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实施,农业农村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一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推进农村经济建设、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正逐步从低水平的数量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其组织优势和经济互助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内部利益分配不均以致成员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和程度不足,导致合作社在面对外部问题和风险时的抵抗能力较弱,这成为长期困扰合作社发展的突出问题。人类一切经济活动所要实现的最终结果在于获取经济利益,作为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帮助农民增加自身收入,达到效益最大化,这也是其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目标。在现实中,普通社员作为经济决策的主体都是充满理性的,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机会主义行为,造成合作效率和时间的损耗。本研究基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际情况,以产权理论、收入分配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以及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将产权安排、公共积累制度和分配制度作为表征盈余分配结构的相关变量,引入盈余分配中应当体现的企业家才能作为新的研究变量,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结构与绩效关系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梳理了盈余分配结构对合作社绩效的影响路径。研究得到的结果如下:(1)采用因子分析法测度合作社绩效,发现基于社员视角的合作社绩效评价维度中,对于组织层面给出了较高的评价,而涉及社员层面的增收绩效评价则相对较低,这说明一方面社员在面对收入增长问题时持保守评价,另一方面说明尽管合作社的整体发展水平尚可,但由于成员的异质性,导致对社员个人收益增长的贡献有限;(2)农民专业合作社产权安排正向影响合作社公共积累制度和分配制度;(3)农民专业合作社产权安排直接影响组织绩效,而且通过影响分配制度间接影响组织绩效;(4)农民专业合作社分配制度和企业家才能正向影响组织绩效;(5)农民专业合作社公共积累制度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根据实证结果,本文从盈余分配结构的角度出发,提出通过构建以生产者社员为主体的产权制度、公平高效的公共积累制度、合理的分配制度以及完善合作社企业家治理的方式,帮助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