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金融业全球化、一体化发展,资金跨行转账和清算的难度日趋加大,作为金融体系资金“流通管道”的支付系统应运而生。为了保证资金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对支付系统运行管理进行研究、建立合理完善的支付系统迫在眉睫。近30年来,各国中央银行越来越趋向于在国家支付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的现代化支付系统从2000年开始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人民银行已经建成了包括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支票影像系统以及相关辅助信息系统在内的较为完善的支付系统,为各金融机构及金融市场提供了安全高效的支付清算平台。
但随着技术的进步、金融活动的增长、支付交易增多以及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影响,支付系统中人民银行、商业银行和其它参与者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目前支付系统运行管理中已经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系统本身的功能也已经不能适应支付环境的变化。在这种新形势下,解决支付系统运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对系统进行优化,确保支付系统能适应支付环境的变化、系统建设者和参与者同益增长的需求,就成为人民银行执行货币政策和履行金融服务职能的新要求。
本文采用框架分析、归纳分析、比较借鉴等方法,梳理了人民银行近几年支付系统的运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对支付系统的运行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人民银行支付系统是在传统银行的支付体制中诞生和发展。随着我国金融市场20多年的发展,银行体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银行主体多元化、企业化,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人民银行的支付系统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本文首先探讨了人民银行支付系统的发展过程以及现有的架构,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支付系统运行及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支付系统风险管理中存在的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支付系统业务推广时遇到的障碍:支付系统定价中存在的问题;支付系统的管理体制与制度建设的不完善以及系统本身功能的不足等。
其次,针对人民银行支付系统运行中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支付系统的原则和框架。优化主要遵循的原则是:优化系统架构要具有前瞻性;要结合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系统集中化的管理需求;要统一业务和技术标准,方便各参与者的系统接入和业务处理;系统建设要坚持效率与安全并重;要完善系统运行维护和监控体系,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要借鉴吸收其他支付系统建设的成熟技术,降低系统建设成本,避免资源浪费;要充分考虑第二代支付系统的兼容性,实现系统平滑过渡与参与者业务的连续性。优化后的支付系统应该具有以下功能:灵活的接入方式和清算模式、全面的流动性管理功能、满足新兴电子支付的业务处理、强大的信息管理功能及健全的系统备份功能。
最后,文章具体阐述了支付系统运行管理的优化策略。针对风险管理、业务推广、定价机制、管理体制和制度建设及系统管理功能分别提出了优化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