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性学习”是在普通高中实施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本)》中新增设的“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向高中学生传授科学研究的知识和方法,并在活动课程或课外活动中开展一些课题研究活动,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本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宗旨,教育的真正职能越来越明确。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中就明确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努力使学生成为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完整的、和谐的人。在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可给学生一些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热爱,更好地体现教学与社会发展的联系。
一、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
1、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研究方法和科学素养的教育
教学中,通过科学家对新物质的发现和研究过程的介绍,使学生了解探究创新的过程和方法。如介绍生长素、光合作用的被发现过程等,通过对科学家严谨、仔细的科学态度的描述,在实验设计上的精巧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如在讲授遗传的基本规律时,详细介绍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孟德尔为什么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做杂交试验时,为什么首先只针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然后逐渐增加?在结果分析上,他开创性地将数学方法引入遗传学研究,使其从观察和简单的思考上升到精密的定量分析,把具体的性状表现量化,找出其中的规律,从而得出科学理论。最后孟德尔在对大量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合理提出假说,并且设计新的实验来验证假说,使理论的科学性得到加强。课本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如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等。说明正是由于科学家的认真、仔细和敢于怀疑,才有了科学创造。使学生认识到良好的科学素养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2、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小型的研究性学习
教学中有很多内容都可以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实验教学中,指导学生对现有教材上的实验加以改造,在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方法、实验步骤、药品用量等方面进行研究,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学习资源。如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这一实验,就可从取材(选用不同的植物叶片)、提取液(选用不同的有机溶剂)、提取方法(研磨法、水浴法)、色素带划线法等各个方面进行探究。再如在“植物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可将实验材料——紫色洋葱鳞片叶替换为紫鸭跖草、白菜叶、红心萝卜等其他生物材料来进行实验,将蔗糖溶液分别换成淀粉溶液、葡萄糖溶液、硝酸钾溶液等进行对照实验。这样既有大分子物质,又有小分子物质,还有无机盐离子溶液,使对照较为全面。还可将蔗糖溶液的质量浓度
改换为0.1g/ml、0.3g/ml、0.5g/ml、0.7g/ml等,通过实验对比来得出结论。还可探讨此实验有哪些应用价值,学生可以通过分析、讨论,得出了如下应用价值:1、粗略测定植物细胞液的浓度;2、判断植物细胞的死活;3、证明细胞膜的存在;4、粗略检测农作物的含水量;5、探究:单细胞水生藻类或细菌对水中溶解物浓度变化的耐受性大小等等。
二、课外进行研究性学习
课外学生的自主性更强,活动的时间、空间更大。在课外,结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问题进行研究,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研究的积极性,极大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科学素养。如在学习人和生物圈的稳态时,同学们都对自己生活的环境问题深有感触,特别是对学校内的那条小河受到污染感到非常痛心。于是我们一起利用课外时间对小河的污染情况进行调查、总结、分析,并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具体操作如下:
大致是全班分成四个小组,分别负责社会调查、图片信息收集、文献资料收集、采水样水质检测。学生们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考察、实验、文献资料收集方法,在教师指导下深入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地讨论,最终从多种形式的表达交流中去理解知识。这样不但获得了将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情感体验,同时增强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像这种结合实际生活的研究型学习都是能让学生很踊跃的参加,而且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能很好的培养出学生的各项能力,并且也能将书本知识得到延伸,很好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让学生认识到学有所用,同时在生活中也可以学到很多知识。
研究性课堂教学活动这种学习方式既能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和共同合作的学习能力,也使学生在探索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使学生形成了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索。这必将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有利于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
参考资料
① 崔相录. <<研究中学习>>[M].
② 邹尚智. <<研究性学习指南>>[M].
一、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
1、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研究方法和科学素养的教育
教学中,通过科学家对新物质的发现和研究过程的介绍,使学生了解探究创新的过程和方法。如介绍生长素、光合作用的被发现过程等,通过对科学家严谨、仔细的科学态度的描述,在实验设计上的精巧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如在讲授遗传的基本规律时,详细介绍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孟德尔为什么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做杂交试验时,为什么首先只针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然后逐渐增加?在结果分析上,他开创性地将数学方法引入遗传学研究,使其从观察和简单的思考上升到精密的定量分析,把具体的性状表现量化,找出其中的规律,从而得出科学理论。最后孟德尔在对大量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合理提出假说,并且设计新的实验来验证假说,使理论的科学性得到加强。课本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如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等。说明正是由于科学家的认真、仔细和敢于怀疑,才有了科学创造。使学生认识到良好的科学素养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2、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小型的研究性学习
教学中有很多内容都可以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实验教学中,指导学生对现有教材上的实验加以改造,在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方法、实验步骤、药品用量等方面进行研究,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学习资源。如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这一实验,就可从取材(选用不同的植物叶片)、提取液(选用不同的有机溶剂)、提取方法(研磨法、水浴法)、色素带划线法等各个方面进行探究。再如在“植物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可将实验材料——紫色洋葱鳞片叶替换为紫鸭跖草、白菜叶、红心萝卜等其他生物材料来进行实验,将蔗糖溶液分别换成淀粉溶液、葡萄糖溶液、硝酸钾溶液等进行对照实验。这样既有大分子物质,又有小分子物质,还有无机盐离子溶液,使对照较为全面。还可将蔗糖溶液的质量浓度
改换为0.1g/ml、0.3g/ml、0.5g/ml、0.7g/ml等,通过实验对比来得出结论。还可探讨此实验有哪些应用价值,学生可以通过分析、讨论,得出了如下应用价值:1、粗略测定植物细胞液的浓度;2、判断植物细胞的死活;3、证明细胞膜的存在;4、粗略检测农作物的含水量;5、探究:单细胞水生藻类或细菌对水中溶解物浓度变化的耐受性大小等等。
二、课外进行研究性学习
课外学生的自主性更强,活动的时间、空间更大。在课外,结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问题进行研究,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研究的积极性,极大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科学素养。如在学习人和生物圈的稳态时,同学们都对自己生活的环境问题深有感触,特别是对学校内的那条小河受到污染感到非常痛心。于是我们一起利用课外时间对小河的污染情况进行调查、总结、分析,并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具体操作如下:
大致是全班分成四个小组,分别负责社会调查、图片信息收集、文献资料收集、采水样水质检测。学生们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考察、实验、文献资料收集方法,在教师指导下深入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地讨论,最终从多种形式的表达交流中去理解知识。这样不但获得了将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情感体验,同时增强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像这种结合实际生活的研究型学习都是能让学生很踊跃的参加,而且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能很好的培养出学生的各项能力,并且也能将书本知识得到延伸,很好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让学生认识到学有所用,同时在生活中也可以学到很多知识。
研究性课堂教学活动这种学习方式既能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和共同合作的学习能力,也使学生在探索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使学生形成了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索。这必将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有利于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
参考资料
① 崔相录. <<研究中学习>>[M].
② 邹尚智. <<研究性学习指南>>[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