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媒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都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当前全球化信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媒介依托自身信息传播多元化、快捷化、全面化的特征,建构起来信息传播的网络,使得身处这个时代的个体和群体,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现代媒介正在悄无声息中进入到少数民族村落,成为村民们连接世界、获取讯息、了解民生、社交往来的重要工具。少数民族村落传统的社会空间在现代媒介的影响下发生着改变,这种改变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媒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都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当前全球化信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媒介依托自身信息传播多元化、快捷化、全面化的特征,建构起来信息传播的网络,使得身处这个时代的个体和群体,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现代媒介正在悄无声息中进入到少数民族村落,成为村民们连接世界、获取讯息、了解民生、社交往来的重要工具。少数民族村落传统的社会空间在现代媒介的影响下发生着改变,这种改变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变化,更是各种力量和新的社会关系的集中展现。将空间生产的研究视角引入分析研究乌兰毛都苏木的个案,可以发现媒介对该村落传统社会空间的介入和影响,凸显现代媒介成为一个传统村落中空间生产和重构的重要力量和因素。本文中主要运用了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通过参与式观察和访谈的研究方法,对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毛都苏木进行调查研究,探讨了媒介对这个少数民族村落的传统社会空间带来的影响以及媒介是如何参与乡村的社会空间重构的。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缘起,通过概述当前关于空间生产理论和媒介与乡村社会研究现状展示了本研究的研究意义。第一部分对乌兰毛都苏木的传统社会空间形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乌兰毛都苏木的传统社会空间由基于“亲缘”建立的日常生活空间、强调地方认同的仪式空间、作为交往场域的公共空间这三种空间组成,并且三个空间不是孤立而存,而是相互影响,之间的界线不明显,经常交叉或者重合。第二部分,探讨了媒介化时期,媒介成为了传统乡村社会空间的一部分,给传统乡村社会空间带来的影响。媒介为日常生活空间提供了虚拟社交的空间,让处于信息边缘的村民也可以参与到村里的互动交流当中;媒介见证了传统仪式空间,成为了仪式活动的参与者,保留了村民的集体记忆;媒介在传统公共空间中为村民提供了参与村庄政务的渠道,促进了当地公共空间的建设;媒介使得每个村民参与到了媒介空间的建设之中,乌兰毛都苏木的媒介空间由政府主导转变为由村民和政府共同参与的媒介空间。第三部分中,随着媒介深入乡村社会空间,对传统的社会空间带来的影响也随之深入,重构了乡村传统的社会空间,并在此基础上生产了新的社会关系和空间。媒介从改变人际交往模式、信息传播方式和人与媒介间的关系,从而重构了生活空间;媒介的熟练使用使得少数民族获得了文化表达权利,借助媒介发扬自身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从而重构了以往只传播主流文化和观点的文化空间;乡村网络空间的兴起使得传统乡村公共空间走向衰败进而被媒介重构。除此之外,媒介建构了依托信息传播和家庭地位转换而存在的权利空间和新的社会联结。最后一部分中主要借鉴了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三元论,构建了乌兰毛都苏木社会空间重构模型图,可以更直观地发现媒介对传统乡村社会空间带来的影响,并且对本文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媒介已经成为了重构传统乡村社会空间的重要因素。
其他文献
在桥梁工程中,下部结构作为主要的传力及承重构件,在桥梁整体的安全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可忽视。本文结合某特大桥桥墩、盖梁、承台出现严重开裂的病害案例,通过桥梁检测、荷载试验对病害现状和原桥现有承载能力与工作状态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据此开展加固设计,明确加固原则和加固施工方案。通过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和Plaxis进行仿真分析,探讨对桥梁和道路加固处理前后结构的响应状态。结果表明,该
1633年德川幕府的锁国令,几乎切断了中日之间绵延前年的往来交流。直到1854年的“黑船事件”,才使得日本被迫打开了紧闭200余年的国门。1862年“千岁丸”使团访问上海,开启了近代日本人访华的新局面。自此,日本各界人士开始纷纷来华,直至清末民初形成一股前所未有的“中国旅游”热潮。这些访华的日本人中既有作家、记者、学者等知识人士,又有僧侣、商人和学生。他们来华的目的虽然各不相同,但脚步几乎遍布了中
2018年,刘庆凭借《唇典》获得第五届“红楼梦奖”,成为继贾平凹、莫言、王安忆、阎连科之后的第五位获得此奖的内地作家。刘庆的小说用现实主义笔法书写了20世纪东北人的精神史,体现深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具有地域精神寻根的研究价值。80年代的寻根文学对中国民族文化“根”性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推动了当代文学对地域文化的研究,接续“五四”新文学以来对民族文化的发掘和民族精神的重建一脉。东北在历史上曾间歇性影响
本报告以科技文本《易发生岩爆煤层安全开采操作规程(俄文)》(节选)为俄译汉翻译实践语料,以科米萨罗夫等值层次翻译理论为支撑,探讨科技文本句法层面的汉译策略。结合具体翻译实例进行分析和论证,以期总结科技文本中复杂句子结构和成分汉译的某些规则,用以指导日后的翻译工作。本报告内容共包括四章:第一章“翻译任务描述”为翻译材料背景、简要内容、语体特征和翻译重难点介绍。科技语体用于准确而系统地记述、阐释自然现
人工智能技术的诞生是当代伟大发明之一,但它如同双刃之剑,在带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风险。尤其是人工智能改变了传统的创作方式,对著作权法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凸显出现行法律制度的不足,甚至有颠覆传统法律认知的可能。从AI创作物著作权问题来看,现实生活中已经发生了此类创作物著作权纠纷案件,但当前的法律又没有清楚地规定给予创作物何种程度的保护。显然,AI创作物已经对当前著作权法形成挑战,其创作物能否成为著作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当代研究生作为国家科研队伍以及国家未来建设的有生力量,研究生的学术诚信问题不仅关系到自身的成才与发展,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但是近年来,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研究生学术失信的现象日益凸显,出现了如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等违反学术诚信的行为,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影响学术界的声誉,而且不利于我国创新型
本文首先对王义沟遗址出土的遗迹和遗物分类简介,其次通过陶器的聚类分析进而将器物分组,再次将每组器物的风格特征与相关考古学文化联系起来,最后以达到分期与断代的目的,进一步探讨王义沟遗址的文化性质。王义沟遗址是战国晚期至东汉初期的一处居住址,为建立起辽东地区考古学文化的框架提供了一批新的材料;实物材料涉及多种考古学文化因素,为东北古代民族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参考;王义沟遗址为了解高句丽早期文化
市场经济大背景下,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仍旧难以保障。我国虽然已经以立法形式给予消费者各种维权途径,同时对经营者予以多项义务限制,但是在交易市场的天平中,消费者仍旧是弱者,因而依旧存在诉讼动力不足等问题。2013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第四十七条赋予了消费者协会提起公益诉讼之权利,目的是发挥消费公益诉讼制度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方面的作用,来解决消费者维权难的问题。自消
作为探究人类现象最为集中的文学这一艺术形式来说,空间的特殊性无法忽视。空间叙事学自发展以来,便一直在极力探寻文学作品中的空间形式。首先,对诸如小说家如何通过巧妙的叙事结构将原本平铺直叙的故事线索变得复杂、现代派作品中“空间”如何优先于“时间”、空间设定的特殊意味等问题的探讨,能够将作者在无形中流露出的道德观念和创作倾向发掘出来,领会到语言形式中的意味。其次,除开叙事上的空间形式外,作者在作品中营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惊人的经济增长速度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面对2020年新冠肺炎大流行,中国成为全球少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之一,更是达到了国民生产总值100万亿人民币的成就,这一切成绩都让人好奇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是什么。按照传统经济学思维,劳动、资本、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而制度经济学派认为制度要素决定了一经济体的长期增长,中国自身也存在优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