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这是一个关于歧视与尊重,理解与隔膜,成功与失败的故事。那是一节酣畅淋漓的历史课,一副关于《断臂的维纳斯》的讨论,美丽的女神原来只有一个胳膊,而她正是用自己的残缺之美吸引无数雕塑家痴迷的目光和创作的热情,我告诉他们:残缺是一种美。
关键词:进步的拐杖;理解与隔膜;成功与失败
下课了,朱瑶同学拦住我说:“老师,你能帮助我吗?”“你需要什么帮助呢?”望着他那张颓废而忧伤的脸,我突然想起他九年级以来种种不尽人意的表现和一落千丈的成绩,他的话匣子和着泪水一起倾泄,“我很自卑,同学们都长得比我帅。我坐在教室里总是无法学习,尤其是跟女同学在一起讨论问题的时候,即使我知道自己的观点是对的,也不敢坚持。我只有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才能安心地读书和思考,您说我应该怎么办?”
我很吃惊,我问他:“你觉得人最重要的是仪表吗?你只是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帅气,况且,作为一位男生,我想告诉你的是:‘我们不可能靠俊俏的脸吃饭,要想顶天立地,我们必须具备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德,或者退一步讲,只要勤奋、正直,我们同样可以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望着朱瑶同学远去的背影,我突然想到,在我担任班主任的九一班还有另外一位同学——秦鹏,我一直想帮助他却苦于无从着手,今天,我仿佛找到了我一直在找的那把开门的钥匙。
秦鹏同学天资聪颖,小学直到七年级成绩一直很好,但他有一张严重烫伤的脸,左半边脸颊直到头顶几乎面目全非,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自卑心理越来越严重,他永远戴着一顶灰白色的鸭舌帽,长长的帽沿将自己的脸和内心遮得严严实实。在我的记忆中,他上课的时候好像从未望过黑板,他也从来没有正视过我的眼睛。是的,是朱瑶同学的问题启发了我,要想帮助秦鹏同学克服自卑心理,首先要告诉他:能决定我们命运的首先是要我们拥有一颗健全而坚强的心。
一旦找到了突破口,我便开始行动起来,我上课总是点他回答问题,并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自习课时,我会单独把他叫到办公室和他聊天,告诉他,我最崇拜的人是小时候口吃的林肯,他后来成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和著名的演说家;我还给他推荐《名人传》《人性的光辉》等励志的书籍作为他的课外读物。
秦鹏同学的变化让人欣喜,他依然戴鸭舌帽,但帽沿不再压的低低的,而且浆洗的洁白如新;上课的时候,只要老师提问,总能看见他高高举起的右手,他的考试成绩也从原来的中等偏下恢复到班上的前五名,在2006年的九月,他以优异的成绩去了一中。
一个月以后,也就是国庆节,我一个人坐在家里吃早饭,门外是艳阳高照,晴空万里,好的跟我的心情一样。从门外,进来一个学生,正是秦鹏,他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腋下夹着一瓶酒,他喊了我一声老师,然后就说:“正好,您在吃早饭,我要敬老师一席酒”。我看到的是秋天的阳光照在他自信的脸上,你能感受到他那颗再也没有一丝自卑的阴影的心。
对秦鹏同学的教育的成功给我的启发相当大:一个学生的成功需要多方面的因素形成合力;一个合格的班主任仅仅具备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做一个优秀的老师需要爱心和责任感,更准确的说,优秀的班主任需要比较高的人文素养,这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要做好,就必须具备责任心和使命感。
我带的学生后来形成一种奇怪的现象,他们读高中,读大学,甚至有的学生走向社会之后,一有困难总是找我解决,一有苦恼总是找我倾诉,有的学生一打电话就打个把小时,你不挂电话,他就不挂电话,当然,我也从来不随便挂他们的电话,他们需要一种精神支柱,这种精神支柱必须是他们最信赖的人给他们明确的指引,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一个学生。
07年我带的曹露,她的特点是综合能力强,在学生中间有影响力,快要接近中考的时候,她的母亲要去做手术,她的父亲要去照顾她母亲,她一个人在学校读书,放假后居然没有回家,下午我在锁教室门的时候发现她一个人在教室里做功课,昏灯如萤火的教室,孤零零的一个学生,让人非常同情。我问她晚上在哪里住,她竟然说晚上就睡在寝室;我问她吃饭没有,她回答说一会儿到街上去吃。我问了她家里的情况以后,就把她带到街上给她点了一个小火锅,记得是一个酸菜鱼,然后,我想到她一个人在寝室里住不安全,我就给街上几个家长打电话,我说我有个学生在学校住宿,需要他們把学生也送到学校来给曹露做个伴,家长们都非常支持,亲自把学生送到寝室,来了以后,我又觉得不妥,觉得一个学生不安全,几个学生一样不安全,我又叫家长们把自己的孩子领回家去住,然后我打电话给英语老师,叫曹露到她那里去住,黄老师非常热情,非常爽快的答应了。
中考过后,学生家长来感谢我,带了一壶酒,带来了自家产的桃子。但是学生只考了个二中,是去读高中还是去读中职,学生和家长都非常矛盾,我力主叫她去读二中,而且承诺说,在读高中的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尽量的帮助她。高考过后,曹露告诉我,她只考了个高职高专,我说你家境比以前好些了,你去一中再读一年吧,曹露依然非常犹豫,她对我说:高考只能影响他的命运而不能决定她的将来。经过我苦口婆心的教育,说服她去了一中,后来考取了江西财经大学。每年的中秋节她都会发给我一条同样的短信:斗转星移师恩在,天涯海角记心怀。
在我20年的毕业班班主任工作中,我总共送到一中去的毕业生多达两百余名,我和我的学生患难与共,心心相印的故事真是讲不完,只要我还在教坛打拼,就做一根拐杖,去帮助学生实现更远大的目标吧!
参考文献:
[1]范蓉.给学生一支思维的拐杖[J].内蒙古教育(2):111-112.
[2]王志军.让提问教学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拐杖”[J].文理导航,2015(21):69-69.
关键词:进步的拐杖;理解与隔膜;成功与失败
下课了,朱瑶同学拦住我说:“老师,你能帮助我吗?”“你需要什么帮助呢?”望着他那张颓废而忧伤的脸,我突然想起他九年级以来种种不尽人意的表现和一落千丈的成绩,他的话匣子和着泪水一起倾泄,“我很自卑,同学们都长得比我帅。我坐在教室里总是无法学习,尤其是跟女同学在一起讨论问题的时候,即使我知道自己的观点是对的,也不敢坚持。我只有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才能安心地读书和思考,您说我应该怎么办?”
我很吃惊,我问他:“你觉得人最重要的是仪表吗?你只是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帅气,况且,作为一位男生,我想告诉你的是:‘我们不可能靠俊俏的脸吃饭,要想顶天立地,我们必须具备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德,或者退一步讲,只要勤奋、正直,我们同样可以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望着朱瑶同学远去的背影,我突然想到,在我担任班主任的九一班还有另外一位同学——秦鹏,我一直想帮助他却苦于无从着手,今天,我仿佛找到了我一直在找的那把开门的钥匙。
秦鹏同学天资聪颖,小学直到七年级成绩一直很好,但他有一张严重烫伤的脸,左半边脸颊直到头顶几乎面目全非,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自卑心理越来越严重,他永远戴着一顶灰白色的鸭舌帽,长长的帽沿将自己的脸和内心遮得严严实实。在我的记忆中,他上课的时候好像从未望过黑板,他也从来没有正视过我的眼睛。是的,是朱瑶同学的问题启发了我,要想帮助秦鹏同学克服自卑心理,首先要告诉他:能决定我们命运的首先是要我们拥有一颗健全而坚强的心。
一旦找到了突破口,我便开始行动起来,我上课总是点他回答问题,并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自习课时,我会单独把他叫到办公室和他聊天,告诉他,我最崇拜的人是小时候口吃的林肯,他后来成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和著名的演说家;我还给他推荐《名人传》《人性的光辉》等励志的书籍作为他的课外读物。
秦鹏同学的变化让人欣喜,他依然戴鸭舌帽,但帽沿不再压的低低的,而且浆洗的洁白如新;上课的时候,只要老师提问,总能看见他高高举起的右手,他的考试成绩也从原来的中等偏下恢复到班上的前五名,在2006年的九月,他以优异的成绩去了一中。
一个月以后,也就是国庆节,我一个人坐在家里吃早饭,门外是艳阳高照,晴空万里,好的跟我的心情一样。从门外,进来一个学生,正是秦鹏,他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腋下夹着一瓶酒,他喊了我一声老师,然后就说:“正好,您在吃早饭,我要敬老师一席酒”。我看到的是秋天的阳光照在他自信的脸上,你能感受到他那颗再也没有一丝自卑的阴影的心。
对秦鹏同学的教育的成功给我的启发相当大:一个学生的成功需要多方面的因素形成合力;一个合格的班主任仅仅具备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做一个优秀的老师需要爱心和责任感,更准确的说,优秀的班主任需要比较高的人文素养,这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要做好,就必须具备责任心和使命感。
我带的学生后来形成一种奇怪的现象,他们读高中,读大学,甚至有的学生走向社会之后,一有困难总是找我解决,一有苦恼总是找我倾诉,有的学生一打电话就打个把小时,你不挂电话,他就不挂电话,当然,我也从来不随便挂他们的电话,他们需要一种精神支柱,这种精神支柱必须是他们最信赖的人给他们明确的指引,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一个学生。
07年我带的曹露,她的特点是综合能力强,在学生中间有影响力,快要接近中考的时候,她的母亲要去做手术,她的父亲要去照顾她母亲,她一个人在学校读书,放假后居然没有回家,下午我在锁教室门的时候发现她一个人在教室里做功课,昏灯如萤火的教室,孤零零的一个学生,让人非常同情。我问她晚上在哪里住,她竟然说晚上就睡在寝室;我问她吃饭没有,她回答说一会儿到街上去吃。我问了她家里的情况以后,就把她带到街上给她点了一个小火锅,记得是一个酸菜鱼,然后,我想到她一个人在寝室里住不安全,我就给街上几个家长打电话,我说我有个学生在学校住宿,需要他們把学生也送到学校来给曹露做个伴,家长们都非常支持,亲自把学生送到寝室,来了以后,我又觉得不妥,觉得一个学生不安全,几个学生一样不安全,我又叫家长们把自己的孩子领回家去住,然后我打电话给英语老师,叫曹露到她那里去住,黄老师非常热情,非常爽快的答应了。
中考过后,学生家长来感谢我,带了一壶酒,带来了自家产的桃子。但是学生只考了个二中,是去读高中还是去读中职,学生和家长都非常矛盾,我力主叫她去读二中,而且承诺说,在读高中的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尽量的帮助她。高考过后,曹露告诉我,她只考了个高职高专,我说你家境比以前好些了,你去一中再读一年吧,曹露依然非常犹豫,她对我说:高考只能影响他的命运而不能决定她的将来。经过我苦口婆心的教育,说服她去了一中,后来考取了江西财经大学。每年的中秋节她都会发给我一条同样的短信:斗转星移师恩在,天涯海角记心怀。
在我20年的毕业班班主任工作中,我总共送到一中去的毕业生多达两百余名,我和我的学生患难与共,心心相印的故事真是讲不完,只要我还在教坛打拼,就做一根拐杖,去帮助学生实现更远大的目标吧!
参考文献:
[1]范蓉.给学生一支思维的拐杖[J].内蒙古教育(2):111-112.
[2]王志军.让提问教学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拐杖”[J].文理导航,2015(21):6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