《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发表过的惟一一部小说,自1936年问世以来就一直畅销不衰,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全世界都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因此在中国也有多个中文译本,其中最早的是傅东华先生于1940年完成的译本,而21世纪初较受欢迎的译本为译林出版社出版的李美华女士的译本。两个译本出于不同的时代,因此具有比较价值.由于关联理论具有极强的解释力,能够阐释各种翻译现象,因此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小说《飘》的两个中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进行比较和对比分析,研究了小说中英语文化负载词的汉译策略,希望对英语文化负载词的汉译做出一定的贡献。
为了得出行之有效地英汉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本文先对文化负载词进行了定义,并按照奈德对文化的分类把文化负载词分为五类,即生态文化负载词,物质文化负载词,社会文化负载词,宗教文化负载词以及语言文化负载词。接着,本文阐述了关联理论中的基本概念以及关联与翻译之间的关系。最后,作者按照文化负载词的分类对小说《飘》中的文化负载词进行了收集,并从每个类别中分别选取具有代表意义的典型实例,运用关联理论对这些实例的两种中文翻译进行比较和对比分析,得出具体的翻译策略。
通过上述分析,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翻译,尤其是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没有一种特定的翻译策略;好的译文是多种翻译策略在不同情况下合作运用的结果。在小说《飘》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过程中,主要应使用六种翻译策略,即直译,直译加注释,意译,文化替代,音译以及音译加注释。只要在译语读者的接受范围之内,直译为首选。然而有些文化负载词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直译会造成文化丢失,或者造成译文读者的理解困难,而这些文化内涵又无法从上下文中推断出来,这时译者采取直译加注的翻译策略就非常适合。当原文中的文化负载词在译语中没有对等的表达而且直译会造成误解时,译者应采用意译的翻译策略。然而如果译语中虽然没有对等的表达,但是有类似的表达,而且该表达对译文读者的影响类似于原文表达对原文读者的影响时,采用文化替代的翻译策略更加合适。当源语和译语之间存在“零语义场”,并且源语中的文化负载词不能被直接翻译成译语文本时,译者应考虑采用音译的策略,例如小说中对人名、地名、新名词等的翻译。但是如果译文读者不了解该文化负载词的文化内涵,译者应该为读者提供额外的信息,这时应采用直译加注的翻译策略。
第二,了解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非常重要,因为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影响决定关联性的两个重要因素:语境效果和处理努力。译者选择什么样的翻译策略决定于源语中的意象,概念或表达是否存在于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中。
第三,关联理论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可以被用来分析和指导文化负载词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