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支架置入方式辅助栓塞颅内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疗效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_2009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不同支架置入方式辅助栓塞颅内分叉部宽颈动脉瘤(WNBA)的安全性及疗效。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介入科采用不同支架置入方式辅助栓塞的颅内WNBA患者,共62例。其中采用"冰激凌"技术14例,"Y"型支架技术29例,"X"型支架技术1例,LVIS支架"Barrel"技术18例。

结果

62例患者中,除1例拟采用"Y"型支架者未成功外,其余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即刻Raymond分级Ⅰ级者30例(48.4%),Ⅱ级者21例(33.9%),Ⅲ级者11例(17.7%)。围手术期7例(11.3%)发生并发症,其中缺血性6例(9.7%),术中血栓形成2例(3.2%),术后急性缺血性并发症4例(6.4%);5例为采用"Y"型支架技术,1例为采用LVIS支架"Barrel"技术。术后丘脑出血1例(1.6%)。临床随访59例,随访时间为5~57(11.9±1.7)个月。其中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 0~1分55例(93.2%), 2~3分2例(3.4%),4~5分2例(3.4%)。影像学随访33例,随访时间为3~36(6.9±1.2)个月,其中18例(54.6%)动脉瘤不显影,5例(15.2%)改善,9例(27.3%)稳定,1例(3.0%)复发需要再次治疗。

结论

不同支架置入方式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WNBA,技术可行性和安全性均可接受;短期疗效较好,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细胞分裂周期相关7样蛋白(CDCA7L)在脑胶质瘤患者中的表达情况、临床意义和可能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并通过实验初步验证该蛋白在脑胶质瘤中的功能。方法回顾性纳入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CGGA)mRNA芯片数据库中309例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NA芯片数据,分析CDCA7L蛋白的表达特征。同时以TCGA RNA测序数据库中的胶质瘤数据作为独立验证数据集,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秩和检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术后大脑半球肿胀与脑血流过度灌注现象的处理。方法回顾性纳入2011年10月至2017年10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0例颅内动脉瘤术后大脑半球肿胀的患者。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案和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随访结果。结果停用解痉药物并且加强脱水治疗后,30例患者的平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为(13.7±1.5)分,与脑肿胀时的(9.0±1.2)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伴发颅内动脉瘤的MRI特征、诊治策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7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例垂体腺瘤伴发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1例垂体腺瘤合并双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的患者采用双侧动脉瘤栓塞术,二期行神经内镜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2例垂体腺瘤合并右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的患者先予动脉瘤栓塞术,再行内镜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1例合并前交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以单纯脑内血肿起病的破裂大脑中动脉(MCA)动脉瘤患者的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破裂MCA动脉瘤患者823例,其中43例(5.2%)以单纯脑内血肿起病(颞叶25例,额、颞叶8例,合并脑室出血10例)。术前完善血管检查33例(76.8%),合并脑疝一期开颅探查5例(11.6%),误诊为单纯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手术5例(11.
目的分析影响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科收治的486例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动脉瘤是否破裂分为破裂组(120例)和未破裂组(461例)。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评价影响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