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全球历史来看,产业政策实践已久。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也推出了形式各异的产业政策对资源进行再分配以推动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政策是国家调控经济的一项重要的宏观手段,同时也是政府促进资源有效配置、推动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必要措施。自2010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来(以下简称《决定》),我国高度重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可简称为“战新产业”),也因此出台了众多产业政策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期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引擎。国务院在2012年发布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2016年发布了《“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对战新产业进行了更加细化的发展规划。这是我国为适应国内外形式新变化,促进经济长期平稳健康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党中央发布的《“十四五”规划》中,有一章规划专门针对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该章节中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目标作出指示,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向集群化、生态化发展,使其成长为具有发展特色的产业增长引擎,争取在十四五结束之年,战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7%。经历十余年的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了快速扩张。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调查数据,2021年第一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行业景气指数为153.7,第二季度的指数虽然有小幅度的下降,但仍然处于较强的景气区间水平,行业景气指数为149.4。创新景气指数为130.3,这一指数达到了2016年以来的最高值,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驱动特征突出。现阶段,我国战新产业的发展进入到自主创新阶段,在这一发展阶段,产业发展越来越依靠新要素驱动,其本质是由创新主导的。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直接推动力,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产业政策在提出之初就明确强调战新产业的关键环节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产业政策要协助战新产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获得更多的创新产品。而企业作为创新活动的主体,其创新能力能够直接影响到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从企业创新角度出发探究产业政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影响效果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需要政府带头创造。我国政府采用政府补贴、税收优惠等产业政策措施是否真正推动了企业的实质性创新行为,是否能够以此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基于上述背景,本文拟解决一下问题:(1)产业政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水平有何影响;(2)产业政策是通过哪种机制影响企业创新水平的,不同机制的影响效果是否相同;(3)我国在实施产业政策时还需要做出哪些调整,才能产生最好的效果。本文回顾了产业政策相关的文献,并阐述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产业政策的实施现状,基于创新、市场失灵、产业发展等相关的经济理论,从创新产出的角度分析产业政策对于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本文拟采用发明专利的申请数量衡量企业创新水平,以2010年发布的《决定》一文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007年-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实证研究产业政策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水平的影响,并使用面板数据双向固定效应的回归模型对产业政策的政府补贴机制和税收优惠机制进行深入分析。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1)产业政策总体上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按照产权性质对研究对象分组,结果发现产业政策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创新效果都显著为正。但是对国有企业的影响效果要大于非国有企业,说明产业政策对国有企业的促进效果更加显著。在对企业按照所处区域进行分组分析时,发现产业政策能够显著促进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企业创新活动水平的提升,其中对中部地区企业的正向效应最大,但是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能够证明产业政策对西部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活动产生影响。(2)本文进一步从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两种作用机制角度实证检验了产业政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的影响。检验结果发现产业政策能够通过政府补贴机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活动起到显著促进效应,政府补贴激励机制对大部分企业的创新都有正向作用,只是对处在西部地区的企业作用效果并不显著。产业政策通过税收优惠这种机制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水平却是负向抑制作用。基于实证检验的结果并结合现实的经济发展情况,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重视政府的引导作用;(2)完善政府补贴、税收优惠激励政策;(3)强化金融支持;(4)落实培养、引进人才政策;(5)加强政府监督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