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挪威的森林》,倾听心灵的回声

来源 :当代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ttyran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挪威的森林》,我一直都在思考着一个问题是:作者为什么要为这本书起一个这样的名字?《挪威的森林》是六十年代,世界上曾盛极一时的乐队 BEATLES(甲壳虫)的一首歌。为此,我还专门去买了好几盘BEATLES的CD来听,想借此进入作者的世界,进一步体会他的感受。许多时候,我仍会拿起书翻上几页,在BEATLES的乐声中去体会,去感受,的确另有一番滋味。BEATLES出名的歌曲有好多,想《YESTERDAY》,《HEY JUDE》等等。而《挪威的森林》,其实并不是很突出的一首。而作者为什么就给他的书起了这样的一个名字,我一直都不太明白,直到最近一次读它,才似乎明白了点。作者生于1949年,六七十年代,正是村上十几二十岁的时候,BEATLES的音乐,对那个时代的西方国家的年轻人,影响是很深的。而这种影响,也通过音乐,传到了位于东方的日本,同样影响着村上这一辈的人。BEATLES的音乐其实并不是纯粹的音乐,更大意义上,它还代表着一种精神,一种对社会丑陋的-阴-暗的庸俗和虚伪的不满和愤恨。在《挪威的森林》,如果你讀得比较仔细,你会发现,很多地方都表现着这样的一种精神。
  看过书后,我回过头去看了书的序。发现其中的许多感受和观点,和我都有非常相似的地方。也许,这也说明了村上春树作品的一个很突出的特点:来自最为真实的生活,让读者在读书的时候,更觉得是在读自己。就如赋序者的话说所的那样:我们读《挪威的森林》,是在叩问自己的心灵,倾听自己心灵的回声,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游历,看到的是我们自己。
  《挪威的森林》,最能打动我的,简而言之,就是??能引起我心灵上的共鸣。这种心灵上的共鸣,是根源于小说中真实的生活,而作为读者的我们,生活在同样的生活之中,有着许多共同的想法,许多我们只会想,而不会去说,去做的想法,因为,我们缺乏文中我的那种轻视自己认为该轻视的,而重视自己认为该重视的勇气。但毕竟我活在书里,而我们缺却实活在真真实实的生活中,我把我们敢想不敢说不敢做的说了,做了,这一切都触动了我们心灵上最敏感的那一个部分。
  赋序者在序中说道:村上作品中最能让我动心或引起自己共鸣的,乃是起提供的一种生活模式,一种人生态度:把玩孤独,把玩寂寞。虽然,我和他在对村上的这本书上的感受有所出入(这也许是因为我和他在文学造诣上存在一定距离),但他这里说道的村上的这种生活态度,在我读《挪威的森林》时,也是感受很深的一个地方。孤独和无奈,在村上的文学里,没有贬抑的意思,也就是说,这种在一般世人眼里无价值的,负面的,因而需要摒除的东西,在村上的笔下成了有价值的,正面的,因而不妨赏玩的对象。实质上这也是一种自我保全,自我经营,自我完善,一种孤独自守,自娱,自得,自乐的情怀。然而,即便孤独和无奈在文中我 的心里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我还是有健康,而充满温情的一面,如文中我和直子之间的感情。这一点,在村上的其他几本作品中也有充足的例子。
  一般说来,小说这东西要从头读起。写的人讲究有头有尾,读的人也是如此,很难不顾头尾地从中间突破。并且,通常看一遍就足够了。而村上的这部作品的一个神奇之处,就是可以让你随时随地从任何一页任何一处读起,并迅速沉醉其中。就像文中的我说《了不起的盖茨比》那样:信手翻开一页,读上一段,一次都没有让我失望过,没有一页使人索然无味。何等妙不可言的杰作!《了不起的盖茨比》我也曾读过,或许是翻译的问题,我尝试过如我所说的那样信手翻开一页来读,却始终没能达到我所说的那种境界。但《挪威的森林》,确是如此,引用赋序者的话:村上的小说如同一座没有围墙的大观园,从任何一处都可以进入:或小桥流水,或茂林修竹,或雕梁画栋,或曲径通幽,无处不是令人流连忘返的景点,任何一处都既是入口又是出口。这其实都归功于作者对情调,韵致和气氛的出神入化的经营。
  要说到什么是《挪威的森林》一文中最具特色*的地方,那就应该数作者的语言风格,笔法了!文中给我留下印象比较深的地方有这么一段: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无论在镇纸中还是桌球台上排列的红白四个球体里,都存在着死,并且我们每个人都在活着的同时,像吸入空气中的灰尘一般将其吸入肺中就是说:死迟早会将我们俘获在手。但在此之前,我们并未被死俘获。在我看来,这种想法是天经地义,无懈可击的。生在此侧,死在彼侧。我在此侧,不在彼侧。
  这一段话,除了语言上的风格强烈外,逻辑上的风格也是别树一帜的。就如那句:死迟早会将我们俘获在手。但在此之前,我们并未被死俘获。
  在《挪威的森林》后,我还陆续读过好几本村上春树的小说,或许是存在先入为主的原因吧,始终觉得最让我回味的还是《挪》。至于它究竟是如何地让人回味,那就只有自己去体会了。
其他文献
他是我的老师,1.80的个头,整个人用风流倜傥或是风度翩翩或是气宇轩昂诸如此类的形容词形容都不过分。他的女朋友就在隔壁小学教书,温婉可人,一笑就是两个小酒窝。我们读初二时他们结婚了,那时他的工资很少,两人的家境也不是很好。浪漫的他特地去挑了两个缀有同心结的杯子,说是让彼此的心像杯子一样纯净,爱像结子一样稳定。   第二年,他们有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儿。我至今还记得那时他正在给我们上课,外面有人来对他
运用动手操作、对比观察、多元表征等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余数,在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中厘清商与余数的单位,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内涵,掌握除法竖式的表达方式,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操作感知,初识余数  学生在学习表内除法时积累了平均分的活动经验,对分物过程与除法计算的关联有直观的认识。这是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基础。在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三次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余数。  第一次动手操作。笔者把
教育目标有三个层次,一是由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二是由学科专家制定的课程目标;三是由教师制定的课堂教学目标。三者是上位与下位的关系,后者依次是前者的具体化,只有将宏观的教育方针、课程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课堂教学目标,教育方针、课程目标才能得以落实。  从一定意义上讲,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师选择教学内容、实施教学和评估教学的重要依据。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比较关注的是教
“好球!”客厅里突然傳来爷爷激动的欢呼声,我从《上下五千年》的书海中抬起头来会心一笑,这肯定是爷爷又在为中国队加油了。我的爷爷是个十足的球迷,不!应该说是中国队的忠实球迷!不管是大球(如篮球、足球、排球),还是小球(如乒乓球、羽毛球),不管是直播的还是录播的比赛,只要碰到中国队参加的球赛,客厅的沙发就成了爷爷的主阵地,不仅仅是隔着屏幕加油呐喊,每当到了赛点,他老人家都会紧张地站起来,目不转睛地盯着
《分物游戏》是北师大新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的第一课时。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理解“平均分”。  在教学的开始,教师创设了活动情境,在第一个环节给猴子分桃子:让学生上前板演到讲台上,在两只猴下面贴“桃子”纸片,看一看有几种分法。  教師首先问学生们的想法,认为哪种分法最合适。大多数学生都认为第一种最合适,原因是因为分得一样多。然后教师再引导
学校来了实习教师小敏。学生们很喜欢她,下课时候,还趴到办公室窗口来看她。小敏走在校园,周围总是跟着欢蹦乱跳的孩子们。  小敏和学生有说不完的话,但她在同事们面前很羞涩,办公室里很少听到她的声音,她总在耐心细致地批改作业,或是苦心冥想積极备课。她家离学校很远,中午她就在学生食堂就餐。中午放学,她一个人留在办公室用心地批改作业,等孩子们吃得差不多了,她才拎着缸子去打饭,端到办公室静静地吃。  我的窗口
《金色的鱼钩》赞颂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阅读教学过程中,笔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并根据学生探究的情况进行适时点拨。  一、巧借题目,激活探究欲望  一般来讲,课文的题目既是文章的重要线索,又能彰显文章的主旨。《金色的鱼钩》这个课题就是典型。在阅读训练中,为科学破题解题,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笔者在板书完课题后,先带着学生有感情地大声朗读,再启发学生思考并回
吃过晚饭,做灵屋的人就回家去了,爸爸跟往常一样去找朋友赌钱。黄小炜偷偷地拿了一支彩笔和一张纸。他躲在房间里,把那张纸裁成许多单片儿。  他趴在床上,铺开一张纸片,用彩笔抵着下颌,然后转头望了望窗户。窗户外面是一弯儿明朗的月亮,月亮旁边围着几颗影影绰绰的星星。他还听到山风正轻轻地吹着,吹得屋后的毛竹叶子发出沙沙的声音。  接着,他便开始画了。他要画一条长生椅——这是从山里斫来几棵毛竹,剃去竹节,刳开
《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阿里斯著,1927,民钟社  《面包略取》(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7,上海自由书店;又名《面包与自由》,1940,平明出版社  《狱中与逃狱》(回忆录),俄国克鲁泡特金著,与李石曾合译,1927,广州革新书局  巴金《薇娜》(短篇小说、剧本合集),波兰廖·抗夫著,与李石曾合译,1928,开明书店  《人生哲学:其起源及其发展》(上下编,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
贾夫人擦了眼泪,又向司棋问道:“你看姑娘的脸面儿何如?弱不弱呢?”司棋道:“姑娘的模样儿,那里像从前的弱样儿呢。那个脸儿上红是红白是白的,那一种幽闲体度,画儿上也画不出来的。姑太太只管放心罢,那里吃的、穿的、用的都尽够,贴身服侍的又有晴雯、金钏儿两个丫头,还没那么逍遥自在的呢!姑太太也不用操一点心儿。”贾夫人道:“晴雯、金钏儿这两个名字,我倒听着很熟,就只是记不得他们的模样儿了。这两个丫头年轻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