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中之爱与爱中之死——解读当代美国作家威廉·斯泰伦的《苏菲的选择》和《在黑暗中躺下》中爱与死亡之间的融合与冲突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er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1年威廉·斯泰伦发表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黑暗中躺下》。这部小说问世后,立即引起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同。美国著名的文艺评论家麦·考利随即将这位年仅26岁的斯泰伦定位为继威廉·福克纳、凯瑟琳·安·波特、尤多拉·威尔蒂等之后,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的又一位杰出的南方作家,是“美国文学界公认的威廉·福克纳的继承者”。作为“南方派作家”,斯泰伦的作品既带有鲜明的南方特色,又不局限于南方典型的哥特式小说的思想主题,而且向来以风格多样化而驰名。与此同时,斯泰伦在作品中熟练地运用了象征和意识流等技巧,并以南方作家所特有的直觉和浓厚的悲剧意识,探讨了许多关于人类社会、宗教信仰和人性善恶等一直以来困扰现代人生存的重大的现实问题,他在作品中所体现出的独特的宇宙观、死亡观和生命价值观也无不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 诚然,威廉·斯泰伦不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在他一生的文学生涯中,只发表过五部中长篇小说,然而就在他仅有的几部小说中,《在黑暗中躺下》和《苏菲的选择》却有着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作品中的两个女性悲剧人物…苏菲和蓓顿那绝望的目光至今令我们难以忘怀,这两部作品也因此取得了文学上和商业上的巨大成功。仔细研读我们不难发现,这两部作品的成功之处不仅仅在于它们都具有引人入胜且颇具争议的故事情节,而更重要的一点是作者将历史和现实紧密相连,将人物置于重大的历史事件和社会背景之下,进而探讨和揭示了许多令人深思的现实问题。本文所要探讨的这两部作品《苏菲的选择》和《在黑暗中躺下》便是斯泰伦在这方面的深刻写照。 从作品的表层上看,主人公蓓顿和苏菲都是年轻美貌却红颜薄命的女性,她们分别来自两个不同的时代,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然而她们却代表了同一种精神意识和社会悲剧。在两部作品的结尾处,我们发现两个女性悲剧人物蓓顿和苏菲在面临生与死的抉择时都毅然都选择了为爱而一次性的自我毁灭——死亡,而作者也因此而倍受国内外评论界的非议和质疑。有人认为这样的结局未免过于悲观和消极,还有人认为作者是在刻意营造一种古典式的爱情悲剧。尽管国内外对斯泰伦以及他的作品众说纷纭,褒贬不一,然而这两部小说却充分体现了斯泰伦超时代的敏锐力和洞察力。 本文便从这一切入点出发,通过对这两部作品的深刻解读,从而进一步探讨威廉·斯泰伦在这两部作品中是如何诠释爱和死亡之间的既融合又冲突的关系;如何对作品中两个女性悲剧人物的内心世界的深刻剖析以及其悲剧命运的冷静思考,将人物的个人悲剧上升为人类社会的悲剧,进而揭示了人类罪恶的根源。
其他文献
接受美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并在70年代达到高潮,它直接源于解释学和现象学文论。它将读者直接纳入了文学研究的范畴,创建了文本和读者的关系的研究模式,使文学研究的中
本文旨在研究商务英语会话艺术和技巧,结合言语行为和会话含意理论,运用共性研究、量化分析、比较研究及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了《BBC步入商界》一书中20个片段中的所有会话
本文试图运用史蒂芬·格林布莱特的文化诗学理论,对贝娄的《雨王汉德森》和《赫索格》这两部小说中的流浪意识进行文化解读。 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探讨贝娄文学创作的文
语辞幽默,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际手段之一,能调节交际气氛,减轻精神压力,同时也能修复人际关系,在社交活动中起着重大作用。目前,对语辞幽默的研究大多是从语义学和语用学的角度
20世纪80年代国际译学界内发生了一场范式变革: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研究的领域已涉及影响翻译的种种因素,女性主义翻译研究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西方翻译理
唐·德里罗(Don DeLillo)被认为是20世纪美国当代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总是被冠以“后现代派小说家”的头衔。自此书发表以来,虽然许多文学评论家都对这本书钟爱有加,但是从异
杰克·凯鲁亚克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第二部小说《在路上》发表于1957年,是其最具影响力的一部作品。小说描写了一群在现代社会中迷失方向的年轻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