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高三尖杉酯碱于2012年通过FDA的审批,成为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的药物。高三尖杉酯碱与三尖杉酯碱早在1978年就被我国推荐于临床。结构上,二者含有共同的母核三尖杉碱,但三尖杉碱没有任何生物活性,表明侧链片段对天然药物具有重要的药理作用。侧链片段的不对称构建具有较大的挑战性,本文以内酯化合物为关键中间体,将叔醇季碳限制在环内,以期实现三尖杉碱与侧链中间体的酯交换,从而构建侧链片段。同时,尝试利用催化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三尖杉酯碱于2012年通过FDA的审批,成为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的药物。高三尖杉酯碱与三尖杉酯碱早在1978年就被我国推荐于临床。结构上,二者含有共同的母核三尖杉碱,但三尖杉碱没有任何生物活性,表明侧链片段对天然药物具有重要的药理作用。侧链片段的不对称构建具有较大的挑战性,本文以内酯化合物为关键中间体,将叔醇季碳限制在环内,以期实现三尖杉碱与侧链中间体的酯交换,从而构建侧链片段。同时,尝试利用催化不对称烯丙基化完成侧链中间体的不对称合成,共分为以下三章。第一章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简要概述了三尖杉属生物碱的结构、生物活性以及合成研究进展,第二部分对研究路线的设计思路以及反合成分析进行了介绍。第二章详细介绍了利用新路线实现高三尖杉酯碱和三尖杉酯碱侧链分子的合成及其与三尖杉碱所发生的酯化反应。此路线以二甲基环酮为原料,经Baeyer–Villiger氧化等七步反应,分别以41.55%和43.18%的总产率得到了高三尖杉酯碱和三尖杉酯碱的侧链分子。第三章介绍了利用催化不对称烯丙基化构建手性侧链中间体的尝试。通过对催化条件的摸索,以Pd(dba)2为催化剂,配体11为手性配体,合成高三尖杉酯碱侧链中间体的对映选择性最高为32.18%,以Pd(dba)2为催化剂,配体7为手性配体,合成高三尖杉酯碱侧链中间体的对映选择性最高可达40.22%。
其他文献
抗菌肽作为抗生素的理想替代品一直备受关注,但是抗菌肽抗菌性能的检测方法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与规范,导致了不同抗菌肽抗菌性能检测方法不一或参照不同,也致使抗菌肽产品抗菌性能评价方面尚不统一。基于此,本论文主要对检测抗菌肽的抗菌性能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开发了用于活性测定的标准品,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检测抗菌肽抗细菌性能,收集市面在售的8种抗菌肽和3种常用指示菌株,借鉴检测抗生素的牛津杯-琼脂
本实验室前期发现的侧孢短芽孢杆菌抗菌肽Brevilaterin有广谱的抑菌活性,可以应用于食品防腐保鲜。为了提高Brevilaterin抗菌肽在加工食品中的稳定性,本论文对Brevilaterin微胶囊化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对Brevilaterin微胶囊的性质及应用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以β-环糊精为壁材包埋Brevilaterin,最佳的包埋条件为β-环糊精浓度0.05 g/m L,Bre
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香菇多糖作为一种具有良好生理活性的功能性因子,在肝癌患者的治疗与康复上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使用香菇多糖作为诱导剂作用鼠系肝癌细胞,诱导癌细胞发生凋亡,采用实验检测香菇多糖作用肿瘤细胞的方式、对产生的抗原进行共性分析。确定采用共培养法(37℃、48 h)制备香菇多糖与H22细胞共同培养物,采用硫酸铵沉淀法沉淀30%溶解度的抗原蛋白,对共培养物中的抗原进行分离、纯化,并
依折麦布是Schering-Plough公司和Merck公司联合研发的第一个新型选择性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类降血脂药物,2002年在德国首次上市,该药化合物专利2014年到期,此后仿制药在各国出现,原研公司为降低依折麦布的生产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必须开展对其生产工艺的研究,中国作为原料药中间体的制造大国,对更好地和原研公司进行对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论文以L-苯甘氨酸为原料,经甲酯化生成
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些年的研究发现,嗜神经浸润与宫颈癌的预后也存在相关性。在嗜神经浸润的相关文献中发现,在国内外研究中,嗜神经浸润的诊断率为7%~35%,中国宫颈癌临床诊疗大数据库中的嗜神经浸润阳性的原始检出率明显偏低,为探究其原因,我们计划从大数据中筛选原始病理报告中报告嗜神经浸润阳性的病例,并对其术后病理玻片进行复片后分析。探讨宫颈癌嗜神经浸润的发生率、相关因素及对肿瘤学预后的
本课题组前期筛选得到一株高产抗菌肽的侧孢短芽孢杆菌,研究表明其具有高效广谱抑菌能力且稳定性好,有望被开发为食品防腐剂,但其结构尚未明确。明确其结构是合理使用抗菌肽的关键,因此本论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从侧孢短芽孢杆菌S62-9发酵液中分离纯化brevilaterin,利用质谱法和核磁共振技术(NMR)鉴定brevilaterin结构,最后考察其作为食品防腐剂在牛乳中的应用效果,为其在牛乳防腐中的应用
苯乳酸(PLA)为近年发现的一种新型天然抑菌物质,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可由乳酸菌代谢产生。然而,苯乳酸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抑菌活性不高、使用剂量较大的问题,限制了其商业化的应用。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食品体系中苯乳酸与乳酸等有机酸共存会显著提高其抑菌活性,然而苯乳酸与有机酸的联合抑菌效应及作用机制尚未明确。因此,本研究考察了苯乳酸与有机酸的联合抑菌效应,以期筛选与苯乳酸有协同抑菌作用的有机酸,并考察苯乳酸与
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ology,MIT)是对目标化合物具有特定识别能力的一种聚合物制备技术。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稳定、制备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使其在色谱分离、传感器、模拟酶催化、膜分离及固相萃取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运用分子印迹技术,以一类或多类农药为模板,采用悬浮聚合和沉淀聚合法制备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Magnetic Mo
Palbociclib是全球首个口服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CDK4/6)抑制剂,是由美国辉瑞公司研发,2015年2月3日取得了FDA的加速批准,在美国上市,临床上,与来曲唑联合用于治疗绝经后雌激素受体(E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转移性疾病的初始内分泌治疗。本论文是在文献报道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选择了一条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合成路线,采用2-氯-8-环戊基-5
帕布昔利布(PD)是一种口服的CDK4/6抑制剂,能够选择性抑制CDK4/6,恢复细胞周期控制,阻断肿瘤细胞增殖。2015年2月本品由美国FDA经加速批准途径获准上市,与来曲唑联用适用于绝经后ER阳性、HER-2阴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转移性疾病的初始内分泌治疗。本课题对帕布昔利布的原料药进行了质量研究,制定了质量标准。首先建立了测定起始物料PD-4和PD-9、中间体PD-10和PD-11有关物质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