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manz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8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治疗,疗程均为3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d后,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显效率为31.7%,总有效率为75.6%;观察组显效22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显效率为53.7%,总有效率为95.1%;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泮托拉唑;法莫替丁;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的急症之一,常见病因包括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等,病死率高。目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常用药物为质子泵抑制剂,泮托拉唑是新型质子泵抑制剂,具有较强的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通过提高胃内pH值,有效止血[1]。本文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8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泮托拉唑治疗,并设立对照比较分析,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7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8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经胃镜检查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其中胃溃疡出血19例,十二指肠溃疡出血46例,糜烂性胃炎出血17例。所有患者均有呕血和黑便等症状,且有不同程度的头晕、心悸等临床表现。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其中男25例,女16例,年龄20~68岁,平均47.5岁,对照组41例,男24例,女17例,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48.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排除恶性肿瘤引起的出血,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危重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1.2治疗方法两组根据病因均行对症支持治疗,同时给予补液、输血等综合治疗,观察组静脉滴注泮托拉唑40mg加0.9 %氯化钠20 mL,2次/d,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注射剂20 mg加0.9 %氯化钠20 mL静脉滴注,2次/d,两组疗程均为3d。治疗前后均行血、尿常规,粪潜血及肝肾功能检查,治疗期间严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1.3疗效评定标准[2] 显效:用药后24小时内出血停止;有效: 用药后24小时~ 72小时内出血停止;无效:用药后72小时仍出血。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止血标准:(1)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血压、脉搏、肠鸣音正常;(2)大便由黑色转为黄色,潜血转为阴性;(3)胃管引出液无血并变清;(4)胃镜证实出血已止。符合上述一项均成立。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3d后,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显效率为31.7%,总有效率为75.6%;观察组显效22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显效率为53.7%,总有效率为95.1%;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不良反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3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屈氏韧带以上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直肠或胆胰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致病因素很多,如溃疡病,急性胃黏膜损害、肝硬变所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上消化道肿瘤等。常见症状为头晕、面色苍白、心悸、呕血、黑便、心率加快、血压下降[3]。其治疗原则主要以积极控制出血、治疗原发病为主,必要时采取输血及手术治疗。
  胃酸在各种病因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中起着重要作用,体液及血小板诱导的止血在pH>6.0时才能发挥作用,少数情况下血小板的聚集及凝血块的形成会受到限制,如新形成的凝血块在胃液pH<5.0时会迅速被消化[4],因此,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内pH值对控制及预防上消化道出血有重要意义,此外,胃内pH值的提高可抑制胃蛋白酶原转化为胃蛋白酶,从而可有效稳定已形成的血痂。目前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主要有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剂、凝血酶等。泮托拉唑是一种新型不可逆质子泵抑制剂,可选择性、非竞争性地作用于胃壁细胞的分泌小管,与微管中质子泵-ATP酶的巯基不可逆结合,不可逆性的抑制壁细胞H+-K+-ATP酶的活性,发挥显著的抑制胃酸分泌作用,提高胃内pH值,迅速缓解症状。此外,泮托拉唑能控制H+向胃黏膜反渗,从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有助于血小板在出血部位的凝集,使已凝固血凝块不被胃蛋白酶破坏,为出血部位的止血黏膜的修复及溃疡的愈合创造有利环境。本组研究结果表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泮托拉唑治疗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法莫替丁,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
  总之,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良好,且使用安全、方便,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较为理想的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春虹. 静脉输注伴托拉哩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6):1350-1351.
  [2] 李铃生,刘涨,牛涛. 奥关拉吐注射剂治疗上消亿道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6,6(3):167-168.
  [3] 麻树人.上消化道出血诊断的思考[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12):982-984.
  [4] 汪鸿志.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J].新医学,2006,37(12):814-816.
  表1 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和脑钠肽与心房颤动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46例心房颤动患者,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和脑钠肽水平,并与同期25例健康者比较。结果:正常对照组和不同心功能组超敏C反应蛋白、脑钠肽水平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心功能组超敏C反应蛋白、脑钠肽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不同心功能组之间超敏C反应蛋白、脑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纤维内镜活检胃粘膜在胃癌诊断中作用。方法:对近年来胃镜活检胃粘膜标本观察分析组织形态学结构。结果:胃恶性肿瘤以腺癌为主。结论:胃镜诊断胃癌要紧密结合癌细胞形态特征,浸润性生长方式和临床病例资料。  【关键词】纤维内镜;胃癌;诊断    胃癌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胃癌的治疗主要依赖外科手术切除,治愈率的高低取决于胃癌发现的早晚。从临床表现上胃癌的症状与胃溃疡极为相似,有食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体外培养破骨细胞的影响,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将培养的破骨细胞分离,分别加入10-6mol/l,10-7 mol/l,10-8mol/l的葛根素。并设立正常对照组。于实验3.5.7天动态观察吸收陷窝在骨磨片上的形态的。7天培养后进行HE染色。脱水、二甲苯透明树胶固定,于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结果 吸收陷窝改变:10-6mol/l,10-7 mol/l,10-8组mol/l浓度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复合固定技术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6年7月-2010年8月收治的20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按Tile分类方法对骨折进行分类:B2型7例,B3型6例,C1型4例,C2型1例,C3型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合并损伤,对20例患者采用复合固定技术进行手术治疗。结果:2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0个月~3年,平均随访时间21个月。根据影像学M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骨化性肌炎的外科治疗效果,并对所收集病例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对本文所涉及到的18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4例患者拒绝手术,自行出院。结果:2例腓肠肌病灶手术见包块界限清楚,包膜完整;另16例做关节栓解术和骨化组织切除术。出院时关节活动基本恢复10例,明显好转6例。8例术后信访2~6年无复发,其余病饲失访结论:创伤性骨化性肌炎手术治疗疗效较好,为临床上该类疾病的治疗提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直丝弓与微型种植体支抗联合矫正Ⅱ类错颌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口腔正畸科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收治并确诊的35例成人安氏Ⅱ类错颌病例进行直丝弓与微型种植体支抗联合矫正,并回顾性分析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定位片。结果 (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的SNA角减少(84.29±3.03°v.s.80.54±2.13°, P < 0.05)、SNB角减少(P < 0.05)、ANB角增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放射治疗联合局部激素注射治疗对瘢痕疙瘩手术术后的创面恢复的影响。方法 瘢痕疙瘩手术患者共180例分为3组,分别接受放射治疗和局部得宝松注射治疗、术后单纯放射治疗、术后单纯得宝松治疗。分析上述三种方法有效率。结果: 75例接受放射治疗和局部得宝松注射治疗的瘢痕疙瘩术后患者有效率为97.3%,62例术后只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有效率90.3%,43例术后只接受得宝松治疗的患者有效率81.3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 对2010.03.01-2011.07.31在本院NICU住院治疗的60例新生儿HIE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在供氧、控制惊厥、减轻脑水肿、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 n = 31)入院后72h内给予磷酸肌酸钠0.5g,每天1次,疗程10天。对照组( n = 29)入院后72h内给予果糖二磷酸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倍他乐克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128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同时服用倍他乐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显效率为51.6%,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分别为35.9%,81.3%,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B超诊断输尿管结石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组22例输尿管结石病患者,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0例,医护人员在为患者进行输尿管B超检查前,首先要让患者的膀胱充盈适度,这样才能更清楚地显示各段输尿管。其次,根据输尿管的位置,可以进行分段探查的方法。结果 本组22例患者中,只有1例患者经B超检查末发现结石,后经X线显影后,发现小于0.3 cm×0.3 cm的结石。所有输尿管结石病患者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