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目的论的京剧英译——探析京剧《打渔杀家》的两个英译本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sume_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孕育了辉煌的华夏文明。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和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更是承载和传递了这厚重的文明。中华文化的基本内涵、中国老百姓最根本的价值观念在以《打渔杀家》为代表的经典剧目中得以生动展现。  文化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在国家实施文化“走出去”的大战略背景下,京剧的译介已经成为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进而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罔顾现实的探讨只是空中楼阁,当前京剧在海外的现实传播中存在颇多问题,国内京剧英译研究动力不足,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从根本上予以解决。京剧就其本质来说隶属于戏剧范畴,同时具有文学性和可演性双重性质,这就使其译介复杂化,涉及除两种语言符号系统语际转换之外的其他诸多方面,这要求译者能在两者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因此,要实现京剧在海外的成功传播,必须首先明确以下几个问题:当下我国京剧英译的目的何在?京剧英译的理论指导何在?京剧英译的标准何在?京剧传播的有效模式何在?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可以建立起一套切实可行的京剧英译理论体系从而指导京剧的英译实践。德国功能主义目的论认为,翻译目的是决定翻译行为的首要因素,整个翻译行为受翻译目的制约,从而创造出功能上充分的目的文本。目的论为京剧英译提供了崭新的理论视角。  本文以目的论为指导,以“中国京剧百部经典英译系列”和杨宪益《打渔杀家》的两个英译本为例探讨了上述问题。研究发现,京剧英译旨在传播中国文化,而舞台演出是实现该目标的最有效途径,因此是否适合于舞台演出成为京剧英译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而可懂性、上口性、人物的个性和京剧的美学价值都是达到这一标准的必备因素。
其他文献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胜利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完美谢幕,中国正以越来越开放的姿态欢迎大量海外游客来华观光旅游。作为提供中外旅游信息的重要渠道,汉英旅游翻译对提
翻译学科的飞快发展要求对翻译理论进行细化分析,全译与变译理论自提出之日起就蓬勃发展。全译翻译方法论包括对译、增译、减译、转译、换译、分译和合译七种。   换译法,
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凭借处女作《追风筝的人》(2003)收获了众多赞誉。随后出版的《灿烂千阳》(2007)和《群山回唱》(2013)与《追风筝的人》一起构建了关于阿富汗
本文旨在为英汉电影字幕翻译实践做出正确的指导。这项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音像制品是大众媒体传播的重要手段,并且广泛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本世纪以来文化交流比以往任何时候
在传统的语篇分析中,语言符号是研究的主要对象,因为学者曾普遍认为意义的形成和传播主要依靠声音和文字,语言系统和语义结构本身及其与社会文化和心理认知之间的关系成为研究的
普遍认为动词体和态是英语教学和学习中的难点之一,也是中国学生及其他英语学习者最难理解的部分之一。虽然针对这一问题有许多研究,但是他们或者把注意力放在某一个时态上,或者
女性主义叙事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其创始人是美国学者苏珊·兰瑟。女性主义叙事学是经典叙事学与女性主义批评的结合,是后经典叙事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西方后经典叙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