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高校教师心理资本状况,采用教师心理资本量表、教师心理健康量表对200名高校教师进行测查。结果发现高校教师心理在性别、学历上无显著性差异,在职称、工作内容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心理资本和维度越高心理就越健康。
关键词:高校教师;心理资本;分层回归分析
一、引言
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这些积极心理状态成为个人独特的资源,能够导致积极的个体行为,使个体勤奋努力地去做正确的事情,并且获得较高的活动效能和生活满意度。目前国内对于心理资本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成果较少,且多集中于企业员工,在教育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大学生群体,对于高校教师的专门研究就更少。
二、研究过程
(一)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化抽样原则,对河南城建学院、郑州大学、洛阳理工学院、河南理工大学、安阳工学院等高校的部分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5份,回收率86.4%,其中有效问卷188份,有效率,91.7%,有效问卷中,男性102人,女性96人。
(二)研究工具
教师心理资本量表:采用河南大学李永鑫2010年编制的《高校教师心理资本问卷》,该问卷效度系数符合心理测量的要求。
教师心理健康量表:采用中国人民大学俞国良教授2011年编制的《教师心理健康评定量表》。
三、研究结果
(一)心理资本状况
为了解高校教师的心理资本总体及分维度的情况,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后发现,高校教师心理资本总分及工作导向维度、人际导向维度均分均处于较高水平(平均分2.5)。
(二)心理资本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性情况
1.性别、学历差异
为了解高校教师的心理资本在性别上的差异性,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性别的教师在心理资本总体及其分维度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使用方差分析对高校教师心理资本在学历上的差异性进行检验后发现,高校教师在不同学历上并未出现心理资本的显著性差异。
2.职称差异
使用方差分析對心理资本及其分维度在职称上的差异性进行检验后发现,不同职称的教师表现出不同的心理资本、人际导向、工作导向情况,具体来说,教授职称的高校教师在心理资本及其分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低于职称为讲师、副教授的教师,见表1:
3.工作内容差异
在工作内容上,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检验后发现,不同工作内容的高校教师在心理资本及其维度上出现了显著性差异,具体表现为工作内容为教学的高校教师得分显著低于工作内容为管理的教师。
见下表2: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研究发现性别和学历在心理资本方面没有显著性的差异。而在职称方面,职称越高的高校教师心理资本及其分维度上的得分越低,从事教学的教师也比从事管理的教师要低一些。
参考文献:
[1] 俞国良,金东贤,郑建君.教师心理健康评价量表的编制及现状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3.
[2] 张阔,张赛,董颖红.积极心理资本:测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心理与行为研究[J],2010, 8(1):58~64.
[3] 仲理峰.心理资本对员工的工作绩效、组织承诺及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7,39(2):328~334.
关键词:高校教师;心理资本;分层回归分析
一、引言
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这些积极心理状态成为个人独特的资源,能够导致积极的个体行为,使个体勤奋努力地去做正确的事情,并且获得较高的活动效能和生活满意度。目前国内对于心理资本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成果较少,且多集中于企业员工,在教育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大学生群体,对于高校教师的专门研究就更少。
二、研究过程
(一)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化抽样原则,对河南城建学院、郑州大学、洛阳理工学院、河南理工大学、安阳工学院等高校的部分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5份,回收率86.4%,其中有效问卷188份,有效率,91.7%,有效问卷中,男性102人,女性96人。
(二)研究工具
教师心理资本量表:采用河南大学李永鑫2010年编制的《高校教师心理资本问卷》,该问卷效度系数符合心理测量的要求。
教师心理健康量表:采用中国人民大学俞国良教授2011年编制的《教师心理健康评定量表》。
三、研究结果
(一)心理资本状况
为了解高校教师的心理资本总体及分维度的情况,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后发现,高校教师心理资本总分及工作导向维度、人际导向维度均分均处于较高水平(平均分2.5)。
(二)心理资本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性情况
1.性别、学历差异
为了解高校教师的心理资本在性别上的差异性,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性别的教师在心理资本总体及其分维度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使用方差分析对高校教师心理资本在学历上的差异性进行检验后发现,高校教师在不同学历上并未出现心理资本的显著性差异。
2.职称差异
使用方差分析對心理资本及其分维度在职称上的差异性进行检验后发现,不同职称的教师表现出不同的心理资本、人际导向、工作导向情况,具体来说,教授职称的高校教师在心理资本及其分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低于职称为讲师、副教授的教师,见表1:
3.工作内容差异
在工作内容上,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检验后发现,不同工作内容的高校教师在心理资本及其维度上出现了显著性差异,具体表现为工作内容为教学的高校教师得分显著低于工作内容为管理的教师。
见下表2: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研究发现性别和学历在心理资本方面没有显著性的差异。而在职称方面,职称越高的高校教师心理资本及其分维度上的得分越低,从事教学的教师也比从事管理的教师要低一些。
参考文献:
[1] 俞国良,金东贤,郑建君.教师心理健康评价量表的编制及现状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3.
[2] 张阔,张赛,董颖红.积极心理资本:测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心理与行为研究[J],2010, 8(1):58~64.
[3] 仲理峰.心理资本对员工的工作绩效、组织承诺及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7,39(2):328~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