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政策效应评估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8454517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以下简称“标准化建设”)由党中央、国务院在2010年提出,该政策是我国教育领域的重大工程,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举措。自提出以来,“标准化建设”政策逐步得到完善和实施,并始终瞄准“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的三大目标,推动实施了“一揽子”解决方案。2021年底,全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整体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认定,“标准化建设”政策“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的目标基本完成,而缩小城乡差距和缩小区域差距等两个目标的完成情况如何,没有得到明确回答。本文在系统梳理教育机会均等、“标准化建设”、政策效应评估等方面国内外文献基础上,首先基于学界研究和政策实践界定“标准化建设”、政策效应评估等核心概念,以教育公平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基于价值标准和事实标准,从公平性和充足性两方面构建“标准化建设”政策效应评估的指标体系。然后,利用实证分析方法,检验了“标准化建设”政策的实际效应,一是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展现“标准化建设”政策实施前后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的变化情况,主要体现义务教育各项投入的产出情况;二是通过差异系数分析评估“标准化建设”政策实施前后义务教育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的变化情况,主要体现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三是通过双重差分模型分析深度评估“标准化建设”政策对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和区域间教学质量差距的净效应。在以往研究基础上,本文尝试在研究的对象、数据和方法等方面开展了一些新的探索。一是从宏观角度对“标准化建设”政策的总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了后评估,以期更加完整地评价政策总效应;二是使用了更大时间和空间跨度的省级面板数据,采集并使用了2005年至2020年全国范围内的有关省级面板数据和时序数据,有助于更加全面的测度政策效应;三是采用了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研究方法,可以有效分解出政策本身产生的净效应。经过评估和分析,本文得出五个方面的结论:第一,“标准化建设”政策净效应显著,城乡和各区域义务教育总体办学条件不同程度改善,总体的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初中生中途辍学问题得到有效遏制;第二,“标准化建设”政策推动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办学条件校际差距明显缩小,实现了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目标;第三,“标准化建设”政策促进了城乡间、区域间办学条件差距缩小,推动中部、西部地区和东部、东北地区间的教学质量差距缩小;第四,“标准化建设”政策没有根本改变农村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相对落后的局面,特别是教育装备和师资配置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第五,校园建设、教育装备和师资配置等三个方面均不同程度存在“中部塌陷”现象。针对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五个方面的政策建议: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出台新时期推进义务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吸收“标准化建设”政策实施取得的实践经验,为下一阶段推进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目标迈进提供战略指引和有效安排;二是提高建设标准,着眼未来发展需要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推动各级政府出台更高层次的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加大义务教育规划水平和投入力度,补足办学条件的“短板”,拓展教学质量的“内涵”;三是继续缩小差距,强化中央统筹,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施系统的、跨区域的教育帮扶,为农村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引进更多优秀师资和教育管理人才;四是巩固基本均衡,加强“标准化建设”的立法保障,从校园建设、教育装备和师资配置等方面明确法定标准、保障责任、资金来源、问责机制等,确保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成为未来义务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底线”;五是推进优质均衡,推动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尽快实现优质均衡目标,探索出若干条适合不同区域、不同城乡特点的均衡发展道路。同时,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总体布局中,给予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以更多的政策关照,防止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不降反升”。
其他文献
公共教育投入水平作为衡量国家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准,是城市群建设过程中人才培养的前提,也是实现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中国五大城市群聚集了超过全国40%的人口和52%的国民生产总值,聚焦研究五大城市群的公共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问题,科学测度各城市群公共教育投入、人才集聚和经济发展水平,实证研究公共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公共教育投入基于人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中介作用,提出促进城市群经济增长的公共教
学位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作为政府调配社会资源的重要方式,是在社会步入老龄化过程中政府应对养老压力剧增的关键手段。上海市普陀区、南京鼓楼区、北京市及合肥市四个作为最早一批进入老龄化社会且为四种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被最早应用的经典案例,科学剖析案例中模式的起源、演变、运行机制和改革成效,比较模式中不同主体的特点和内在结构,以及模式中的政策、服务内容、服务对象和监督评估机制等内容,聚焦研究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
学位
自2019年10月18日起,国务院的第66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至今已走过2年的改革进程。在优化营商环境的进程上,特别是政务服务方面的优化,在提升群众获得感、改善政府形象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优化政务服务的进程中,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瓶颈也在逐渐凸显,一是各部门不断地采取的内部优化已快达到瓶颈;二是存在的审批机构交叉重叠、审批管理政出多门、审批跨部门僵化现象;三是多部门互为
学位
全球气候生态环境变化是当前国际社会持续密切关注的核心重大问题,现代社会中人类活动对碳排放的影响日益显著。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国际社会已普遍认识到气候变化领域中性别问题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性别议题在气候谈判中的主流化趋势明显,多场国际性气候大会及国际性报告中均提到要重视女性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贡献,迫切需要增强妇女应对气候变化和促进环境保护的能力。在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全面升级也让消费
学位
纵观历史,货币领域总在不断开启一轮轮革新,货币表现形式由“实”向“虚”转变,技术含量由“低”向“高”转化,信息含量由“少”向“多”转变。货币也从传统金属货币、钞票、电子现金逐渐转向了数字货币,人们对传统实体货币和电子金属货币的依赖性也逐渐降低,而且,由于当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世界各地的迅速传播也提高了对无纸化交易的需求性,而数字货币也可以实现对纾困资本的精准投资,这也将推动世界各国中央银行开始
学位
自建国以来,在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下,经过70余年开垦建设、建疆稳疆的努力下,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黄沙碱地变成高楼耸立,从饱经风霜到裘马轻肥,取得了众多历史性的成就。然而,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及新疆地区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特殊要求和形势下,民族地区村干部现在面临着更多挑战。因此,加强民族地区村干部队伍建设,以科学理论指导村干部最大程度发挥自身胜任力,增强村干部的
学位
“互联网+税务”是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税收工作深度融合,通过信息化和大数据的技术拓展应用,推动办税效率的提升和管理方面的变革,降低纳税成本,是实现税收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智慧税务建设,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优化税务系统的组织体系和资源配置。本文立足“互联网+税务”纳税服务体系的背景,首先对“互联网+税务”
学位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与日俱增,控烟问题一直是舆论热点,而中国作为人情社会,吸烟既有其生理需要,也有其社交属性,因此如何科学、理性、有效控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而文明吸烟环境建设正是理性控烟的积极探索之一。近年来,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建设美丽中国已经上升到了战略高度,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也在摸索中实现创新性发展,在环境治理中明确政府职能,撬动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势在必行。文明吸烟环境建设作为一种政企协同完
学位
近年来,营商环境问题成为新闻热点,改善营商环境成为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税务部门紧跟国家大政方针,加强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着力推进税务营商环境建设。紧扣这一重要任务,从纳税人满意度的视角研究分析C县的营商环境,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该研究背景下,本文通过参考国内外研究,注意与国内先进地区和国际部分国家进行对比,按照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三
学位
随着我国税收征管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以及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和谐税收的总体要求,纳税服务完善和优化的重要性不断突显。它不仅能够帮助税收征管质量实现提升、减少纳税人税收遵从成本,同时也有利于现代税收征管新格局的建立。区县级级税务机关作为最基层的税务机关,主要负责纳税服务工作的开展,也是为纳税人提供服务的第一线。在实践过程中,区县级税务机关在纳税服务方面做出不少努力,纳税人也反映纳税服务质量有了一定的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