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商品经济社会中人与外部世界的“牵线人”和“润滑剂”,在现代社会中不断驱动着人们对物质的占有、对财富的攫取、对欲望的满足、对权力的追求,希冀、执着乃至疯狂。货币的产生、发展、异化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见证,同时,货币作为手段带来社会的广泛联系,它也代表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作为目的,对货币的无节制的追求突显了物化的目的而黯淡了人性的光辉。把货币置于哲学视角之下进行审视和研究,能够更好的揭示货币的人学本质,挖掘货币的动力机制背后蕴含的深层的人学价值,分析货币的社会伦理意义。另一方面,也为哲学这种片面性的超越思维方式提供新的视域和立脚点,为哲学对自己的时代矫正制衡提供一个新的可能性的方向。本文以马克思的著作为文本参考,重点研究马克思的货币哲学思想,主要依据两条主要线索展开全文的论述。第一条线索,对马克思的货币哲学做历史唯物主义的解读。在马克思全部研究生涯的历史进程中,对货币的关注和研究贯穿始终。从早期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开始,马克思就已经对货币进行了卓越的基于人本主义的思考.一直到马克思最成熟的著作《资本论》,对货币的起源和职能,货币的形式和本质.货币与资本的关联,货币与人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都有更臻完善的理解。从思想的发展的脉络来研究马克思的货币哲学的思想就离不开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展进程。货币哲学是马克思哲学的一部分,对货币哲学思考的任何进展和突破必然能够从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展中寻到线索和依据。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哲学观的变革成为理解马克思货币哲学的理论背景,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观的视角的转变也为马克思货币哲学的研究打开新的理论空间,提供崭新的方法论体系。厘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货币哲学二者之间的历史性的关系成为本文主要的理论线索。第二条线索,借鉴西美尔的《货币哲学》.为马克思的货币哲学思想提供人学社会学的补白。西美尔是继马克思之后在货币哲学研究领域做出最卓越贡献的哲学家。虽然甚至他的哲学家的称号都为人质疑,但是不可否认西美尔对货币的解读展现了一种独特的哲学视域。西美尔批评马克思是“蹩脚的哲学家”,认为马克思所谓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货币政治经济学并没有触及货币“对内在世界——包括个人的生命力、个体命运与整个文化的关联的影响”。马克思关心的货币是作为商品的货币,而西美尔关注的则是作为文化现象的货币。对现代货币经济与真正的人的历史现象的关联“只能用哲学方式来处理”,意味着要“从生命的一般条件和关系来考察货币的本质”,西美尔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恰恰忽视了这一点。西美尔的全部货币哲学体现出一种零散的、断裂的、“碎片式的”思考和行文方式,缺乏完整系统的方法论和言语范畴体系。本文对西美尔与马克思的比较研究将着重从概念、观点、范畴入手,对货币哲学背景下二人在具体概念的理解上的差异,二人研究的不同的着眼点等处进行比较研究。力求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的货币哲学做出一种人类文化学意义上的补白。循着以上两条理论线索,本文展开对货币的起源、货币的性质、货币的形式、货币的功能、货币的意义等问题的探讨,澄清马克思货币哲学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和理论进程,通过与西美尔的货币哲学的比较研究,揭示货币在现时代的功能和作用,形式和意义。在货币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加快,货币不仅仅局限在一国和一个地区,而是沟通和联系着全世界的商品经济,全球经济在货币的紧密联系中成为一个整体;纸币、电子货币甚至信用货币相继出现,货币的形式出现新的变革;货币危机可能引发经济危机,货币流通导致经济危机迅速蔓延……现代商品经济社会中,种种经济现象都与货币密切相关,但是.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出发,货币代表着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一立场不会改变,所以,对货币进行哲学维度的思考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