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创伤骨科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在抗凝情况下远端深静脉血栓(DDVT)的分布情况、早期变化规律以及评估影响DDVT分布类型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按照纳入标准收集的892例术前合并DDVT的下肢骨折患者资料。分别在术前及术后进行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详细记录血栓分布的静脉位置,统计不同位置形成血栓的发生率,通过术后DDVT分布位置的变化及转归情况评估药物抗凝对DDVT的治疗效果。将所有DDVT根据累计静脉的数量分为A组(血栓仅累及一种静脉或一个解剖部位)和B组(血栓同时累及两种或两种以上静脉),首先对与下肢骨折患者DDVT分布类型有关的年龄、性别、骨折侧别、骨折部位、合并疾病、BMI、手术方式、受伤至入院时间、受伤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长、输血量、失血量、输液量及术前、术后血清学指标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再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多因素分析得出危险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892例术前合并DDVT的下肢骨折患者中A组患者有761例(85.31%),其中累及肌间静脉674例(88.57%),其次为胫后静脉69例(9.06%),腓静脉18例(2.37%);B组患者有131例(14.69%),以肌间静脉、胫后静脉和腓静脉中的2支或3支同时受累最为多见。209例患者在术后血栓消失,513例血栓分布位置未发生变化,DDVT从累及多支静脉变化为累及单支静脉34例;术后从DDVT变化为近端血栓/混合血栓50例,近端静脉血栓延伸率为5.61%,DDVT从累及单支静脉变化为累及多支静脉86例。术后633例DDVT中A组患者有485例(76.62%),包括累及肌间静脉459例(94.64%),其次为胫后静脉19例(3.92%),腓静脉7例(1.44%);B组患者有148例(23.38%),以肌间静脉、胫后静脉和腓静脉中的2支或3支同时受累为主,术后DDVT分布类型和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402例(45.07%)患者DDVT发生在左下肢,331例(37.11%)发生在右下肢,159例(17.82%)在双侧下肢同时存在;术后244例(35.72%)发生在左下肢,179例(26.21%)发生在右下肢,260例(38.07%)在双侧下肢同时存在,术后DDVT分布侧别和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609例(68.27%)为患侧血栓,283例(31.73%)为健侧血栓;术后386例(56.52%)为患侧血栓,297例(43.48%)为健侧血栓,术后DDVT分布健/患侧肢体和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骨折至手术时间(OR=1.086;95%CI1.017-1.159;P=0.014)和术后1d D-二聚体(OR=1.050;95%CI 1.020-1.081;P=0.001)分别是影响术前及术后DDVT分布类型的危险因素。结论:1.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患者术前及术后形成的DDVT最常累及的部位是肌间静脉,累及多支静脉的DDVT中,以肌间静脉、胫后静脉和腓静脉中的2支或3支同时受累最为多见。DDVT好发于患侧肢体,在未受伤下肢也存在较高的血栓发生率。2.骨折至手术时间是影响下肢骨折患者术前DDVT分布类型的独立危险因素,即对于下肢骨折患者,术前等待时间越长,DDVT累及多支静脉的可能性越高。3.对无抗凝禁忌症的下肢骨折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抗凝治疗,可使57.51%的DDVT位置固定,27.24%的DDVT可出现减少或溶解消失,仅有5.61%的DDVT延伸至近端深静脉。早期、积极的抗凝治疗可有效使血栓的位置稳定、甚至可使已形成的DDVT发生自溶而减少或消失,可有效减少下肢骨折患者术后DDVT的蔓延增多和向近端静脉延伸,且没有致死性肺栓塞和严重的出血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