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太阳》教学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per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解读
  1.这篇散文全篇采用第一人称讲述,用亲切自然的口吻讲述了“我”为每个季节画了不同颜色的太阳,给世间万物带来各种美好。
  2.课文一共四个自然段,按照夏天、秋天、冬天和春天的顺序叙述,每个自然段写了一个季节。段落结构相似,都是先写画什么颜色的太阳,再写在阳光照耀下,这个季节呈现的美好。全文语言优美,结构工整,具有反复的特点,读起来亲切舒缓。课标对第一学段的阅读要求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通过朗读指导可落实课标要求。
  3.第一学段课标要求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图画中画了一个小男孩画太阳的情景,透过小男孩甜甜的微笑,可以感受到其美好的心愿。
  教学设计
  课前预习:
  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
  教学目标:
  1.认识“太、阳”等13个生字和舌字旁、页字边等偏旁;会写
  “太、阳”等7个生字和横撇弯钩一个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能从课文中找出信息,感受“我”的美好心愿。
  教学难点:
  1.读好长句的停顿和问句。
  2.能结合文中信息,感受“我”的美好心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音乐引入。
  课前播放《种太阳》,让学生说一说歌曲中提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注意训练学生说完整的话)
  2.揭题:多么美好的愿望!今天,我们也来认识一个善良的小男孩,他画了四幅画送给四个
  季节。
  3.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种太阳》的音乐欢快而美好,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在表达有趣的事的过程中能够训练学生说完整的话,对课文的理解和想象也有
  帮助。)
  二、学习生字
  1.带拼音读词语。
  2.去拼音读词语。
  3.去熟字读生字。
  4.识字游戏。
  5.换语境识字。
  把这个生字组一个新词,然后读一读。
  6.生字回文。
  (設计意图:识字是低年级的重点,更是一年级的重中之重,所以用了大量的时间在识字部分,以夯实基础。考虑到学生刚开始都是图形记忆,因此通过“六步识字法”,即先出示文中带拼音的词语,让学生从整体感知,然后到具体的生字,再从生字拓展到其他词语,增加积累量,也加深对字的印象,最后回归整体,带入课文。相信一个循环下来,学生会对生字有较深的印象。)
  三、整体感知
  1.生字我们都认识了,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说说小男孩画了四个什么颜色的太阳,分别送给了谁?
  2.生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通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的语言美。)
  四、品味语言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1自
  然段。
  2.说说这一段话写了“我”画了一个怎样的太阳,送给了哪个
  季节?
  3.出示第1句,随机朗读。
  4.联系生活,说说自己在夏天看到的太阳是什么样的。
  5.创设情境,在对比中感受
  “炎热”和“清凉”。
  创设情境:夏天,想象你是小狗、小花、树叶等,太阳晒在身上,是怎样的感受?
  出示图片“绿太阳”,再次让学生扮演小狗、小花、树叶等,感受绿太阳带来的“清凉”。
  6.借助拓展,引导学生理解
  “到处”。
  绿绿的太阳照着高山,高山——(一片清凉)
  绿绿的太阳照着田野,田野——(一片清凉)
  绿绿的太阳照着街道,街道——(一片清凉)
  绿绿的太阳照着校园,校园——(一片清凉)
  引导学生用上面的句式说说还有哪些地方也会一片清凉。
  绿绿的太阳照着 ,
  一片清凉。
  小结:绿绿的太阳,把清凉带到每一个地方,每一个角落。文中用了一个词语写出了这个意思,那就是——“到处”。
  7.在感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想象对话,引导学生体会“炎热”和“清凉”的感觉。同时,通过这两种感觉的对比,凸显了“绿太阳”在夏天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将词语与阅读理解融为一体。通过句式的拓展,不仅有助于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达,而且让“到处”一词变得丰满而有画面感。)
  五、结语
  另外三个太阳又带给了我们什么感受呢?我们下节课再来
  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导入: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小男孩画了个绿绿的太阳送给了夏天,那么,其他的季节又画了什么颜色的太阳呢?
  2.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言简意赅,也能更快地带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二、品读课文
  1.小男孩一共画了四个太阳,我最喜欢夏天的绿太阳,因为它能让高山、田野、街道、校园,到处一片清凉。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呢?为什么?读课文,找答案。
  2.生读课文,然后小组交流。
  3.全班汇报。师相机指导朗读。
  预设1:秋天重点指导“金黄的落叶忙着邀请小伙伴,请他们尝尝水果的香甜”。
  预设2:冬天重点指导“阳光温暖着小朋友冻僵的手和脸”,并训练说话——冬天的阳光不仅仅温暖着小朋友冻僵的手和脸,还温暖着……   课件出示:我画了个红红的太阳,送给冬天。阳光温暖着
  。
  预设3:春天重点指导问句的读法。想象春天都有什么颜色,训练想象力,说完整的话。
  (设计意图: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让学生研读自己喜欢的部分,然后进行朗读指导,这样更有针对性,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三、能力拓展
  说说你会为每个季节画什么颜色的太阳,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这也是本课的课后习题,旨在应用。既达到了理解课文即小男孩为什么送特定颜色的太阳给特定季节的目的,也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力及语言表达力。)
  四、指导写字
  这节课还有七个要会写的
  生字,你觉得难写的,可以试着用下面的方法自己说一说,然后和同桌交流交流。
  出示:拼拼音;说结构;写笔顺;数笔画;组词语。
  预设1:太(tài),独体字,笔顺是横、撇、捺、点,“太”有四画。太,太阳。
  师:写法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预设A:我给大家提个醒,撇、捺要舒展。
  预设B:我给大家提个醒,“太”字的那个点要挨着撇,不能太大,也不能太靠上。
  师:观察得真仔细,那就在田字格中描一个写一个,然后放笔坐正。
  预设2:阳(yáng),左右结构,笔顺是横撇弯钩、竖、竖、横折、横、横,“阳”的笔画有六画。阳,阳光。
  师:这个字很难写,其中横撇弯钩是我们这节课新学的笔画,请大家仔细看老师写,(范写)短横,转折处略顿笔后写短撇,接着笔尖不离纸写小弯钩,钩的方向往左上。在横中线上方收笔,竖较长。“日”的竖写在竖中线上,中间的横写在横中线上。看着黑板上的范字书空,然后试着在书上描一个,写一个。
  师:有几个字的笔顺需要我们注意,谁能给大家提个醒?
  预设3:我给大家提个醒,“为”的笔顺是点、撇、横折钩、点。
  预设4:我给大家提个醒,“金”的笔顺是撇、捺、横、横、竖、点、撇、横。
  (设计意图: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一个重中之重,所以要扎实,每一笔每一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力求到位,从结构到笔顺要观察入微,以打下坚实的写字基础。本节课要写的七个字要突出重点,不能平均用力。“太、因”字形相对简单,尽量放手让学生独立观察、书写。“校”字结构左窄右宽,提醒木字旁的书写要点。“秋”字要回顾禾木旁的书写要点,联系“火”字复习书写笔顺。“金”和“为”笔顺是难点,当学生用五步记字法汇报时,教师可以重点强调笔顺,并范写。“阳”是这节课的书写难点,由于双耳旁是学生第一次学写,所以教师要重点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横撇弯钩”的书写要点。)
  作业设计
  必做作业:
  1.会写本课要写的七个生字。
  2.认读课后第2题的三组
  詞语。
  (设计意图:在课堂上写字只能够让学生写得漂亮,并不能保证人人记住。因此,课后的生字练习十分必要,要把生字记扎实,写明白。除了生字,丰富语言积累也十分必要。本课课后习题出现了三组词语,第一组词语“高山、果园、田野”都和地点有关,第二组词语“碧绿、金黄、火红”都和颜色有关,第三组词语“清凉、香甜、温暖”都与事物的特点和带给人的感觉有关。引导学生在认读中发现词语特点,分类积累。)
  选做作业:
  1.分类拓展词语的积累。
  2.画一画你心中某个季节的
  太阳。
  (设计意图:把抽象的语言转化为具体的画面,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由于学生能力水平并不一致,所以选做作业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更有发挥的空间。)
  (作者单位:辽宁大连市红星海学校)
  责任编辑 郝 帅
其他文献
所谓“主问题教学”,指的是在阅读教学中,一节课围绕一个开放、有深度的主问题,以一两条主线带动全文,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创造,呈现主线明晰,板块推进,高效等特征的一种教学方式。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研究,我们认为“主问题教学”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优化与改进,以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一、“主问题教学”应向整本书阅读、习作教学延伸  “主问题教学”不应只停留于阅读教学,而应四面开花,向整本
文本解读  统编本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安排了五个板块。  “识字加油站”编排了6个数量词短语,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常用的数量词语识字。  “字词句运用”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找一找,连一连”,选取了一部分字母,大小写对照,复习巩固《语文园地一》学过的《字母表》,为第三单元音序查字法的学习打基础;二是“读一读,想一想”,归类出示带有“日”和“寸”两个部件的生字,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字中相同的部件,知道
文本解读  本单元为习作单元,语文要素有两个:一是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来写的,二是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由于本文是该单元首篇精读课文,除了发挥为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开好头、起好步的重要作用外,还具有其他单元精读课文不同的功能定位。统编本教材在习作单元的编排上大都按照“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习作”的体例进行。在此格局下,精读课文的学习必须要让学生经历指向写作的阅读,其
“对比”是一种阅读策略,有两种方式:一是类文对比,即相似的、同类的几篇文章进行对比阅读;另一种是文内对比,即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段落、技巧进行对比。“质问作者”也是一种阅读策略,它能够引导学生将注意力放在寻找作者意图、表达清晰度及组织思路上。笔者两次执教《理想的风筝》,从“对比阅读”走向“质问作者”,从“学习阅读”走向“在阅读中学习”,让学生主动学习,让思维看得见。  一教对比入手  《理想的风
复述指个体通过言语重复识记过的材料,以巩固记忆的心理操作过程。它是短时记忆信息存储的有效方法,可以防止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受到无关刺激的干扰而发生遗忘。在语文教学中,复述是指学生把读物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复述能力其实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它既能反映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能反映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影响着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复述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课标中对复
《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中的两篇,其中翁卷的《乡村四月》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与繁忙。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则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  仔細分析两首古诗,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如图:  相同之处都表现了乡村生活的
【评价指标】  一、阅读能力评价指标  1.能积累文中疑问句、反问句的句式。  2.默读课文,能了解文章通过自然现象引出观点的写作方法;能找出文章所选事例,比较异同并做好批注。  3.能体会作者运用正反  事例论证观点的好处。  二、写作能力评价指标  1.能围绕观点列举事例。  2.能从生活中选择事例,并通过事例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学实录】  一、诵读一组表达观点的经典语句  冰冻三尺,非一
时间,在白天黑夜中周而复始,如白驹过隙,眨眼而过。还记得,那天,我拖着沉沉的行李箱走进福建师大的校园,仰望这理想中博大精深、底蕴深厚的高等学府,突然间,有了难以道明的兴奋与紧张。想到能有幸参加教育部指定的国培研修活动,能近距离接触那么多久负盛名的学者、专家,开启一场又一场视听盛宴,快乐与期盼的心呀好似颤动的细胞,跳跃在每一寸肌肤、每一条血管中,以致来到这儿的第一晚我便彻底失眠了……  短短10天高
单元习作是实现学生习作素养提升的核心渠道和主要路径。在统编教材即将全面使用的背景下,厘清统编教材单元习作的编排特点,实现小学语文教材单元习作的教学转型,有助于我们用好教材、落实单元习作的课程价值。本文以三年级统编教材为例,对单元习作的教材编写和教学改进进行了探索与思考。  一、透析统编教材单元习作的编排特点  纵观三年级两册16个单元习作,统编教材在编排上体现出精准教学的价值取向:内容设计较为精准
文本解读  本文作为统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首个课文单元的首篇,相对于第一单元的识字素材而言,课文是完整的、鲜活动态的话语世界,体现了语言在具体语境中的实际交际功能。本课承载着进一步学习识字写字,以及开启课文学习的双重任务。首先是识字,“拼音是识字的工具”,课文成为巩固汉语拼音的有效载体。本文生字字音涉及易混声母“q、p”的辨别,翘舌音、前鼻音节、整体认读音节和三拼音节的准确拼读;在完整具体的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