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变,在生活方式改变的同时,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逐渐升级。近年来,我国的老龄化人口严重,部分中青年群体也陷入了“亚健康”状态。养老和养生这类产业,在时代推动下面临机遇和挑战,康养产业的发展进程进而被推动。因此旅游成为了一种娱乐方式的同时,也凸显出了其康养的显著作用,旅游业随之迅猛发展,风景区的建设活动也得到高速开展,其中山岳型风景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得天独厚的优势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在旅游业中占有重要的比重,为生态旅游业的建设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在风景区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尤其是拥有鲜明自然环境特征的山岳型风景区,如何使山岳型风景区建设中可以既可以展现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特色,又能够发挥生态康养作用,是山岳型风景区开发的重点。论文首先对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进行了阐述,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关于生态康养、山岳型风景区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相关概念和生态康养“六度理论”、五感理论、环境行为学理论等相关理论。其次对生态康养和山岳型风景区分别进行相关案例的分析,探寻生态康养与山岳型风景区的关系。通过对案例的梳理,最后得出风景区对生态康养产业建设的作用以及生态康养相关理论对风景区规划的指导作用,为下文提出规划策略做支撑。再次结合相关理论和案例分析从生态康养的角度,提出了山岳型风景区规划原则与策略。最后以武安白云山风景区规划的实践为例,通过对场地的调研和分析,对基地及周边景区竞合分析梳理,有机地将生态康养相关理论运用到规划当中,打造成集健康养生、休闲娱乐、生态观光、运动健身为一体的山岳型风景区。同时,在实践中又能发现问题来不断完善生态康养理论体系。本文是面向山岳型风景区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通过理论梳理、案例分析、策略生成等研究过程,提出了基于生态康养的山岳型风景区规划策略,并以武安白云山风景区规划为例进行实践。以期为山岳型风景区发展生态康养产业提供规划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