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数据素养是公民数字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数据素养是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问题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是信息科技课程教学中的主要教学方式。然而,如何在中小学有效开展项目式教学以促进学生的数据素养,如何有效的评估学生的数据素养,是中小学数据素养教育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基于此,研究通过分析现有的关于数据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的文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据素养是公民数字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数据素养是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问题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是信息科技课程教学中的主要教学方式。然而,如何在中小学有效开展项目式教学以促进学生的数据素养,如何有效的评估学生的数据素养,是中小学数据素养教育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基于此,研究通过分析现有的关于数据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的文献资料,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并根据初中生中学生在当前阶段的学情及心理的知识和认知发展特点,确定了初中生数据素养的能力框架。基于数据素养内涵框架设计了面向初中生的数据素养自评量表。进一步以数据素养培养为导向,以项目式学习为教学方法,结合数据问题解决周期(The Data Problem Solving Cycle,PPDAC)提出了面向数据素养培养的初中信息科技课程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型。其中明确了各个阶段,基于教学内容与学情的项目主题确定阶段、教学目标确定阶段、教学设计阶段和教学实施阶段的阶段工作,帮助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展开。依据该教学模型进行案例设计,在上海市某中学展开教学实践。以初中预备班的六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前后测的数据素养数据对比以及综合学生作品与访谈数据,来分析教学模型的效果。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融合数据问题解决周期的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数据素养,尤其是数据技能(P=0.001)与数据道德与规范(P=0.044)两个维度得前后测成绩提升较为明显。通过进一步得访谈发现,所提出教学模型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得学习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其他文献
深度学习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高阶思维,强调学会学习、主动建构知识、迁移应用及批判反思。基于深度学习的时代背景与深化课程改革的需求,学习者的学习不能再停留在追求掌握知识的浅层学习,而应向更高层次的深度学习迈进。深度学习也将成为促进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关键能力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本研究以高中生物学复习课为例,引入深度学习路径,探究“深度学习-复习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学校空间是教育实践活动的物质载体,也是师生重要的生活依托,在教育改革与实践中,学校空间变革越来越受到重视。既往研究多基于社会空间理论分析学校空间内部的秩序建构与师生权力关系,或从建筑学上关注对学校空间的改造,又或从管理者立场探讨学校空间的教育功能,以学生视角展开的研究较为有限。鉴于此,本研究从学生视角出发,关注学生的空间体验和感受,描述和阐释学生的学校空间认知、需求和互动,以此为基础对学生视角下的
目前,国内外皆被疫情常态化的影响,但这并没有阻挠到科技、网络技术的迭代更新加速各种资讯的快速传播,这也使得教育领域受到冲击,培养出适宜于新形势需要的人才由此显得尤为重要。我国部分地区的中学生物学教学在此种全球背景下,传统复习教学方式存在一些不尽合理之处,亟需探索出一种适应全球化人才培养需求的,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加强生物知识学习效率的新生物学教学方式。本文选取贵州省贵阳市某中学高三年级X班的56名
党中央和国务院重视提升残疾人教育水平,推动残疾人教育事业与整个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16年8月,国务院颁布《“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要“完善中高等融合教育政策措施,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校在招生录取、专业学习、就业等方面加强对残障学生的支持保障服务。”为贯彻落实《纲要》要求,教育部和中国残联于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选出6所高校,开展高等融合教育试点工作。本研究
批判性思维技能已经成为21世纪人才具备的核心技能,信息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复杂的信息和资源,需要人们正确分析、评估和推断,因此批判性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作为创造力的核心,批判性思维能力如何有效培养一直是热点话题,研究者对此的研究和讨论包括批判性思维培养应当采取何种课程模式、教学模式等。有研究指出创造问题解决的环境,给学生较为开放的学习空间,鼓励学生充分进行协作交流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代,对社会治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基层的社区治理模式转型至关重要。而社区教育作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内容和主要载体,对促进社区自治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我国的社区教育并不完善,无法及时适应新时代的社会变化和个体需要,亦无法充分发挥治理功能,社区教育功能亟待完善。本文便从社区治理的视角切入,运用历史研究、比较研究、案例研究等多种方法,对社区教育功能的完善展开研究。通过
计算思维教育作为促进21世纪核心技能发展的重要方式,符合“教育要面向未来”的基本逻辑。2017年教育部发布《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将计算思维纳入四大学科核心素养,这意味着官方对计算思维的培养已聚焦到K-12阶段。只有具备计算思维能力才能在信息化发展的大环境下成为技术的创新者和未来的开拓者。计算思维应该是每个学生都应掌握的能力,培养计算思维已成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必然趋势。本研究以此为背景,首先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智能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数据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数据素养成为智能时代人们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素养之一,对数据素养的培养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随着编程教育如火如荼地开展,Python编程作为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必修内容,为培养数据素养提供新的实践环境。本研究以培养高中生的数据素养为主要目标。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数据素养模型及其培养实践的研究现状,总结数据素养的主要
职业用嗓者因需长时间高强度用嗓,一旦出现嗓音误用或滥用极易引发嗓音障碍,主要表现为呼吸、发声、共鸣方面不同程度的功能下降,如呼吸支持不足、呼吸发声不协调、响度音调异常、发声音质异常、共鸣音质异常等。根据疗法的原理与以往的临床验证结果可知,半阻塞声道训练与重读治疗法能够改善嗓音功能,但各自的作用具有局限性,两种疗法相整合或能很好地针对职业用嗓人的嗓音障碍特点。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开发一种综合性嗓音疗法—
观照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取向之一。这种取向不仅是提高课堂教学效能或质量的需要,也是促进课堂教学公平乃至社会公平的考虑。围绕这个议题,既有的研究主要聚焦在“差异化教学”层面,主要从学生学情(如知识基础、认知风格、学习兴趣)出发,探讨了课堂教学如何在目标定位、过程实施及结果评价等方面做到差异化以适应不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学习需求。但是,这些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理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