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崛起的昆明,从13世纪至今一直是云南省治的所在地,也就是说七百多年来昆明一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服务中心。现代昆明正在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和种种制约,朝着开放式、多功能、社会化、现代化的中心城市发展。如何抓住机遇,力争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快的速度,早日把昆明这个开放的有机体建成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中心城市,发挥其整体功能,已成为城市管理者和建设者们光荣而艰巨的职责。
正确制定城市经济发展战略
制定城市经济发展的正确方针,并进行科学的分类指导,是发挥现代中心城市作用的首要问题,为此首先必须研究并找出城市经济的普遍运动规律和自身城市的特殊运动规律。概括地说,现代城市一般都具有生产中心、商业中心、金融中心、科技中心、人才中心、文化中心、信息中心、服务中心、交通中心、旅游中心等多种功能和作用。但是,由于各个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政治地位、经济基础、周围环境、历史发展等方面的差别,其性质、功能和作用则是千差万别的。换言之,各个城市都具有自己一定的特殊优势,在全国和城区中也处于特殊的战略地位。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和建设方针只有同各个城市的性质、功能、地位、作用相一致时,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经过数千年的历史变迁,特别是改革开放十几年以来,昆明作为云南的省会,已经初步建成具有较强物质技术基础、多功能、综合性经济结构的现代中心城市。另外,作为祖国面向东南亚的重要门户,她在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战略地位显得愈来愈重要。
回顾历史,正视现实,展望未来,是我们充分发挥城市功能,解开实现经济社会迅速发展难题的基准点。要充分发挥昆明在现代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功能,充分发挥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还必须充分估量昆明的地位和作用,正确认识昆明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和发展环境。
昆明肩负着追求自身发展,带动全省经济和为国家多作贡献的多重责任。昆明的发展既有自身努力的因素,又取决于国际国内的环境,如何审时度势,把握好机遇和抓住有利条件,克服制约因素,扮演好自身的角色十分重要。
昆明发展战略之思考
昆明是云南省现有的唯一的多功能、综合型中心城市,在全国的大格局中可有较大的作为。我们应该毫不掩饰地明确提出,昆明近期发展的战略目标就是:要把昆明建成面向东南亚、南亚地区的国际化区域性现代中心城市。
1.力争城市上等级
城市的等级是城市现代化、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换言之,城市的等级反映了一个城市在整个国民经济和区域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力争昆明上等级就是要提高昆明的现代化、国际化程度,从而确立其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区域城市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发挥其重要作用。
2.适时适度扩大城市规模
城市规模是指一个城市的人口规模和占地规模。一个城市的形成及其规模发展,是受多种因素制约和影响的,同时它也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城市的发展规模受历史、自然、社会的影响。根据对诸因素分析的结果,我们认为适时适度地扩大昆明的城市规模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是扩大昆明城市作用场和获取聚集经济效益的必须选择。
3.合理布局 合理规划
现代城市是人类改造自然最彻底、最剧烈的地方,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结合得最紧密的场所。在现代城市建设的实践中,发挥现代城市的作用同经济区域的规划和建设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制定中心城市的发展规划也应该同经济区域的发展规划结合起来。
4.正确选择产业发展目标,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发挥优势,既是最有效、最合理地实现各种资源的有效开发、配置和利用,形成经济上的优势,在优势的条件下促进经济发展,这也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分工发展的要求和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要求。它不仅意味着资源、劳动、时间的合理配置和节约,而且也是一个国家、地区、城市在市场竞争中顺利发展的条件。中心城市更加需要通过优势产业群落和优势技术群落的建立,形成一种经济发展中的势能,以推动城市经济的增长和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发挥优势,还能促进区域内各个城市不同特色产业体系的形成,并通过优势的集中,培植出在国际经济循环中有竞争力的、能带动城市经济结构转换的行业、部门,促进经济发展。
目前,昆明发展优势的目标应该放在西南经济区域内城市群体的相互关系中设定,以尽可能实现该城市群体相互间的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使昆明的资源得到最经济、最有效的利用,并把资源这一潜在的优势转换为现实的经济实力,从城市市场走向区域市场、全国市场以及国际市场。优势产业的选择标准是:符合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经济位次高;乘数效果大(即对其他部门的影响和作用大);市场需求广阔;技术进步快;产业关联度强;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好;有利于转移和吸引劳动力。对主导产业、支柱产业要重点发展,对具有潜优势和发展前途的产业部门应积极培育。
昆明产业结构政策的制定,应紧紧扣住能够在经济发展的动态过程中把握着产业形成与产业演变全局的产业规划、产业培育、产业调整三个主要方面。
(1)在产业规划政策方面,国际上著名的理论有日本筱原在代平提出的“收入弹性基准”理论和“生产率上升率基准”理论,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理论和李斯特的“产业保护论”理论,比较之下,筱原三代平的“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率基准”理论更为适合昆明的实际。即应把劳动生产率高和收入弹性高的部门作为产业选择的重要标准。昆明市目前的情况类似于日本20世纪60年代的情况,即第一产业需求增加速度低于收入增加的速度。第二产业需求增加的速度高于收入增加的速度。第三产业需求增加的速度渐渐高于第一、第二产业。
(2)在产业培育政策方面,首先要依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选择城市的支柱产业。支柱产业是指在城市经济增长中起决定作用的产业部门。经过对市场需求变化及昆明自身特点的科学分析,我们以开放经济为前提,把旅游业和商贸业作为两个潜在的支柱产业,并且应当不遗余力地从产业保护和产业育成两方面积极加以培育,通过财政、金融、税收、外经贸、技术政策的协调,以彻底解决昆明产业结构优化迟缓和优化程度不高的状况,求得高效益的迅速发展。
(3)在产业调整政策方面,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属于城市宏观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具有强烈的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从发展外向型经济和搞活产业的流通入手,不断调整原有的产品结构与产业结构,解除构成困扰城市经济向纵深发展和抑制城市经济向外延辐射的制约因素。
正确选择带头产业,解决落后工业,可以逐步解决昆明产业结构的以下缺陷:短缺与加工过剩并存(粗加工过多,精加工、深加工不足);生产与消费脱节;速度与效益矛盾;中低技术繁衍(引进简单的组装技术、乡镇企业大量使用落后技术);出口产品结构相对落后(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等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为我们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结构转变的诸多动因也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了推动力。主要表现为社会需求因素与消费结构的变化,人们由生理需要的温饱型转向追求方便和机能,更求以高级耐用消费品为主,再追求个性和时尚的消费;技术进步、投资主体多元化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使产业结构变化;由于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因素,大量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把成熟的产业和过剩的产品向国外推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走新型工业道路。除去这些因素以外,我们需要的就是一个好的产业政策。我们在大力发展重点战略产业的同时,要限制衰退产业的发展。
昆明产业结构要适应城市发展战略的转换和经济体制的转换需要,在动力机制多重化的时期要建立灵敏的城市自发调节机制,克服过去依赖政府投资和资源集结等供给的推动来发展城市的作法。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合理促进经济结构的变化。基础设施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城市经济高效化的重要保证条件。结合昆明发展特点,我们可以旗帜鲜明地宣布:要把昆明建成第二产业高度发达,第三产业高度发展,基础设施高度完备,生态环境高度优良的现代中心城市。
5、扬长避短 发挥优势
制定城市的发展战略,还应通过充分地比较、分析、综合,找出城市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城市只有因为它的优越经济条件,才能对周围地区形成强大的引力作用和扩散作用。昆明市作为一个开放的经济实体,它同周围的地区有着广泛的经济联系。
通过认真地分析、比较、研究,我们惊奇地发展,工业是昆明的主体,旅游和商贸是两支强硬的翅膀。通过工业、旅游和商贸的高度发展,我们可以大大提高昆明作为现代中心城市的聚集和幅射作用,进而促进昆明经济的腾飞。目前,工业、旅游和高贸对昆明来说,还只是几项具有潜在优势的社会产业,需要我们对其给予大力关注和超前发展,才能最终形成支柱产业,带动经济的高速发展,并从一开始就把目标确定为:把昆明发展成为云南的新兴工业化城市,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西南经济区域的商贸中心,全国的边贸口岸和外贸中心之一的国际商埠。(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