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拉特旗耕地利用潜力时空分布及其限制因素研究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bi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达拉特旗农用地产能核算和2009-2011年耕地等级变化野外监测的实地调查结果,研究达拉特旗不同层次耕地生产能力及耕地利用潜力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形成因素中提取自然和人为可测量的限制因素,将人为可控制和调节因素作为切入点,运用非线性参数分类回归树模型(CART)定量化探讨耕地利用潜力变化的主要限制因素。最终提出在不破坏当前生态环境的条件下,挖掘耕地利用潜力,实现产能提升和耕地集约利用的相关政策建议,为区域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保护和国家粮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建立了耕地理论产能、可实现产能和耕地利用潜力的核算模型,得出达拉特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整体分布和分乡镇的情况。(2)以监测样点为例,系统分析了达拉特旗影响耕地生产能力和利用潜力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利用管理因素,明确了达拉特旗耕地的土壤、地形等自然限制因素的变异性特征,掌握了达拉特旗农田投入管理的水平。(3)耕地利用潜力空间差异较明显,其中理论利用潜力最低为吉格斯太镇,约0.9万t/hm2,昭君镇最高,约为3.7万t/hm2,可实现利用潜力最低约为展旦召苏木,1.42万t/hm2,昭君镇最高,约为4.1万t/hm2,全旗为北部和西部高,南部和东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4)达拉特旗的耕地自然因素较人为因素更能解释其耕地利用潜力空间变异性,主要限制因素有海拔、灌溉保证率、侵蚀程度、实际单产、剖面结构和灾害天气等。人为因素则更能解释耕地可实现利用潜力的时间变异性。
其他文献
自20世纪60年代生态伦理学产生以来,世界范围内广泛注重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作为一种在实践基础上生成的文化形态,“右玉精神”的出现为
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到党的十八大的“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深刻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自觉与自信,也表明了十
标准化一直是中餐企业发展、扩张的瓶颈。本文通过借鉴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理论的思路,从理念、行为、视觉标准化三个方面对餐饮企业标准化管理模式的内涵进行阐述,并依此
加入WTO后,国外品牌的涌入对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构成了严重的冲击。面临这一严峻的形势使得汽车零部件企业不得不向外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精益生产是由日本丰田汽车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2000年1月到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首次进行外科治疗的185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
工笔画对于线条的运用,相对于其他绘画艺术,被赋予了更为广泛的意义。线条的形质特征和美感约束,形成了工笔画艺术语言中重要的审美特质。线条的形质、用笔的基本方式,以及线
作为翻译中最重要的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是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的。由于两者有其不同的特点和优点,在翻译过程中要谨慎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两者的结合使用会使译文更
本文的主要目标是对PhouKhaoKhouay国家级保护区域1999年-2014年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进行研究。以老挝民主共和国Vientiane省Thoulakhom地区的Vanghua村为例,基于问卷调
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刘勰在论述诗经的状物时,予以“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的评价,但是事实上,《诗经》中的景色描写并未做到“情貌无遗”,且无“情貌无遗”之自觉意
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导致在改革发展进程中多种类型和性质的矛盾不断凸显。要从根本上解决日益凸显的各种矛盾,亟需实现相应的制度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