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是客观存在的,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然而,传统的“忠实”与“对等”的翻译观严重压制了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翻译研究中“文化转向”和“描述性翻译研究”的出现,译者主体性开始备受关注并成为翻译研究的新课题。解构主义、阐释学等哲学理论为译者的主体性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译者的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具体表现为:翻译即改写;翻译即目的性活动;翻译即创造性叛逆。翻译时,译者不是被动地复制原文内容,而是积极主动地对原文进行创造性的、操控性的调整。目的论者认为翻译都是一种行为,和其他行为一样都有一定的目的性,译者有目的地根据译语文化的要求而做出的抉择;操控学派认为:文学翻译实际上是译者做出抉择和摆布文本的过程,从目的语文学的角度看,所有的翻译都意味着对源语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旨在达一定目的。为达到某一特定目的,译者对原文的改写及创造性叛逆是不可避免的。严复的《天演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当时列强横行、民族存亡的中国,严复心系民族安危,迫切希望通过西学开启民智以达到救亡图存的目的,他有目的地进行改写,把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译为《天演论》,鼓舞了无数知识分子。同样,林纾为使国人觉醒并摆脱列强的奴役,有目的性、创造性地译就了《黑奴吁天录》。两位翻译家都充分体现了他们在翻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总的说来,翻译是文化交流活动,是译者对异域文化进行选择和接受的过程。为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译者必然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异域文化进行摆布。
文章可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简单介绍了译者的社会地位和现状,指出“忠实”、“对等”的中西方传统翻译理论下,译者和译文处于边缘地位。这样,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根本没有空间发挥自己的能动性。第二章阐述了翻译研究的哲学理论支撑。解构主义翻译理论颠覆了传统译论中原作者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宣称译者和原作者一样是创作主体,译文语言是新生语言。阐释学认为,理解的历史性使得不同时期的译者不可避免地对同一原文产生不同的阐释;甚至在同一时期,对于同一原文,由于不同译者的审美情趣、文化修养等有不同程度的差别,因而会得到不同的译文。因而译文文本处于一种开放性。另外,译者的当下视域与原作者永远无法完全重合,而且译者偏见观的存在,说明翻译不是对原作的简单复制,而是译者对原作者创造性的叛逆。第三章讲述了译者主体性的具体表现:翻译即改写,翻译即目的性活动,翻译即创造性叛逆。文中结合了巴斯奈特、列弗维尔和根茨勒等翻译理论家的观点,并采用实例来对译者的主体性进行具体分析,从翻译材料的选取和翻译策略的运用上来印证译者在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中的主体性。为达到目的,在翻译策略上他们使用改写、增译、减译等方法。第四章是翻译批评和译者的自律。译者的主体性备受关注,译者被赋予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译者可以胡译、乱译。译者应该增强双语的文化能力。同时,翻译批评也应该引导翻译行为走向成熟与自律。第五章是结论部分。总结出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并指出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翻译活动会日益频繁起来。客观地评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会增加译者的翻译热情和责任感。
总的说来,翻译活动决不是透明的,它是一项涉及语言、历史、文化及个人因素的复杂活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是考虑到特定的意识形态和诗学的。所以,文章从整体上来认识译者的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