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吸波材料能吸收、衰减入射的电磁波,并将其转换成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耗散掉。它在军事雷达隐身和民用防护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宽频吸收是吸波材料的核心指标之一。随着现代雷达和通讯技术的工作频带越来越宽,对吸波材料的吸收带宽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本学位论文围绕实现微波频段宽带强吸收的目标,致力于发展传统磁性吸波材料和超材料的复合新策略,阐明宽带吸波和宽带可调谐吸波两类复合超材料吸波体的设计原理和制备新方法。具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吸波材料能吸收、衰减入射的电磁波,并将其转换成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耗散掉。它在军事雷达隐身和民用防护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宽频吸收是吸波材料的核心指标之一。随着现代雷达和通讯技术的工作频带越来越宽,对吸波材料的吸收带宽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本学位论文围绕实现微波频段宽带强吸收的目标,致力于发展传统磁性吸波材料和超材料的复合新策略,阐明宽带吸波和宽带可调谐吸波两类复合超材料吸波体的设计原理和制备新方法。具体开展了以下研究:在第2章中,研究了超材料与传统磁性吸波材料以平面型和非平面型两种方式复合对吸波性能的影响,发现平面型复合方式中,两种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大,复合材料的性能无法预测,难以同时保持两者各自的吸波优势,以致于无法实现宽带吸波的目标。非平面超材料与传统磁性吸波材料复合时的相互作用弱,为高效复合奠定了基础。研究了两层复合材料体系的吸波性能与每层材料反射系数之间的关系,指出顶层材料的反射系数S11大,则复合吸波体总的反射大;S11小,入射电磁波除了会被顶层部分吸收外,透射的电磁能将继续被第二层吸波材料吸收。设计了一种基于磁性吸波材料为基体的非平面型超材料,它对于TE(电场平行于金属结构)和TM(电场垂直于金属结构)极化波的反射均较大,而对于TM波的反射均很小。将该非平面型超材料上下正交排列组合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两层复合超材料吸收体,低频电磁波首先透过顶层被底层以TE吸收模式吸收,而高频电磁波主要被顶层作为TM吸收模式消耗。模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该复合吸波材料在3-40 GHz超宽频范围内,反射系数均小于-10 d B,在3.4 GHz的最大吸收率达到99.98%。在第3章中,通过对由金属细线作为基本共振单元的平面型超材料吸波体的电磁场在基体中的分布分析,构建了具有物理意义且与结构密切相关的等效电路模型。发现该类超材料吸波体基体中存在能量聚集度低和可替换的部分,指出只有金属线正下方及周围有限区域内的低损耗介质才对共振强吸收起作用。提出用传统磁性吸波材料代替基体中能量聚集度低的区域,构建了面内嵌入复合的非均匀基体超材料吸收体。该超材料吸波体集成了原有细线型超材料在低频段的强吸收和传统磁性吸波材料在高频段的宽带吸收。通过建立与金属单元结构尺寸和不同基体区域电磁参数密切相关的非均匀基体电路模型,提出了非均匀基体超材料吸收体的普适设计策略。模拟和测量的结果显示,所设计的非均匀基体超材料在2.45 GHz附近具有超材料吸波体的强共振吸收,同时保留了传统磁性吸波材料在8-18 GHz的宽带吸收,从而为实现复合超材料吸波体的宽带强吸收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在第4章中,研究了圆形开口环吸波超材料的性能,根据电路模型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同时调控超材料结构电感L和电容C的拓展吸波超材料频率可调谐范围的策略。设计了同时嵌有变容二极管和PIN二极管的超材料结构,通过合理的设计电子元件的嵌入位置,结合电压控制变容二极管的电容和PIN二极管的开/关状态,可以将两个不同波段的频率可调谐范围首尾相连,使电子元件类超材料的频率可调谐带宽成倍的增加,为拓展吸波超材料频率可调谐范围和设计多功能超材料提供了一种通用而有效的方法。通过仿真和实验表明,可调超材料吸波体的频率可调谐范围为2.8-4.95 GHz,吸收率均在90%以上,相对可调谐带宽高达60%,明显优于现有文献报道。进一步设计了一种频率可调谐带宽为5.22 GHz的超材料,体现了该策略的可扩展性。在第5章中,设计了一种极化敏感的栅条型超材料结构,它在2-18 GHz频段内对TE波表现出强反射,而对TM波表现出全透射的特性。以此超材料作为顶层与在5-18 GHz宽带吸收的非平面型超材料作为底层复合设计,当两种超材料的基体平行排列时,复合超材料对TM波表现出宽带吸收的特性。当两种超材料的基体正交排列时,复合超材料则表现出宽带反射的特性。进一步研究了顶层栅条结构不同的旋转角度θ对反射的调控作用,发现随着旋转角度的增大,栅条结构的反射逐渐增大、透过的电磁波逐渐减少,因此,能够到达复合超材料底层被吸收的电磁能亦越来越小。数值模拟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θ从0°逐渐增大到90°,复合超材料的在6-18 GHz的吸收从1逐渐减小到0,即从完美吸收体逐渐过渡成完美的反射体。本论文所提出的复合超材料吸波带宽和可调谐范围拓展的方法有助于阐明超材料对微波吸收的物理机制,增强超材料吸波体的可设计性,提升其微波吸收性能。发展的超材料新复合形式能结合超材料和传统磁性吸波材料的优势,为突破现有吸波材料的带宽瓶颈,提高我国武器装备的生存能力,改善日益严重的电磁环境污染提供理论基础和新技术途径。
其他文献
桩基础因承载力高、沉降量小、施工速度快和检测方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结构中。但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受到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会导致桩基工程质量检测结果不够准确,获得的基桩承载力检测数据与工程实际值存在着较大差异。如果利用这些数据评估桩基础工程的可靠度以及整个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不但与工程实际不符,还有可能给工程结构带来诸多安全隐患,从而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为了解决这个实际工程问题,本文依托
“双减”政策发布后,各校纷纷开展课后延时服务。课后延时服务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教育阵地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国课后延时服务起步较晚,经验较少。课后延时服务的开展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对课后延时服务,不同主体持有不同的看法。因此,课后延时服务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参照国内外对课后服务的研究,以B市城区几所小学学生家长和教师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镇化不断推进,大量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均面临着爆破拆除的问题。在爆破拆除的过程中,被拆除结构会以塌落物的形式冲击地表引起坍塌触地振动。由于坍塌触地振动的频率接近于周边场地和结构的固有频率,因而坍塌触地振动对周边结构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在周边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已出现由于坍塌触地振动引起临近建筑物损伤的案例。因此,坍塌触地振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对这一
食品安全规制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已有理论和经验研究显示,食品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市场失灵”问题,导致食品市场充斥不合格产品,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后果。为应对和解决食品市场的“市场失灵”问题,各国政府普遍采用食品安全规制的手段来约束和激励食品企业行为。从欧美发达国家的食品市场发展过程看,食品安全问题是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也会随着食品安全规制的逐步完善逐步好转。2009
木塑复合材料是利用植物纤维与塑料基材料经热熔、挤压、注塑等工艺制成的新型材料,其使用回收木粉和塑料粉为原料提升环保和力学性能,在加工环节也会产生大量木塑混合粉尘,存在严重的粉尘爆燃安全隐患。向木塑混合粉尘中添加固相抑制剂,既能保障生产环节的防爆需求,又能满足最终成品的阻燃需求,有助于实现多重安全防护,克服固相抑制剂污染原料的弊端。目前,可燃混合粉尘的爆燃反应过程与作用机制尚不清晰,固相抑制剂与混合
再制造旨在恢复服役损伤零部件原有形状和使用性能,它顺应了目前大力倡导的循环经济模式,最大限度地挖掘废旧零部件所蕴含的附加值,避免了回炉成形等一系列加工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极大延长工件的全寿命服役周期。再制造中修复材料与基体形成一个异质材料冶金结合界面,由于两侧材料物性不同在高温快冷下导致应变失配,微观组织差异等,使界面附近始终处于较高的应力水平,往往是力学性能最薄弱、最易失效的部位。再制造件的
机械摩擦副在干滑动摩擦过程中会产生材料损失和变形,最终导致整个设备失效,滑动过程中接触界面引发摩擦物理化学变化、振动噪声等现象,是影响摩擦学性能的重要因素。自然界的许多生物体与外界环境进行界面交互时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协调性,为增强摩擦性能提供了优异的研究范本。通过设计仿效生物体表特征改善摩擦学性能,并结合自润滑技术扩宽在实际工程运用范围,是摩擦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基于仿生物体表耐磨结构与固
从电动汽车中退役下来的锂离子电池(简称退役动力电池)仍然具有较高的可用容量和实用价值,对其进行梯次利用可降低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成本,提升动力电池可利用价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然而,梯次利用过程中电池的老化会造成电池内部状态和输出性能的改变,给电池的有效管理带来不确定性,进而影响梯次利用的顺利开展。因此,围绕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过程中的电池管理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研究十分必要。本论文针对退役动力电池有
建材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基础性建材工业提供各种技术装备的制造产业总称,是建材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建材装备产品具有单件产值大、结构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高度定制化生产等特点,使得订单执行过程中的进度与成本控制成为建材装备制造企业关注的焦点与难点。基于此,本文针对建材装备制造企业订单执行过程中的进度与成本控制问题,以订单为核心载体,围绕“订单分解—订单重组—订单分配—订单生产—订单交付
浮筏隔振系统是一种有效的减振降噪装置,能够较好地抑制机械振动向船体的传递,筏架是浮筏隔振系统的中间结构,在减振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传统金属筏架的阻尼小,在以往研究中阻尼因素往往被忽略。碳纤维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CFRP)具有轻质高强和阻尼性好等优点,用它作为筏架材料,再结合结构阻尼,会获得优异的减振效果。开展材料与结构阻尼一体化筏架振动阻尼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