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二语习得理论的发展,英语阅读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众所周知,听、说、读、写、译是英语教学中五个基本的、相互关联的技能,而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下,多数教师对阅读理解的错误认识和看法造成许多学生在阅读学习环节上的薄弱。因此,外语教师如何以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大学外语教学中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在过去的25年里,阅读理论在心理学、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影响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60年代初,D.Labergern和S.T.Samuels等人认为阅读是读者对书面语言进行机械、简单的解码,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过程;到了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Goodman为代表的理论家认为阅读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心理猜谜活动”,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过程;70年代以来,Rumelhart,D.E等提出了阅读过程中的交互性理论。无论是“自下而上”、“自上而下”还是“交互性理论”的过程,都借助于读者的图示知识。因此,对材料的理解就是读者的语言和图示知识相互结合的过程。在语言理解过程中,有关背景知识作用的理论被称为图示理论。任何语言材料,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的,其本身并不传递意义,只有将其与读者大脑的知识相结合才产生意义。本文是一篇以图示理论作为理论框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将其应用于外语教学,以达到提高学生外语阅读能力的实证性研究。值得强调的是我们并不研究理论本身,而是探讨将该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能否带来积极的影响。本文首先对此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了论述,在文献回顾部分介绍了有关国内外的阅读研究现状以及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随后介绍了图示理论的定义、分类等内容。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将实验对象分为两组: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对象均来自于长春工业大学软件学院非英语专业的大一新生,并采取前测试和后测试以确保实验对象在实验前处于同一水平,利用SPSS软件对实验对象的两次阅读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同时配以调查问卷,调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语言、内容、文本图示的应用情况。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看出,将图示理论应用于外语阅读教学中极大的促进并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在向学生讲授语言、内容、文本图示时应采用课前导入、经验分享、语义映射、课上讨论、演讲等一系列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对于教师而言,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建立更多的背景知识,并且在课堂上选取一些学生易接受的教学方法来刺激、激活学生相关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把他们已有的背景知识与阅读材料中的文字信息结合起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