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多解妙处多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lei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习了曲线运动后,我对一道平抛问题产生了很浓的兴趣,这道题看似简单,但却能从不同的角度来解答,可以做到一题多解。希望大家在学习之余也能多总结一些一题多解,体会一题多解、举一反三的好处。例题如图1所示,从倾角为θ的斜面顶端,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一小球,不计空气阻力,若斜面足够长,求小球抛出后经过多长时间
其他文献
由于轻杆模型受力可以沿杆,可以不沿杆,可以被拉,可以被壓,因而成为许多高中生学习物理时倍感困惑的难点之一。其实,同学们只要紧紧抓住轻杆质量为零这一理想化特点,结合沿杆方向速度相等的约束条件,把准轻杆的脉搏,任何与轻杆相关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平时练习及高考中,会涉及有关结晶水合物的组成推断及其受热失水分析等,有的结晶水合物在教材中是有的,有的是新颖陌生的。结晶水合物的形式多样,失水过程错综复杂,又经常出现在新颖试题中,现归纳整理、分析如下。  一、结晶水合物的组成归纳  1.半水:CaSO4·12H2O(熟石膏2CaSO4·H2O)。  2.一水:(NH4)2CO3·H2O、MnSO4·H2O。  3.二水:Na2CO3·NaHCO3
我在学习高中物理时发现,高中物理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粮店中广泛使用自动称米机、加油站中使用的加油枪、自动冰激凌机等现代自动装置越来越广泛地出现在我们
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主要是对平行、垂直关系的探究,以及对条件和结论不完备的开放性问题的探究,解决这类问题一般根据探索性问题的设问,假设其存在并探索出结论,然后在这
参加工作后,从事数学教学,通过在教学中的切身经历和亲身体会,笔者围绕着“细节”这个话题谈谈个人的观点:  一、明确教师的角色定位  21世纪随着社会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对我们的教育提出强烈的变革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视为经验的观点进行重新审视,必须从传统的局限课堂45分钟传授角色向教育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角色转变,教师要有更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来面对自己的工作.社会
一、扎实基础是产生直觉思维的源泉  直觉不是靠“机遇”,直觉的获得虽然有偶然性,但绝不是无缘无故地凭空臆想,而是以扎实的知识为基础。若没有深厚的功底,是不会迸发出思维的火花的。  学生头脑中的数学知识、方法、思想越多,越系统,在解题时数学直觉性、敏感性越强,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多归纳、总结,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例题1判断下列命题的正误:  1。若函数f(x)对定义域中x总有f(1+
摘要:在进行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精神实质.除了分析教材的逻辑结构外,还要找出融汇在物理知识内容中的物理思想和物理观点,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思想观点,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知识,进而认识物质运动的普遍规律.  理想化的观点是指并非物理事实而又合乎规律的观点.它是以物理实验为基础,通过科学抽象概括出来的,其目的在于揭示被研究对象在想象的纯化状态下的物理规律.  关键词:理想化观点模型实验仪器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而言,告诉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给学生一个思维和想象的空间.但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高中数学的例题教学中,高耗低能,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拓展.这样的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对高中数学例题教学的优化进行深入探析和研究.  一、围绕例题进行反思,注重方法的总结及思路的提炼  例题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犹如抛砖引
物理作为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学生在刚接触这门课时常常被奇妙的物理现象和有趣的实验所吸引,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但是随着课程内容的逐渐深入,以及学习热情的逐渐降低,物理教学就会出现教学效率偏低,学生也会逐渐感到这门学科较难.究其原因是初中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有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能够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不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出现了一些思维障碍和观念偏差.针对这种状况,作为初
在解析几何中,有关圆的问题是比较常见的,本文就解决这类问题体现的数学思想进行简单的分析。  1.函数与方程思想  函数与方程思想在圆的方程中应用较广泛,在求圆的方程、直线与圆的交点、圆与圆的交点等问题时都要用到函数与方程思想。  例1已知直线x+2y-3=0与圆x2+y2+x-6y+m=0相交于P,Q两点,且OP⊥OQ(O为坐标原点),求实数m的值。  分析:由于OP⊥OQ,若设点P(x1,y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