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碱抑制细胞焦亡机制及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术后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观察

来源 :天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f0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化疗药物一般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而发挥抗肿瘤活性,但也经常导致肿瘤患者各种不良副反应的发生。2017年,邵峰院士在Nature发表文章指出,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的毒副作用主要是化疗药物通过Caspase-3/GSDME途径介导正常细胞发生焦亡实现的;而我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提示苦参碱可能能够抑制正常细胞的焦亡减少化疗的副反应。
  目的研究化疗药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发生凋亡和正常肠上皮细胞发生焦亡的差异,探讨苦参碱通过Caspase-3/GSDME途径抑制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临床上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对结直肠癌患者FOLFOX6化疗副反应的影响。
  方法使用FOLFOX6方案化疗药处理结直肠癌细胞和正常肠上皮细胞,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两组细胞死亡形态的差异,通过ATP细胞活力检测试剂盒及乳酸脱氢酶细胞毒性检测试剂盒检测两组细胞在化疗药处理前后ATP活性的变化和LDH释放水平的变化,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两组细胞在化疗药处理前后Caspase-3和GSDME的剪切激活情况,从而确定化疗药诱导结直肠癌细胞发生凋亡和正常肠上皮细胞发生焦亡的差异。通过MTT实验考察苦参碱对结直肠癌细胞及正常肠上皮细胞的毒性;使用化疗药加苦参碱处理两组细胞,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ATP活力检测、LDH释放水平检测等方法检测苦参碱对正常肠上皮细胞焦亡的抑制作用。临床上将来自天津市人民医院消化科、肛肠科门诊及住院病房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术后病理证实Ⅱ期、Ⅲ期的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FOLFOX6化疗方案+复方苦参注射液的治疗组和单纯FOLFOX6化疗方案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肿瘤标志物、外周血象数值、疼痛情况及其消化道不良反应。
  结果显微镜下观察发现FOLFOX6方案化疗药能够诱导结直肠癌细胞HCT106细胞皱缩,但有完好的细胞膜;而HCoEpiC细胞的细胞膜被穿孔损坏;加入化疗药后HCT106细胞和HCoEpiC细胞的ATP活性均显著下降;HCT106细胞的LDH释放量轻微增加,而HCoEpiC细胞LDH释放量显著增加。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发现化疗药处理后HCoEpiC细胞能够检测到被激活的Cleaved-Caspase-3和被剪切过的GSDME,但在HCT106细胞中能够检测到被激活的Cleaved-Caspase-3,但检测不到被剪切过的GSDME。MTT法检测发现苦参碱加化疗药物处理的HCoEpiC细胞IC50值显著高于HCT106细胞;苦参碱加化疗药处理HCT106细胞和HCoEpiC细胞后,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苦参碱加化疗药处理能够诱导HCT106细胞皱缩,但有完好的细胞膜;而HCoEpiC细胞的大多细胞膜没有被穿孔损坏,细胞死亡现象出现较少,ATP法检测发现加入苦参碱后HCT106细胞的活性仍然下降,而HCoEpiC细胞的活性显著升高,LDH检测发现加入苦参碱后HCT106细胞的LDH释放量轻微增加,HCoEpiC细胞的LDH释放量明显下降。
  临床上两组的年龄、性别、病理分期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组间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血清CEA、血清CA19-9、血清CA-724值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复方苦参注射液不影响化疗抑制肿瘤标记物的效果。两组治疗后白细胞值、血小板值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1),两组治疗后白细胞值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小板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复方苦参注射液能够减轻结直肠癌化疗后白细胞计数下降的程度,不能减轻结直肠癌化疗后血小板计数下降的程度。两组在治疗后VAS疼痛程度评分上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提示复方苦参注射液能够减轻结直肠癌化疗后疼痛程度。两组在治疗后恶心呕吐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腹泻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复方苦参注射液能够减轻结直肠癌化疗后恶心呕吐程度,不能够减轻化疗后腹泻反应程度。
  结论苦参碱能够显著抑制正常肠上皮细胞HCoEpiC细胞的焦亡,但基本不影响结直肠癌细胞HCT106细胞的凋亡,提示临床上可以使用苦参碱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临床上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方案治疗结直肠癌Ⅱ期、Ⅲ期术后患者,能够有效减轻结直肠癌化疗后白细胞计数下降的程度,缓解疼痛,减轻化疗后恶心呕吐反应。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分析研究结直肠腺瘤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以及结直肠腺瘤不同病理分类中EGFR及Ki-67表达情况,探讨结直肠腺瘤患者不同病理类型与EGFR和Ki-67阳性表达、年龄、性别的相关性,及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为中医药在防治结直肠腺瘤的发生发展及预防结直肠癌癌前病变方面提供辩证依据。  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8年10月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门诊经内镜中心行肠镜检查符合纳入标准的
目的:本课题通过研究结直肠腺瘤患者中医体质分布及结直肠腺瘤患者不同病理类型问COX-2、Ki-67表达,进一步探讨结直肠腺瘤发病与中医体质、病理类型及COX-2和Ki-67表达的关系,为结直肠腺瘤的早防早治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方法:收集一定时间段(2018年01月至2018年10月)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镜中心符合结直肠腺瘤病理诊断标准的患者,对其进行中医体质问卷调查,判断中医体质类型,
目的:  为促进苗医尿窟赶毒法充分发挥临床价值,在临床工作者运用苗医尿窟赶毒法时能够有规范的文本指引,本研究基于对苗医药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形成专家调查问卷,运用德尔菲法初步形成诊疗规范,通过苗医利尿方对冷经水肿患者临床疗效观察验证尿窟赶毒法的可行性及疗效性,以完善苗医尿窟赶毒法规范化文本,为临床医生运用提供参考。  方法:  规范化研究部分: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整理出苗医尿窟赶毒法适宜疾病、适宜疾
学位
目的:  观察金乌健骨胶囊对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通过动物实验探讨金乌健骨胶囊对Wnt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机制。  方法:  1.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RA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口服甲氨蝶呤片(MTX)、金乌健骨胶囊,对照组口服MTX、雷公藤多苷片治疗,两组均服用叶酸片预防MTX副作用,两组患者在研究期间因关节疼痛,可口服塞来昔布胶囊。
目的:  缺血性脑卒中属于中医学“中风”范畴,历代医家运用中医药治疗中风历史悠久,临床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较好的疗效。中药阳雀花根具有益气活血通络之功,民间和少数民族地区常用治疗偏瘫,其植物名锦鸡儿,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锦鸡儿根具有耐缺血缺氧作用,其主要有效成分锦鸡儿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in Caragana,TFC)对脑缺血损伤和脑血管内皮细胞缺血缺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但对
目的:探讨三黄稳心汤治疗气虚痰浊、瘀毒互结型冠心病心绞痛冠脉介入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纳入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心血管病科住院,第一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并接受PCI治疗,中医辨病属“胸痹心痛”范畴,辨证为气虛痰浊、瘀毒互结的患者,入选病例共80例,脱落3例,男性62例,女性1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划分为试验组(37例)和对照组(40例)。试验组给予三黄稳心汤口服+
目的:以MG患者的胸腺组织为载体,通过观察MG患者胸腺组织中T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特点,进一步探索及完善重症肌无力发病的免疫学机制。同时体外培养MG患者的胸腺上皮细胞,观察益气解毒复方对MG患者胸腺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为MG的治疗和运用益气解毒复方治疗MG提供理论及实验依据。  方法:1.按照一定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收集MG患者行胸腺切除术后的胸腺组织,其中胸腺增生12例,胸腺瘤4例;同时收集了
目的  1.已有大量基础实验以及临床研究证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能从中医药治疗中获益。课题组搜集、整理中医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病例中药处方,应用数据挖掘手法分析其用药规律,发现核心药物,为非小细胞肺癌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新思路。  2.针对核心药物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筛选主要活性成分以及作用靶点,对比人类肺癌基因库,进行功能注释及通路富集,系统分析其作用机制。  方法  1.应用我院电子病历系统,检索广州中
目的:  探讨穴位埋线联合托烷司琼及地塞米松治疗多天顺铂方案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采取前瞻、单中心、随机对照方法,拟纳入行多天顺铂方案化疗的患者84例,目前共纳入77例,分为实验组(穴位埋线组)及对照组(假穴位埋线组),实验组37例,对照组40例。实验组予穴位埋线+托烷司琼+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予假穴位埋线+托烷司琼+地塞米松。观察两组化疗后d1-d8的恶心呕吐次数及程
学位
目的:  上皮间质转化EMT(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是指上皮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细胞获得侵袭和转移能力的重要生物学过程,EMT的发生与多种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有关。CD44细胞因子主要参与细胞间的粘附,以及细胞的迁移运动,与细胞EMT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前期研究提示CD44可能通过ERK信号通路导致肝癌细胞EMT的发生,因此本文通过研究健脾化瘀方对人类肝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