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园区资源共享模式指的是在一定区域不同协作体内,物力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等在不同分配方式上实行资源优势互补,实现效益最大化的模式。可根据常州市殷村高职教育园区的实际情况,设计资源共享模式,并确立资源共享模式的目标和构建策略。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园区;资源共享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10-0049-03
高等职业教育园区是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典型模式, 其核心价值是实现教育资源共享。高等职业教育园区资源共享模式指的是在一定区域不同协作体内,物力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等在不同分配方式上实行资源优势互补,实现效益最大化的模式。资源共享模式的构建可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条件,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环境,最终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
一、常州市殷村高职教育园区现状分析
常州殷村高职教育园区位于常州市武进区邹区镇殷村,总面积5200余亩,核心区1600亩,整合了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常州交通技师学院、常州市人民警察培训学校和江苏省常州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等四校一基地,投资近20亿,建筑面积50多万平方米,全日制学生2万人,社会培训每年4万人,青少年职业体验和感知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终身学习每年100万人次。
常州殷村高职教育园区以殷村为核心,以建设中国最具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示范区为目标,以职教园、旅游区、新农村融合来统筹规划,以城市化的理念促进殷村的协调发展,将殷村建设发展成为“宜学、宜游、宜居”的东方“剑桥”式新农村。以青少年成长教育文化为核心,以休闲、生态、科技等绿色产业为依托,以“绿色生态休闲之旅、历史人文感悟之旅、科教创智体验之旅”为项目,打造以职教文化为特色、江苏省知名的4A级生态文化旅游区。
常州殷村高职教育园区建设发展思路:一是统一规划,实现资源集约化;二是课程整合,实现课程共享化;三是优化专业,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四是园企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五是立体构建,促进职业教育终身化。通过对其内涵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学科建设、专业发展进行整体架构,形成高职教育园区新特色,为中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好的案例。
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前身为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城镇建设学校,创建于1988年,隶属于江苏省住建厅,是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一所公办专科学校。学校现设有五系一部,分别为建筑规划系、土木工程系、管理工程系、环境工程系、电子工程系和基础部。新校园位于殷村南部,占地800亩(核心区700亩),在校学生数10000人,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
二、常州市殷村高职教育园区
资源共享模式的设计
(一)常州殷村高职教育园区资源共享模式的目标
1.建立高职教育师资力量资源共享机制。资源共享是推动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师资力量的资源共享是解决高职院校资源不足的重要途径,特别是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有利于各个高职院校提高整体师资的水平。常州市殷村高职教育园区内,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现有教职工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8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讲师、副教授等中、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占75%,“双师型”专业教师比例达69.2%;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现有教职工15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硕士研究生占30%以上;常州交通技师学院现有教职工240余人,其中专兼职教师135人,高级实习指导教师、技师及高级技师占到实习指导教师的66%。因此,殷村高职教育园区可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定园区内教师资源共享的一系列规章制度,通过法律法规的手段来保障教师资源的自由流动,消除不同学校之间存在的壁垒。同时可开发建设园区教师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作为一个信息平台将园区内所有教师按照不同的专业、学科来分门别类。通过现有的网络资源,完善教师资源信息共享机制,强化教师奖惩机制,保障不同学校之间的教师在兼职学校享有与本校教师同等的评优、评先和进修培训的机会。
2.建设高职教育园区教学设施共享机制。教学设施共享机制对学校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教育园区可通过管委会出台校际硬件教学设施共享政策,让各校的实训场地、图书馆、体育馆、机房等教学设施资源实施开放式管理模式,联合建立教学设施数据库和网络查询平台。目前,殷村高职教育园区内规划设有中心服务区,位于园区相对中心位置,可供各校园使用,集中规划一处园区标志性建筑,面积不少于3万平方米,包括游泳馆(泅渡训练馆)、篮球馆、乒乓馆、健身馆、网球馆、羽毛球馆等体育场馆以及适合大型综艺活动(1200人)、学术报告活动的综艺中心和学术会堂。中心服务区具备科研中心、商务中心、行政管理中心、医疗和交通等社会服务中心的功能。
3.建立高职教育园区学分互认机制。高职教育园区建立学分互认机制,可开发和整合各种资源,实行开放教育。殷村高职教育园区内各校可成立学分互认协调机构,选派专人负责管理、协调,学校之间定期召开会议,商讨制定学分互认的相关制度,不同学校之间要签订学分互认协议,实行弹性学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程互选是推行校际之间学分互认的前提条件,学校共同开发课程互选管理系统,将课程简介、授课教师情况、教学大纲与方案等一系列教学信息输入系统,教师通过系统统计学生成绩。
(二)常州市殷村职教园区资源共享模式的原则
1.政府主导,市场推动。常州市殷村高职教育园区内的学校,由于行政隶属的不同,容易出现分工不明、功能趋同等现象,这就需要政府部门与各学校主管部门合作,共同编制高职教育园区的总体发展规划,确立园区内的总体发展目标、布局特色以及发展路径。政府要牵头成立园区内各校合作的职教集团,统筹高职教育园区的资源管理和配置,搭建园区资源共享平台,加强园区内学校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确定资源共享中各主体的地位、权利与义务,协调不同主体间的利益分配。 2.集团化办学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职教园区要坚持集团化办学方向,整合园区内职教资源,加强校企合作。集团内部要统筹安排,优化资源配置,通过职教集团协调师资、实训基地等,使之合理配置。园区内各校要根据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势,根据人才需求现状,调整各专业的招生计划,根据所在城市和本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办学方向,为地方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
三、常州市殷村高职教育园区教育
资源共享模式的构建策略
(一)成立殷村高职教育园区资源共享委员会
除了殷村高职教育园区管理委员会,还要成立由政府牵头,联合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主管部门及学校等共同组建园区资源共享委员会,下设教学工作委员会和学术工作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主要负责教学日常管理工作,成员由教育行政部门、园区内各学校教务处处长组成;学术委员会主要负责科研、专业建设、学术交流等工作,成员由教育行政部门、园区内各学校科研处负责人组成。殷村资源共享委员会建立例会制度,设立秘书处,负责协调推动殷村高职教育园区资源共享工作。
(二)实行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制度
殷村职教园区要按照资源集约利用、专业集群发展的建设思路,实行师资互聘、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制度,加大资源共享与整合机制建设。按照“园区统筹、分类管理、课程共建、资源共享、学分互认”的原则实施课程整合,实现课程共建互选、教学设施开放共用、师资共同发展和人才共同培养。通过选课的方式可实现园区校际间资源共享,建立学分制管理的不同学校间互认学分的制度。园区内各校根据课程安排开设课程提供给其他学校学生选修,其他学校的学生通过选修外校开设的课程,所获得的学分可以转换成本校学分。建立互选课程准入制度,将本校的特色课程、精品课程列入开课范围,提供给外校学生学习。学生通过考核合格后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并转换为本校的学分。
(三)建立职教园区师资、教学设施资源共享机制
师资资源共享是一个系统工程,要鼓励园区内各校教师相互聘请授课,开设讲座,进行教师间教学和学术上的交流;鼓励各校之间互派访问学者,互聘青年教师导师。各学校应相互承认本校教师在其他学校的工作业绩,保障资源共享教师在其他学校的工作效果,同时制定工作业绩考核制度,考核范围包括互聘教师,引入竞争机制,调动教师积极主动性等方面。园区教学设施资源共享机制的建立,可通过政府主导、各学校推动的方式,出台校际教学设施共享办法。各学校实行实训场所、图书馆、体育场馆等资源开放式管理模式,联合建立教学设施数据库,学生通过查询平台可找到各校空闲教学设施资源。
殷村高职教育园区资源共享模式是一种创新模式,需要统筹职教园区资源共享信息平台,加快资源共享开放步伐,努力探索形成教学设施资源共享、师资力量互聘交流、学生学分互认、校企合作互动双赢的新型职教模式,从而提升职教园区建设水平,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责任编辑:章跃一)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园区;资源共享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10-0049-03
高等职业教育园区是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典型模式, 其核心价值是实现教育资源共享。高等职业教育园区资源共享模式指的是在一定区域不同协作体内,物力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等在不同分配方式上实行资源优势互补,实现效益最大化的模式。资源共享模式的构建可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条件,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环境,最终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
一、常州市殷村高职教育园区现状分析
常州殷村高职教育园区位于常州市武进区邹区镇殷村,总面积5200余亩,核心区1600亩,整合了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常州交通技师学院、常州市人民警察培训学校和江苏省常州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等四校一基地,投资近20亿,建筑面积50多万平方米,全日制学生2万人,社会培训每年4万人,青少年职业体验和感知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终身学习每年100万人次。
常州殷村高职教育园区以殷村为核心,以建设中国最具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示范区为目标,以职教园、旅游区、新农村融合来统筹规划,以城市化的理念促进殷村的协调发展,将殷村建设发展成为“宜学、宜游、宜居”的东方“剑桥”式新农村。以青少年成长教育文化为核心,以休闲、生态、科技等绿色产业为依托,以“绿色生态休闲之旅、历史人文感悟之旅、科教创智体验之旅”为项目,打造以职教文化为特色、江苏省知名的4A级生态文化旅游区。
常州殷村高职教育园区建设发展思路:一是统一规划,实现资源集约化;二是课程整合,实现课程共享化;三是优化专业,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四是园企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五是立体构建,促进职业教育终身化。通过对其内涵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学科建设、专业发展进行整体架构,形成高职教育园区新特色,为中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好的案例。
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前身为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城镇建设学校,创建于1988年,隶属于江苏省住建厅,是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一所公办专科学校。学校现设有五系一部,分别为建筑规划系、土木工程系、管理工程系、环境工程系、电子工程系和基础部。新校园位于殷村南部,占地800亩(核心区700亩),在校学生数10000人,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
二、常州市殷村高职教育园区
资源共享模式的设计
(一)常州殷村高职教育园区资源共享模式的目标
1.建立高职教育师资力量资源共享机制。资源共享是推动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师资力量的资源共享是解决高职院校资源不足的重要途径,特别是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有利于各个高职院校提高整体师资的水平。常州市殷村高职教育园区内,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现有教职工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8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讲师、副教授等中、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占75%,“双师型”专业教师比例达69.2%;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现有教职工15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硕士研究生占30%以上;常州交通技师学院现有教职工240余人,其中专兼职教师135人,高级实习指导教师、技师及高级技师占到实习指导教师的66%。因此,殷村高职教育园区可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定园区内教师资源共享的一系列规章制度,通过法律法规的手段来保障教师资源的自由流动,消除不同学校之间存在的壁垒。同时可开发建设园区教师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作为一个信息平台将园区内所有教师按照不同的专业、学科来分门别类。通过现有的网络资源,完善教师资源信息共享机制,强化教师奖惩机制,保障不同学校之间的教师在兼职学校享有与本校教师同等的评优、评先和进修培训的机会。
2.建设高职教育园区教学设施共享机制。教学设施共享机制对学校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教育园区可通过管委会出台校际硬件教学设施共享政策,让各校的实训场地、图书馆、体育馆、机房等教学设施资源实施开放式管理模式,联合建立教学设施数据库和网络查询平台。目前,殷村高职教育园区内规划设有中心服务区,位于园区相对中心位置,可供各校园使用,集中规划一处园区标志性建筑,面积不少于3万平方米,包括游泳馆(泅渡训练馆)、篮球馆、乒乓馆、健身馆、网球馆、羽毛球馆等体育场馆以及适合大型综艺活动(1200人)、学术报告活动的综艺中心和学术会堂。中心服务区具备科研中心、商务中心、行政管理中心、医疗和交通等社会服务中心的功能。
3.建立高职教育园区学分互认机制。高职教育园区建立学分互认机制,可开发和整合各种资源,实行开放教育。殷村高职教育园区内各校可成立学分互认协调机构,选派专人负责管理、协调,学校之间定期召开会议,商讨制定学分互认的相关制度,不同学校之间要签订学分互认协议,实行弹性学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程互选是推行校际之间学分互认的前提条件,学校共同开发课程互选管理系统,将课程简介、授课教师情况、教学大纲与方案等一系列教学信息输入系统,教师通过系统统计学生成绩。
(二)常州市殷村职教园区资源共享模式的原则
1.政府主导,市场推动。常州市殷村高职教育园区内的学校,由于行政隶属的不同,容易出现分工不明、功能趋同等现象,这就需要政府部门与各学校主管部门合作,共同编制高职教育园区的总体发展规划,确立园区内的总体发展目标、布局特色以及发展路径。政府要牵头成立园区内各校合作的职教集团,统筹高职教育园区的资源管理和配置,搭建园区资源共享平台,加强园区内学校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确定资源共享中各主体的地位、权利与义务,协调不同主体间的利益分配。 2.集团化办学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职教园区要坚持集团化办学方向,整合园区内职教资源,加强校企合作。集团内部要统筹安排,优化资源配置,通过职教集团协调师资、实训基地等,使之合理配置。园区内各校要根据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势,根据人才需求现状,调整各专业的招生计划,根据所在城市和本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办学方向,为地方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
三、常州市殷村高职教育园区教育
资源共享模式的构建策略
(一)成立殷村高职教育园区资源共享委员会
除了殷村高职教育园区管理委员会,还要成立由政府牵头,联合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主管部门及学校等共同组建园区资源共享委员会,下设教学工作委员会和学术工作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主要负责教学日常管理工作,成员由教育行政部门、园区内各学校教务处处长组成;学术委员会主要负责科研、专业建设、学术交流等工作,成员由教育行政部门、园区内各学校科研处负责人组成。殷村资源共享委员会建立例会制度,设立秘书处,负责协调推动殷村高职教育园区资源共享工作。
(二)实行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制度
殷村职教园区要按照资源集约利用、专业集群发展的建设思路,实行师资互聘、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制度,加大资源共享与整合机制建设。按照“园区统筹、分类管理、课程共建、资源共享、学分互认”的原则实施课程整合,实现课程共建互选、教学设施开放共用、师资共同发展和人才共同培养。通过选课的方式可实现园区校际间资源共享,建立学分制管理的不同学校间互认学分的制度。园区内各校根据课程安排开设课程提供给其他学校学生选修,其他学校的学生通过选修外校开设的课程,所获得的学分可以转换成本校学分。建立互选课程准入制度,将本校的特色课程、精品课程列入开课范围,提供给外校学生学习。学生通过考核合格后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并转换为本校的学分。
(三)建立职教园区师资、教学设施资源共享机制
师资资源共享是一个系统工程,要鼓励园区内各校教师相互聘请授课,开设讲座,进行教师间教学和学术上的交流;鼓励各校之间互派访问学者,互聘青年教师导师。各学校应相互承认本校教师在其他学校的工作业绩,保障资源共享教师在其他学校的工作效果,同时制定工作业绩考核制度,考核范围包括互聘教师,引入竞争机制,调动教师积极主动性等方面。园区教学设施资源共享机制的建立,可通过政府主导、各学校推动的方式,出台校际教学设施共享办法。各学校实行实训场所、图书馆、体育场馆等资源开放式管理模式,联合建立教学设施数据库,学生通过查询平台可找到各校空闲教学设施资源。
殷村高职教育园区资源共享模式是一种创新模式,需要统筹职教园区资源共享信息平台,加快资源共享开放步伐,努力探索形成教学设施资源共享、师资力量互聘交流、学生学分互认、校企合作互动双赢的新型职教模式,从而提升职教园区建设水平,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责任编辑:章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