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肉丸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食品,由于传统手工制作的猪肉丸因效率低、卫生差,很难适应现在人们生活节奏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的需要,肉丸的工业化生产是解决该矛盾的必由之路,猪肉丸的速冻调理是工业化生产的理想途径,因此,需要对猪肉丸配方定量化、标准化进行研究。 本实验对影响速冻猪肉丸品质的主要原辅料因素进行研究,在传统配方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设计L9(34),运用科学的感观评价方法,对主要原料与成品品质的关系进行研究,初步确定制作速冻猪肉丸的基本配方;研究添加黄原胶、鸡蛋清、复合磷酸盐和抗氧化剂等功能性添加物对猪肉丸品质的影响。 得出的主要结果如下: 通过对玉米淀粉、豌豆淀粉、马铃薯淀粉和木薯淀粉在速冻猪肉丸中的应用研究得出:四种淀粉在肉丸的色泽、滋气味、手感和口感方面,差异性不显著;在改善肉丸子的弹性方面,木薯淀粉和马铃薯淀粉明显优于豌豆淀粉与玉米淀粉,选择木薯淀粉为速冻猪肉丸的原料之一。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从综合感官评价得分得出,影响速冻猪肉丸的各原料因素主次关系为:肥膘比例>食盐用量>淀粉用量>水添加量;速冻猪肉丸最佳配方为:2.0%食盐,肥膘与瘦肉的比例为3∶7,淀粉用量为15%,水为30%,以上均为肥膘与瘦肉总重量的百分比。 在猪肉丸中添加黄原胶,经过速冻并冻藏90天后解冻。速冻猪肉丸的总体评价比未添加黄原胶的得分要高,且随着用量的加大,得分有增加的趋势,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9733);同时,速冻猪肉丸的冻融稳定性也一样,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相关系数r=-0.9898)。但当用量达到0.25%后,差异不明显,所以,黄原胶在速冻猪肉丸的最适添加量为0.20%~0.25%。 在猪肉丸中添加鸡蛋清,经过速冻并冻藏90天后解冻。速冻猪肉丸的评价得分随着添加蛋清量的增加而升高,当使用量达到4%时,其评价得分呈下降趋势,所以,添加4%的蛋清效果比较理想。 复合磷酸盐对提高速冻猪肉丸的保水性效果不明显,虽然随着复合磷酸盐用量的增加,猪肉丸的蒸煮损失率降低,冻结前的成品率增加,但冻结后,其成品率与复合磷酸盐的用量相关性不大(相关系数r=0.4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