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中国证券监管当局提出了“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的发展思路,随着中国股市的跨越式发展和公众投资意识的觉醒,以投资基金、保险公司和社保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迅速发展壮大,取代个人投资者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主导。但与此同时,机构投资者结构却出现了显著的失衡,证券投资基金无论从持股市值还是市场影响力都远远超过保险公司和社保基金等其他机构投资者而居于绝对优势主导地位。中国机构投资者结构呈现出“一基独大”的格局,而这种失衡的机构投资者结构并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和效率的提高,反而可能加剧市场的波动性和非理性。在既有的对机构投资者及其对市场影响的研究中,往往集中在机构投资者持股特征或羊群行为对市场稳定性或市场效率的影响,很少有学者专门对机构投资者结构对市场影响的问题进行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本课题报告拟在这一方面做一些探索。 论文首先分析我国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结构,指出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投资者结构也日益完善和优化,表现为机构投资者的占比不断上升,但是机构投资者在超常规发展的同时,却呈现结构失衡、“一基独大”的格局。在此基础上,论文进一步分析证券投资基金的跨越式发展及其对市场的影响,并探讨我国发展相对滞后的保险公司和社保基金在资金性质和投资策略方面的差异,并分析这两类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意义。本文以2005年至2008年中国股市暴涨暴跌过程中,各类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策略和相互博弈为例,分析结构失衡的机构投资者对市场的可能消极影响。论文最后在借鉴美国和OECD等其他成熟市场国家发展机构投资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优化我国机构投资者结构的政策建议和发展思路。 论文的主要贡献在于首次较为系统地探讨中国机构投资者的结构失衡对市场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中国机构投资者结构的政策思路,对于我国进一步推进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