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老龄化水平不断加剧,伴随而来的是老年人的养老、保健与医疗问题的凸显。而以往的“医是医、养是养”的医养脱节的传统机构养老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阶段老人的养老需求。近些年来,医养结合型机构养老服务模式成为重要养老形式。北京市早在2013年便对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进行尝试,建立了首个试点机构,北京市的东城区、海淀区、朝阳区也相继成为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但是在对这种养老模式积极的探索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本文主要研究民办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绩效,从绩效评价结果中发现医养结合养老机构面临的问题,然后提出改进措施。
本文选取北京市三家典型的民办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对其进行前后4次实地调研,共计访谈26人,在案例调研中,对三家机构的医养结合的运营模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对比,分析三家机构的运营机制与特点。在此基础上,根据平衡记分卡理论,设计出包含财务情况、服务质量、学习创新、公益性等四个维度的绩效评价指标。
以绩效评价指标即财务状况、服务质量、学习创新、公益性为基本点,对三家养老机构进行绩效评价。结合三家民办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的深度访谈资料,从机构项目综合盈利情况、老人入住率、收费标准、机构设施、机构环境舒适度、机构服务人员忠诚度、连锁能力、学习借鉴情况、机构服务人员培训情况、机构对周边社区服务情况等方面,对三家机构的运营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应缩小单一机构的床位规模,在北京市内老龄化明显的社区多布置机构,形成规模效益的经营模式,结合灵活改造自有存量物业建设养老机构,并且有针对性的收住需要照护的失能、半失能、失智老人,可以大大提高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运营绩效。
基于分析比较结果与访谈内容,发现北京市民办医养结合养老机构面临的困境主要有:机构开办固定成本投资过高、运营成本较高、资金来源较为单一、民扰影响硬件设施建设、公建民营项目面临后期改造难、高质量护理人才稀少且流动性大、社区辐射养老服务开展不顺利等。随后结合北京市实际情况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并给出相应改进对策,如机构自身应尽量租取物业或盘活存量物业而降低机构初期的投资成本、引入社会志愿力量分担部分养老服务降低运营成本,积极拓展资金获取渠道,对于护理人员缺失问题,机构应先稳健提升机构内人员的专业素质,并且要多注意护理人员心理需求,多与其沟通,注重对护理人员职业道路的规划,提高人员对于机构工作的忠诚度。政府方面应注重全科医生的培养,以满足养老机构对“医”人才的需要;此外,政府应协助优秀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形象宣传等方面,做到养老信息透明化,使大众更好的了解医养结合机构现状等。
本文选取北京市三家典型的民办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对其进行前后4次实地调研,共计访谈26人,在案例调研中,对三家机构的医养结合的运营模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对比,分析三家机构的运营机制与特点。在此基础上,根据平衡记分卡理论,设计出包含财务情况、服务质量、学习创新、公益性等四个维度的绩效评价指标。
以绩效评价指标即财务状况、服务质量、学习创新、公益性为基本点,对三家养老机构进行绩效评价。结合三家民办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的深度访谈资料,从机构项目综合盈利情况、老人入住率、收费标准、机构设施、机构环境舒适度、机构服务人员忠诚度、连锁能力、学习借鉴情况、机构服务人员培训情况、机构对周边社区服务情况等方面,对三家机构的运营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应缩小单一机构的床位规模,在北京市内老龄化明显的社区多布置机构,形成规模效益的经营模式,结合灵活改造自有存量物业建设养老机构,并且有针对性的收住需要照护的失能、半失能、失智老人,可以大大提高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运营绩效。
基于分析比较结果与访谈内容,发现北京市民办医养结合养老机构面临的困境主要有:机构开办固定成本投资过高、运营成本较高、资金来源较为单一、民扰影响硬件设施建设、公建民营项目面临后期改造难、高质量护理人才稀少且流动性大、社区辐射养老服务开展不顺利等。随后结合北京市实际情况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并给出相应改进对策,如机构自身应尽量租取物业或盘活存量物业而降低机构初期的投资成本、引入社会志愿力量分担部分养老服务降低运营成本,积极拓展资金获取渠道,对于护理人员缺失问题,机构应先稳健提升机构内人员的专业素质,并且要多注意护理人员心理需求,多与其沟通,注重对护理人员职业道路的规划,提高人员对于机构工作的忠诚度。政府方面应注重全科医生的培养,以满足养老机构对“医”人才的需要;此外,政府应协助优秀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形象宣传等方面,做到养老信息透明化,使大众更好的了解医养结合机构现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