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目前独生子女的比例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幼儿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溺爱心理,对幼儿的生活起居百般呵护,造成了独生子女的“温室效应”。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他们刚刚进入集体生活,在家都是 “掌中宝”,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特别在角色游戏中,玩具、衣服、瓶子、娃娃……我们发现教室每天犹如硝烟未散的战场,到处都是凌乱不堪,整理物品成了老师最头疼的事。
一、为何整理物品成了难题
在自主游戏时或结束后,我们通常会看到幼儿在整理玩具时的几种表现。
1.缺乏正确的分类概念
小班幼儿年龄较小,整理玩具时通常会发生“乱放”的现象。其实是因为小班幼儿还不太了解分类的概念,他们不知道该怎样整理,不知道同一类型的玩具应该放在一起。
角色游戏结束后,香香饭店的悦悦把碗放在置物柜的最上面一层,碟子放在第二层。然后康康把桌子上拿下来的抹布放在地上叠好放在碗的上面,又把厨师帽子塞在抹布和碗之间,乐乐把菜单从地上捡起来,随手放在碟子上。
分析:整理玩具并不是把玩具堆放在一起就可以的,而是一个简单的分类过程,可以通过整理玩具使幼儿的分类能力得到锻炼。碗和碟子放在上层,而桌布、厨师帽子、菜单等放在下层。小班幼儿刚刚接触分类,还不能很好的运用到整理玩具中去。
2.缺乏良好的习惯
在老师宣布整理玩具后不知道该干什么,甚至乱跑、到其他小组去捣乱。
自主游戏结束后,杰杰放下手中的橡皮泥跑到理发店的那里,看其他小朋友在整理,自己也抓了两把往篮子里放。然后又跑到小银行那里,把手伸到储蓄罐里乱搅。
分析:小班幼儿已建立起自己整理玩具的概念,独立性和自主性开始萌芽,喜欢帮助做事。但是,不懂得合作,也不会保护自己和同伴。
3.缺乏充足的游戏时间
例如幼儿不愿拆掉自己做的东西,他觉得自己还没有玩够还想继续玩下去。许多幼儿因为早上来得晚或做事的动作太慢,经常才开始玩玩具老师就宣布整理玩具。没有充分的玩具时间,所以不愿整理玩具。
4.对整理玩具充满好奇,却又不懂谦让与合
小班幼儿刚进幼儿园对于整理玩具很好奇,有新鲜感和从众心理,一个幼儿在做什么,其他小朋友也学着做什么。
彬彬很快把自己小超市玩具推倒在地上,还把旁边小朋友的东西都推倒,然后拼命的往筐里扔瓶子一边扔一边紧紧地抓住筐,看见小朋友过来,彬彬还没等到瓶子全部收好就搬着筐往教室走,想送进柜子。而小朋友也搬着筐,谁也不愿放手。
分析:小班幼儿刚入园不久对于整理玩具很好奇,在老师宣布整理玩具后都想整理因而发生了哄抢的现象。幼儿的从众心理也导致他们看到别人搬筐子就都跑过去搬。
二、动动脑、动动手,物归原处很简单
教师更要善于退位,当固有的一切已不能适应幼儿、满足幼儿发展需要的时候,就应支持幼儿的大胆创新,才能促使幼儿在为满足自己的需要中不断发展进步,逐步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而无论以何种角色出现,教师始终要处于隐性控制地位,既要撑起支架,又要适时拆除支架,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主体性发挥,提高规范性的整理能力。
1.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学习整理
认知发展理论认为,认知发展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前提,行为和认知间有着密切联系,儿童整理能力的发展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儿童具有对环境适应过程中的主动性,环境的力量只有在适合儿童当前认知发展水平的条件下才对儿童发展有意义。因此,发展幼儿的整理能力必须在创设良好的区角活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经过实践证明,宽松、自主的环境是幼儿喜欢的,开放、操作性强的材料是幼儿乐意接受的,清楚、明确的标记是易于幼儿摆放的,也就是:教育意图——转化——材料、环境——影响——活动——促进——发展。
2.讓幼儿在与周围人的互动中主动发展
蒙台梭利认为:游戏就是小孩的工作。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在无意识中受到诱导,促进其身心发展。区域活动中环境的创设、小组间的活动,教师的参与等都能使幼儿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利于幼儿整理能力的发展。因而,我们也十分重视并把握好活动中人为因素对幼儿的影响与帮助。
(1)同伴是共同学习的主体
幼儿是在与同伴的相互交往、相互作用中学习发展的,同伴资源是很好的教育手段。我们在活动中显而易见,幼儿的能力是存在差异的,受诱导能力强的幼儿就表现为更快获得关于整理方面的认知,体现发展的差异性。而他们进步行为就在不知不觉中给能力弱的幼儿作出了示范和指导,我们也特别重视这种榜样的影响作用。因为我们知道,榜样的作用在幼儿期特别的明显,由他人的活动经验通过自身的努力进行转化,变成一种自我意识或能力,也就是初步有序的整理习惯的养成。
我们让幼儿轮流担任管理员是同伴因素的进一步发挥。不仅让他们建立起一种积极向上的荣誉感,认真负责的责任感,在管理好自己的同时,又监督并帮助同伴强化、巩固整理能力,是一种共同的进步。而且还使交往、合作能力伴随着在发展,循环作用。
(2)教师的多重角色,为幼儿的主动发展服务
教师这一角色身份本身就是幼儿所崇拜和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依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采用比喻、拟人化的情境,吸引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参与,以游戏诱导的方法,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在无意识中受到诱导。
自主游戏正给了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的机会,在了解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共同参与游戏环境的创设,幼儿与同伴的交往合作,语言能力的发展,包括整理、归纳的能力。
幼儿在自主性游戏中能自觉地掌握游戏规则,和同伴友好商量、互相轮换角色,体验人与人相互合作、交往的重要和快乐。每个年龄段的幼儿学会了有序的整理玩具、物品归类,并能在游戏中快乐地与同伴合作。而这些都将是陪伴幼儿终身发展受益的资源和财富。
一、为何整理物品成了难题
在自主游戏时或结束后,我们通常会看到幼儿在整理玩具时的几种表现。
1.缺乏正确的分类概念
小班幼儿年龄较小,整理玩具时通常会发生“乱放”的现象。其实是因为小班幼儿还不太了解分类的概念,他们不知道该怎样整理,不知道同一类型的玩具应该放在一起。
角色游戏结束后,香香饭店的悦悦把碗放在置物柜的最上面一层,碟子放在第二层。然后康康把桌子上拿下来的抹布放在地上叠好放在碗的上面,又把厨师帽子塞在抹布和碗之间,乐乐把菜单从地上捡起来,随手放在碟子上。
分析:整理玩具并不是把玩具堆放在一起就可以的,而是一个简单的分类过程,可以通过整理玩具使幼儿的分类能力得到锻炼。碗和碟子放在上层,而桌布、厨师帽子、菜单等放在下层。小班幼儿刚刚接触分类,还不能很好的运用到整理玩具中去。
2.缺乏良好的习惯
在老师宣布整理玩具后不知道该干什么,甚至乱跑、到其他小组去捣乱。
自主游戏结束后,杰杰放下手中的橡皮泥跑到理发店的那里,看其他小朋友在整理,自己也抓了两把往篮子里放。然后又跑到小银行那里,把手伸到储蓄罐里乱搅。
分析:小班幼儿已建立起自己整理玩具的概念,独立性和自主性开始萌芽,喜欢帮助做事。但是,不懂得合作,也不会保护自己和同伴。
3.缺乏充足的游戏时间
例如幼儿不愿拆掉自己做的东西,他觉得自己还没有玩够还想继续玩下去。许多幼儿因为早上来得晚或做事的动作太慢,经常才开始玩玩具老师就宣布整理玩具。没有充分的玩具时间,所以不愿整理玩具。
4.对整理玩具充满好奇,却又不懂谦让与合
小班幼儿刚进幼儿园对于整理玩具很好奇,有新鲜感和从众心理,一个幼儿在做什么,其他小朋友也学着做什么。
彬彬很快把自己小超市玩具推倒在地上,还把旁边小朋友的东西都推倒,然后拼命的往筐里扔瓶子一边扔一边紧紧地抓住筐,看见小朋友过来,彬彬还没等到瓶子全部收好就搬着筐往教室走,想送进柜子。而小朋友也搬着筐,谁也不愿放手。
分析:小班幼儿刚入园不久对于整理玩具很好奇,在老师宣布整理玩具后都想整理因而发生了哄抢的现象。幼儿的从众心理也导致他们看到别人搬筐子就都跑过去搬。
二、动动脑、动动手,物归原处很简单
教师更要善于退位,当固有的一切已不能适应幼儿、满足幼儿发展需要的时候,就应支持幼儿的大胆创新,才能促使幼儿在为满足自己的需要中不断发展进步,逐步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而无论以何种角色出现,教师始终要处于隐性控制地位,既要撑起支架,又要适时拆除支架,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主体性发挥,提高规范性的整理能力。
1.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学习整理
认知发展理论认为,认知发展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前提,行为和认知间有着密切联系,儿童整理能力的发展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儿童具有对环境适应过程中的主动性,环境的力量只有在适合儿童当前认知发展水平的条件下才对儿童发展有意义。因此,发展幼儿的整理能力必须在创设良好的区角活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经过实践证明,宽松、自主的环境是幼儿喜欢的,开放、操作性强的材料是幼儿乐意接受的,清楚、明确的标记是易于幼儿摆放的,也就是:教育意图——转化——材料、环境——影响——活动——促进——发展。
2.讓幼儿在与周围人的互动中主动发展
蒙台梭利认为:游戏就是小孩的工作。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在无意识中受到诱导,促进其身心发展。区域活动中环境的创设、小组间的活动,教师的参与等都能使幼儿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利于幼儿整理能力的发展。因而,我们也十分重视并把握好活动中人为因素对幼儿的影响与帮助。
(1)同伴是共同学习的主体
幼儿是在与同伴的相互交往、相互作用中学习发展的,同伴资源是很好的教育手段。我们在活动中显而易见,幼儿的能力是存在差异的,受诱导能力强的幼儿就表现为更快获得关于整理方面的认知,体现发展的差异性。而他们进步行为就在不知不觉中给能力弱的幼儿作出了示范和指导,我们也特别重视这种榜样的影响作用。因为我们知道,榜样的作用在幼儿期特别的明显,由他人的活动经验通过自身的努力进行转化,变成一种自我意识或能力,也就是初步有序的整理习惯的养成。
我们让幼儿轮流担任管理员是同伴因素的进一步发挥。不仅让他们建立起一种积极向上的荣誉感,认真负责的责任感,在管理好自己的同时,又监督并帮助同伴强化、巩固整理能力,是一种共同的进步。而且还使交往、合作能力伴随着在发展,循环作用。
(2)教师的多重角色,为幼儿的主动发展服务
教师这一角色身份本身就是幼儿所崇拜和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依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采用比喻、拟人化的情境,吸引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参与,以游戏诱导的方法,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在无意识中受到诱导。
自主游戏正给了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的机会,在了解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共同参与游戏环境的创设,幼儿与同伴的交往合作,语言能力的发展,包括整理、归纳的能力。
幼儿在自主性游戏中能自觉地掌握游戏规则,和同伴友好商量、互相轮换角色,体验人与人相互合作、交往的重要和快乐。每个年龄段的幼儿学会了有序的整理玩具、物品归类,并能在游戏中快乐地与同伴合作。而这些都将是陪伴幼儿终身发展受益的资源和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