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生物是探究生物起源、结构特点、未来发展趋势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是自然科学的分支。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深入、细致地了解生物的演进过程与生物个体的结构特点,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还应该提升学生敬畏自然、爱护环境、珍惜生命的思想道德意识,为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 德育 实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生物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其教学内容主要是对生物现象以及生命活动规律展开的探究。从当前初中生物教材内容分析來看,不难看出其内容涵盖范围较广,如农林、医药以及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基于此,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开展道德教育工作的渠道较多,通过生物课堂完成对初中生的道德教育渗透,不仅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贴合,同时对于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在生物实验课程中,贯彻德育教学理念
生物实验教学是初中生物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开展德育的重要窗口,也是让学生将德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机遇。以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的教学为例,在开展实验前,教师要明确实验目的:观察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分辨血管的类别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然后,教师让学生按照要求准备相应的实验材料,如活的浅尾鳍小金鱼、培养皿、脱脂棉等,让学生对照教材资料,独自完成实验,教师在一旁巡视实验效果。当学生的实验顺利完成后,教师依据实验效果对学生进行奖励,并提出一个引导性的问题:“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用湿润的棉球包裹住小金鱼?”由于教师在实验开始前强调过实验目的,学生可能会忽略这一步骤的作用,这正是教师开展德育的最佳时机,教师应该告诉学生,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使金鱼的腮保持湿润,以维持鱼的呼吸,并由此教育学生“学习生物的最终目的是让人类能与地球上其他生物和谐共生”。这样一来,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生物探究能力,而且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
二、深入发掘教材,渗透自然环境教育
生物学科属于基础教育学科与自然学科范畴,生物教材涵盖大量的德育素材,只要用心发掘,灵活组织生物理论知识与德育教育之间的关系,才能为教育教学双丰收目标的实现提供更多可能。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其目标不应该局限在向学生传授生物学专业知识,更多的还应通过课堂教学这一渠道,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促进当代初中生环境保护意识的进一步提升。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全面分析教材内容的同时,深入发掘教材中与自然环境教育的契合点,在此基础上借助图片以及相关视频资源等方式,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到人类生活环境现状。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未来生存,引起越来越多的人重视环境保护。但是,当人们开始关心环境时,发现以前的做法已经对环境造成了无法弥补的破坏。因此,初中生物学教师应在课堂上融入环境意识,从口头理论到实际行动,实施环境保护,并鼓励学生保护环境,使环境保护成为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并渗透到社会和校园中的每个角落。例如,让学生在进行实验和提交作业时不要使用非环保的一次性材料。这些要求可以帮助学生在刺激大脑的同时思考更多,还可以鼓励和指导学生将垃圾变成珍宝,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树立环保意识。
三、创新德育教育模式
在开展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更有效的运用多媒体技术渗透德育教育,还要不断创新德育教育模式,努力使德育渗透教育的系统性、全面性、综合性更强,同时还要持续改革和创新,进而推动德育渗透教育取得更大突破。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当运用多媒体技术构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德育渗透教育模式,将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进行综合应用。如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作为德育渗透教育的重要方法,除了要在多媒体PPT课件中融入德育教育内容之外,也要应当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在网络上收集与之相关的新闻和事件,进而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运用多媒体技术创新德育渗透教育模式,还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如将“小组合作学习”与“微课”进行有效结合,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微课”课件,并给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学习、研究、交流与互动,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德育的渗透也要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道德素养。在初中生物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与学科教学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教师通过实践活动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利用掌握的生物知识服务人民,立志为国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动力。生物学科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很多生物学理论都需要通过实践验证,故教师应合理进行教学设计,充分结合理论与实践。
结束语
总而言之,德育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需要教师的重视和指导。德育的方法很多。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创新,以开发更多将生物教学与德育相结合的策略,并促进学生的包容性和健康发展。将德育与初中生物课堂相融合,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发展,实现学生德育和智力教育的丰收目标。
参考文献
[1]何鸣.德育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整合探析[J].山西教育(教学),2021,{4}(03):59-60.
[2]景亚琴.初中生物课堂实施德育的有效策略[J].清风,2020,{4}(20):11.
[3]杜迎春.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将德育渗透进行到底[J].吉林教育,2020,{4}(28):71-72.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 德育 实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生物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其教学内容主要是对生物现象以及生命活动规律展开的探究。从当前初中生物教材内容分析來看,不难看出其内容涵盖范围较广,如农林、医药以及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基于此,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开展道德教育工作的渠道较多,通过生物课堂完成对初中生的道德教育渗透,不仅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贴合,同时对于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在生物实验课程中,贯彻德育教学理念
生物实验教学是初中生物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开展德育的重要窗口,也是让学生将德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机遇。以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的教学为例,在开展实验前,教师要明确实验目的:观察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分辨血管的类别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然后,教师让学生按照要求准备相应的实验材料,如活的浅尾鳍小金鱼、培养皿、脱脂棉等,让学生对照教材资料,独自完成实验,教师在一旁巡视实验效果。当学生的实验顺利完成后,教师依据实验效果对学生进行奖励,并提出一个引导性的问题:“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用湿润的棉球包裹住小金鱼?”由于教师在实验开始前强调过实验目的,学生可能会忽略这一步骤的作用,这正是教师开展德育的最佳时机,教师应该告诉学生,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使金鱼的腮保持湿润,以维持鱼的呼吸,并由此教育学生“学习生物的最终目的是让人类能与地球上其他生物和谐共生”。这样一来,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生物探究能力,而且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
二、深入发掘教材,渗透自然环境教育
生物学科属于基础教育学科与自然学科范畴,生物教材涵盖大量的德育素材,只要用心发掘,灵活组织生物理论知识与德育教育之间的关系,才能为教育教学双丰收目标的实现提供更多可能。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其目标不应该局限在向学生传授生物学专业知识,更多的还应通过课堂教学这一渠道,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促进当代初中生环境保护意识的进一步提升。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全面分析教材内容的同时,深入发掘教材中与自然环境教育的契合点,在此基础上借助图片以及相关视频资源等方式,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到人类生活环境现状。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未来生存,引起越来越多的人重视环境保护。但是,当人们开始关心环境时,发现以前的做法已经对环境造成了无法弥补的破坏。因此,初中生物学教师应在课堂上融入环境意识,从口头理论到实际行动,实施环境保护,并鼓励学生保护环境,使环境保护成为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并渗透到社会和校园中的每个角落。例如,让学生在进行实验和提交作业时不要使用非环保的一次性材料。这些要求可以帮助学生在刺激大脑的同时思考更多,还可以鼓励和指导学生将垃圾变成珍宝,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树立环保意识。
三、创新德育教育模式
在开展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更有效的运用多媒体技术渗透德育教育,还要不断创新德育教育模式,努力使德育渗透教育的系统性、全面性、综合性更强,同时还要持续改革和创新,进而推动德育渗透教育取得更大突破。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当运用多媒体技术构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德育渗透教育模式,将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进行综合应用。如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作为德育渗透教育的重要方法,除了要在多媒体PPT课件中融入德育教育内容之外,也要应当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在网络上收集与之相关的新闻和事件,进而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运用多媒体技术创新德育渗透教育模式,还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如将“小组合作学习”与“微课”进行有效结合,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微课”课件,并给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学习、研究、交流与互动,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德育的渗透也要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道德素养。在初中生物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与学科教学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教师通过实践活动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利用掌握的生物知识服务人民,立志为国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动力。生物学科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很多生物学理论都需要通过实践验证,故教师应合理进行教学设计,充分结合理论与实践。
结束语
总而言之,德育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需要教师的重视和指导。德育的方法很多。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创新,以开发更多将生物教学与德育相结合的策略,并促进学生的包容性和健康发展。将德育与初中生物课堂相融合,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发展,实现学生德育和智力教育的丰收目标。
参考文献
[1]何鸣.德育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整合探析[J].山西教育(教学),2021,{4}(03):59-60.
[2]景亚琴.初中生物课堂实施德育的有效策略[J].清风,2020,{4}(20):11.
[3]杜迎春.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将德育渗透进行到底[J].吉林教育,2020,{4}(28):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