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说《活着》为我们展现了一位老人的悲剧一生,主人公福贵是普通农民的典型代表,本文着重从悲剧意义的角度来解读,探究悲剧产生的原因,从中体会《活着》的文学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福贵;悲剧意义;社会环境;人物性格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余华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特点
余华是先锋文学中的优秀代表作家之一,其创作风格独具个性。在人物塑造方面,赋予人物符号化。在创作前期,着重描绘黑暗残忍的世界,多把人物当做揭露和批评人性丑恶的“道具”,如《黄昏里的孩子》中的孙福。后来,小说风格开始转向了平凡人的苦难人生,人物的命运围绕着“苦难”展开,如《活着》中的福贵。余华将鲜血和暴力所构建的人性,赤裸裸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在这之后,他用相对温柔的笔法体现生命的悲凉。[1]
二、福贵形象在小说中的悲剧体现
《活着》的开头写到福贵在开导一头叫“福贵”的老牛,督促它快些耕田,又对牛吆喝着“二喜、有庆不要偷懒,家珍、凤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2]一个悲惨故事的回忆就此拉开序幕。
(一)富贵公子家道中落
福贵作为有钱人家的大少爷,骄纵顽固,吃喝嫖赌,出门还要让雇工背着。父亲对他更是恨铁不成钢,训斥他没有光耀祖宗。妻子家珍怀有身孕还要跪地求福贵跟她回家,可福贵不仅打了家珍,还被赌场算計,输掉了家产,一夜之间从地主少爷变成了一贫如洗的农民,父亲为了抵债,把房子和土地都变卖了。他的苦难分为两种,一种是物质苦难,一种是精神苦难。他的思想世界也是残缺的,以“有钱能使鬼推磨”为人生信条,直至输掉了所有的房产和土地,苦难生活由此开始。
(二)亲人离世孤独终老
1.母亲的离开
在家珍回来后,一起经营租来的五亩土地,日子虽清贫,却也一家团圆。但好景不长,母亲病倒了,家珍把仅剩的两块银元交给福贵,可就在找郎中的路上,福贵被国民党的军队抓去当壮丁,战场中他见证了身边人的死去,生命意识开始觉醒。最后,福贵被解放军解救了,离家两年的他虽然安全回了家,却少了两个出生入死的兄弟,老全被打死,春生不知所踪。曾经天真可爱的女儿凤霞,如今也变得又聋又哑,老母亲也早已经病逝了。福贵说这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他说自己的“后半截该会越来越好了”。[3]后来赶上“人民公社”、“大炼钢铁”,家珍也累倒了。在村里的食堂解散后,一家只能靠挖野菜、挖地瓜勉强度日,生活越来越清贫。
2.亲人的离去
可祸不单行,有庆为了给县长老婆输血,被护士抽血抽死了,家珍病得更重了,全家只靠凤霞一人撑着,队长给凤霞找了个是叫二喜的搬运工,不幸的是在凤霞生孩子时,大出血死了。凤霞死后不到三个月,家珍也跟着去了,福贵心里知道,一双儿女都走在了前头,她撑不住了。家珍给二喜和凤霞的孩子取名叫苦根,在苦根四岁时,二喜干活时被两块水泥板给夹死了。祖孙二人的日子“苦是苦,累也是累,心里可是高兴,有了苦根,人活着就有劲头”,[4]可在苦根发了高烧后,因吃多了新鲜的豆子,噎死了。所有的亲人都离福贵而去,只剩下一头老牛,可以说 “悲剧”这两个字贯穿了福贵的一生。
三、福贵形象蕴含的悲剧意义
(一)社会环境方面——政治与经济变革带来的影响
小说《活着》把社会的时代背景当作孕育苦难的“炼炉”。地主少爷时候的福贵欺负雇工、妓女,而在落魄时刻,却低三下四地求龙二租地以便维生。在战场上与生命作斗争,一直坚持活着。作者余华没有极力刻画战争的残酷,而是描写了士兵们抢粮食、抢棉衣和尸横遍野的情景,这从侧面也见证了人心的险恶、人命的卑微。福贵的苦难又源于“文化大革命”和“大跃进”两个时代背景。在《活着》中,贫困是通往死亡的阶梯,余华用自己冰冷的笔调,一步步再现了福贵一生的经历。福贵作为中国农村社会最底层的生存者,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活着”。他曾感叹过自己这辈子很快就过来了,年轻时风光过,往后就越过越落魄,但是也好过他们那些争来争去赔了性命的人。[5]福贵的这番话,蕴含了某种“无欲之境乃至高之境”的中国式生存理念。
(二)人物自身方面——教育的缺失和人生观的塑造
1.纨绔任性的大少爷
福贵是纨绔子弟的典型代表。沉溺于妓院和赌坊,没有责任与担当。福贵之所以养成这样的性格,是与他的父亲密不可分的,他对福贵的教育反映了一种典型的中国式教育:表面上严格,却包含着纵容与溺爱。直至福贵把家产都输掉了,他还用地契和房契换来三挑铜钱给儿子还债。母亲更是对他溺爱至极,福贵去妓院、赌坊,母亲还劝解家珍说:“男人都是馋嘴的猫。”[6]教育的失败是福贵人生悲剧的重要一笔。
2.看淡人生的孤独者
故事最后,福贵牵着牛慢慢走去,“两个‘福贵’的脚上都沾满了泥,走去时都微微摇晃着身体。”福贵亲手送走了一个又一个亲人,晚年还能有一头牛陪着,这算是悲剧,也算是福贵最好的归宿。福贵从一个阔绰的富二代,流落到一个贫穷的农民,在经历了人生悲剧后,也看淡了人生的意义,实际上正是因为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后,福贵的悲剧意义才更加彰显。
四、结论
“活着”短短的两个字,对人生做出了最简洁的总结,也赋予了世人最大的勇气。《活着》通过对福贵每一个人生阶段悲剧的描述,使故事的悲剧事件与人物的精神情感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人物情感的悲悯和无助。“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这就是人生最基本的要求和信念,是作家余华对人生的独特诠释。
参考文献
[1] 洪治纲.余华评传.[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246-248.
[2] 余华.活着.[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1-191.
[3] 杨晓燕.论余华小说中的悲剧力量.[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2:122-124.
[4] 贲放.余华长篇小说《活着》的悲剧意义解读.[J].农家参谋,2017,16:276-277.
[5] 张佳.余华《活着》中徐福贵的悲剧形象分析.[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4,12:23-25.
[6] 李炎超.《活着》中福贵的悲剧人生.[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192:184-185.
关键词:福贵;悲剧意义;社会环境;人物性格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余华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特点
余华是先锋文学中的优秀代表作家之一,其创作风格独具个性。在人物塑造方面,赋予人物符号化。在创作前期,着重描绘黑暗残忍的世界,多把人物当做揭露和批评人性丑恶的“道具”,如《黄昏里的孩子》中的孙福。后来,小说风格开始转向了平凡人的苦难人生,人物的命运围绕着“苦难”展开,如《活着》中的福贵。余华将鲜血和暴力所构建的人性,赤裸裸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在这之后,他用相对温柔的笔法体现生命的悲凉。[1]
二、福贵形象在小说中的悲剧体现
《活着》的开头写到福贵在开导一头叫“福贵”的老牛,督促它快些耕田,又对牛吆喝着“二喜、有庆不要偷懒,家珍、凤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2]一个悲惨故事的回忆就此拉开序幕。
(一)富贵公子家道中落
福贵作为有钱人家的大少爷,骄纵顽固,吃喝嫖赌,出门还要让雇工背着。父亲对他更是恨铁不成钢,训斥他没有光耀祖宗。妻子家珍怀有身孕还要跪地求福贵跟她回家,可福贵不仅打了家珍,还被赌场算計,输掉了家产,一夜之间从地主少爷变成了一贫如洗的农民,父亲为了抵债,把房子和土地都变卖了。他的苦难分为两种,一种是物质苦难,一种是精神苦难。他的思想世界也是残缺的,以“有钱能使鬼推磨”为人生信条,直至输掉了所有的房产和土地,苦难生活由此开始。
(二)亲人离世孤独终老
1.母亲的离开
在家珍回来后,一起经营租来的五亩土地,日子虽清贫,却也一家团圆。但好景不长,母亲病倒了,家珍把仅剩的两块银元交给福贵,可就在找郎中的路上,福贵被国民党的军队抓去当壮丁,战场中他见证了身边人的死去,生命意识开始觉醒。最后,福贵被解放军解救了,离家两年的他虽然安全回了家,却少了两个出生入死的兄弟,老全被打死,春生不知所踪。曾经天真可爱的女儿凤霞,如今也变得又聋又哑,老母亲也早已经病逝了。福贵说这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他说自己的“后半截该会越来越好了”。[3]后来赶上“人民公社”、“大炼钢铁”,家珍也累倒了。在村里的食堂解散后,一家只能靠挖野菜、挖地瓜勉强度日,生活越来越清贫。
2.亲人的离去
可祸不单行,有庆为了给县长老婆输血,被护士抽血抽死了,家珍病得更重了,全家只靠凤霞一人撑着,队长给凤霞找了个是叫二喜的搬运工,不幸的是在凤霞生孩子时,大出血死了。凤霞死后不到三个月,家珍也跟着去了,福贵心里知道,一双儿女都走在了前头,她撑不住了。家珍给二喜和凤霞的孩子取名叫苦根,在苦根四岁时,二喜干活时被两块水泥板给夹死了。祖孙二人的日子“苦是苦,累也是累,心里可是高兴,有了苦根,人活着就有劲头”,[4]可在苦根发了高烧后,因吃多了新鲜的豆子,噎死了。所有的亲人都离福贵而去,只剩下一头老牛,可以说 “悲剧”这两个字贯穿了福贵的一生。
三、福贵形象蕴含的悲剧意义
(一)社会环境方面——政治与经济变革带来的影响
小说《活着》把社会的时代背景当作孕育苦难的“炼炉”。地主少爷时候的福贵欺负雇工、妓女,而在落魄时刻,却低三下四地求龙二租地以便维生。在战场上与生命作斗争,一直坚持活着。作者余华没有极力刻画战争的残酷,而是描写了士兵们抢粮食、抢棉衣和尸横遍野的情景,这从侧面也见证了人心的险恶、人命的卑微。福贵的苦难又源于“文化大革命”和“大跃进”两个时代背景。在《活着》中,贫困是通往死亡的阶梯,余华用自己冰冷的笔调,一步步再现了福贵一生的经历。福贵作为中国农村社会最底层的生存者,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活着”。他曾感叹过自己这辈子很快就过来了,年轻时风光过,往后就越过越落魄,但是也好过他们那些争来争去赔了性命的人。[5]福贵的这番话,蕴含了某种“无欲之境乃至高之境”的中国式生存理念。
(二)人物自身方面——教育的缺失和人生观的塑造
1.纨绔任性的大少爷
福贵是纨绔子弟的典型代表。沉溺于妓院和赌坊,没有责任与担当。福贵之所以养成这样的性格,是与他的父亲密不可分的,他对福贵的教育反映了一种典型的中国式教育:表面上严格,却包含着纵容与溺爱。直至福贵把家产都输掉了,他还用地契和房契换来三挑铜钱给儿子还债。母亲更是对他溺爱至极,福贵去妓院、赌坊,母亲还劝解家珍说:“男人都是馋嘴的猫。”[6]教育的失败是福贵人生悲剧的重要一笔。
2.看淡人生的孤独者
故事最后,福贵牵着牛慢慢走去,“两个‘福贵’的脚上都沾满了泥,走去时都微微摇晃着身体。”福贵亲手送走了一个又一个亲人,晚年还能有一头牛陪着,这算是悲剧,也算是福贵最好的归宿。福贵从一个阔绰的富二代,流落到一个贫穷的农民,在经历了人生悲剧后,也看淡了人生的意义,实际上正是因为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后,福贵的悲剧意义才更加彰显。
四、结论
“活着”短短的两个字,对人生做出了最简洁的总结,也赋予了世人最大的勇气。《活着》通过对福贵每一个人生阶段悲剧的描述,使故事的悲剧事件与人物的精神情感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人物情感的悲悯和无助。“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这就是人生最基本的要求和信念,是作家余华对人生的独特诠释。
参考文献
[1] 洪治纲.余华评传.[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246-248.
[2] 余华.活着.[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1-191.
[3] 杨晓燕.论余华小说中的悲剧力量.[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2:122-124.
[4] 贲放.余华长篇小说《活着》的悲剧意义解读.[J].农家参谋,2017,16:276-277.
[5] 张佳.余华《活着》中徐福贵的悲剧形象分析.[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4,12:23-25.
[6] 李炎超.《活着》中福贵的悲剧人生.[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192: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