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yh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2000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第十届全国初中数学教育年会上指出: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今后研究的主要课题。下面谈谈我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分层引导发现法”同“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方式相结合时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体会。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主要是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体验领悟活动的真谛。如何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把握事物的数学特征,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述问题,对所建立的数学问题做出推理论证,并做出科学解释,通过推广和进一步抽象概括获得新知识?分层引导发现法正是体现这些思想观点的具体教学方法,它是用多层次启发引导、综合反馈信息、迁移类比、猜想发现等综合应用的方法。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适当给予引导、启发,给学生创设学习氛围情景,搭桥铺路,让学生自己猜想、探究创新而发现知识,通过论证、实践应用形成知识能力,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现就如何自主探究发现知识、运用和实践等方面来谈谈:
  由于任何新知识都和旧知识相联系的,因而学习新知识,教师就要给学生创设这个新知识的知识氛围和情景,先复习有关的旧知识或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实践经验,让学生处在这些氛围情景之中,进行探究、推广、引伸。有时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扩充条件,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同旧知识、已有的经验进行类比、猜想、创新,发现一些新的想法,再进行引导,让学生自己归纳成数学知识模型,并引导其进行推理论证,最后形成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七年级数学“不等式和它的性质”时,先创设知识氛围情景:复习等式的概念和等式性质(板书)
  等式:用等号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a=b)
  性质:①a+c=b+c;②ac=bc
  问题情景:今天早上的温度与中午温度比较,相同吗?盐源中学初一2班人数67人,初一8班人数65人,人数相同吗?
  要让学生处在旧知识(等式及其性质)以及现实中不等关系的实例情景中,激发学生探究另一种和等式不同的式子(不等式)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对比、观察,引导学生自己猜想写出什么叫不等式,对猜不出的进行分层引导。这样,可以激发后进生猜想,让后进生感到自己也猜得出正确结果,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欲望。
  再给学生一些实际经验:
  ①5>3;②-1>-2 ;③-3<-2;④3<5
  把上面这些不等式两边同时进行改变:
  ①加3,减2,结果不等式怎样变化?
  ②乘以2,结果不等式怎样变化?
  ③乘以-2,结果不等式怎样变化?
  让学生处在这些旧经验中,去分析、观察,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去把握它的数学特征,进行数学抽象。由此,让学生归纳出不等式的三条性质。引导学生用两种语言(文字语言和数学语言)表示出来。再让学生举实例验证。这样,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创新,并使上、中、下学生都体验到通过自己去探究、猜想,发现获得新知识的创新乐趣。面对各层次学生取得的成功都应及时给予激励、表扬、肯定。
  获得新知识后,就要让学生去实践,在实践中应用知识,充分利用例题、练习和作业来训练学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例题的教学也应分层引导学生自己去应用知识、探索解法,探寻解决途径。不能照例题讲解,要让学生自己探究,学会应用知识,发挥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应用知识的实践能力。教师要分层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究。如:根据题型特点,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给予不同层次的引导,传授解决问题的一些经验,创设相关的情景:本题设计到哪些旧知识、旧经验等。对后进生还可提示思路,或适当帮助推理,给学生搭桥。这样,可让优生不受教材例题解法的约束,自由思考。例如:教学乘法公式中的完全平方公式的例5:计算:


  有部分优生先用完全平方公式完成后,又想到了平方差公式的逆用:
  


  这样,便可以使此例题计算更简便。老师巡视发现后,及时给予表扬肯定,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再通过练习、课后做习题,进一步训练学生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完一章或几章节后,还可设计一些同现实较接近的课外实验活动课教学, 充分让学生应用知识和经验,进行一些小制作、小设计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如:在教学完七年级数学“平行线”后,可进行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设计,可先出示一些纸盒(粉笔盒、牙膏盒)让学生拆开,引导学生逐一观察。在学生自己制作时,要分层次给予引导,同时不要约束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要尊重他们自己的设计。老师只能适当点拔、引导,要求自已的设计要有新意,设计好后让学生分小组合作交流,并选出部分作品的制作者讲解自已的设计意图。最后全班进行评议,肯定每个同学的作品的优点,提出一些小建议。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特别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知识的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创新教育应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数学知识的全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数学知识每个环节中随时注重培养。
其他文献
吴非老师说过,要想我们的学生能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自己不能跪着教书。教学风格应当百花齐放,但是优秀的教师无一例外的应当是思想者。在瞒和骗中长大的人,思维是会有缺陷的;而一旦觉悟,就有可能转向虚无,什么都不信。所以,培养能够独立思考的一代,是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中国需要大批有独立思考精神的教师。教师自己应当先学会读书、善于思考。教书也要站直了教,跪着教,和不教书差别不大。  西方人常常称知识分子为“
期刊
中学生心理特征之一是好奇、富有新鲜感,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应抓住这一心理特点,组织教学时,创设各种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那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呢?    一、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教师在课堂上要依照知识的科学性和趣味性,选用适当的趣例或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设置疑问,抓住学生急于解疑的心态,激起强烈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二氧化
期刊
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仅要言教,而且要身教,身教重于言教。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强调的:“人只能用人来建树。”因此,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关键。那么,影响整个民族精神风貌的教师职业道德在教师素质中的地位怎样呢?    一、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劳动的知识性、专业性、艺术性、复杂性、长期性、示范性与创造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素质的特殊性。经过实验研究
期刊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扩大教学空间,不仅能在大幅度减轻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在教育理论上也做出了较大的新贡献。    一、扩大教学空间是班级教学的必由之路    至今为止,人们一直认为“最佳的学习条件是个别教学”,还不断在班级教学中探讨“与个别教学等效的教学方式”。这是因为由“个别教学”进入“班级教学”,仅仅是在形式上,而没有相应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相替代所至。如教学的起点、进展、难
期刊
案例1  课堂教学中,老师提出问题: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片刻,陆续有同学举起了手。老师指名A同学来回答。  A说:这篇课文主要写……  A同学答完后,老师示意A同学坐下,又指名B同学来回答。  B说:这篇课文主要写……  ……  [反思]  这种在课堂中,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后再指名回答的方式,是一种惯用的课堂回答问题的方式,也是老师专制权威的一种体现。我认为这种方式存在着弊端:其一,也
期刊
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中比较稳定、本质的品质、特点、结构和功能,并制约着人的活动效率、水平、特点的主体精神性因素。内地西藏班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教育对象,加强其心理素质教育,对于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调整自己的情感和行为,更好地指导各内地西藏班(校)开展素质教育,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一、藏族学生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意义    1、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是满足藏族学生发展的
期刊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解惑不能就题论题,而应讲解到位,触类旁通,把题讲活多。然后多搞变式训练,效果会事半功倍。  问题(04年北京卷理5):  函数f(x)= x2-2ax-3在区间[1,2]上存在反函数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  A、a∈(-∞,1] B、a∈[2,+∞)   C、a∈[1,2 ] D、a∈(-∞,1]∪[2,+∞)  解:∵函数f(x) = x2-2ax-3的对称轴为
期刊
记得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如何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他们爱好学习呢?这点是值得我们不断去研究的一个问题。下面,我结合自己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每位小学生都有好奇的天性,悬念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
期刊
【摘要】阅读作为一种能力,它的养成不是老师“教”出来的,想要获得它,须经主体(学生)“多读”的实践,在感性经验不断积累、丰厚的基础上,经独立思考后自己悟出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起一个授之以渔的作用。  【关键词】授之以渔 三主一位 感悟    在中学语文的教学中,“阅读”已经占据了这一学科举足轻重的地位。  有的教师认为:“读书”犹如“吃饭”——吃得越多越好,当学生“吃”不进时,就要猛“喂”,老
期刊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众多学校热衷于“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师培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课程的实施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但笔者认为,让教师来培训教师可能更为实际、更为可行,效果也更好。  “请进来”的花费太高,“走出去”的教师又太少。“请进来”就是把一些专家或者有名的学者请到学校来指导工作,或者给教师上示范课,或者进行专题的讲座,等等;“走出去”就是学校派出教师参加上级业务部门或者社会上主办的各级各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