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绿色建筑节水方面存在的问题出发,对绿色建筑节水及水资源利用技术措施中水回用技术、雨水利用技术进行了探讨,希望与同行共同切磋。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水及水资源利用、节水指标
中图分类号:TU991.6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绿色建筑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提倡水的循环利用与中水处理,使给排水系统的综合效率达到最优,从而降低能耗,做到无废无污染。这就要求建筑在开发过程中有自己的技术体系。在这些技术中,建筑节水及水资源利用方面的设计思路与节能、资源循环利用等理念息息相关。绿色建筑要实现节水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给排水设计与建筑设计只有同步发展才可能达到建筑整体节能的理想效果。
绿色建筑节水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有关节水的各项规定很多,但在落实上仍有差距,施工质量、产品质量和监督机制尚存在较大问题,尤其节水方面的管理必须要加强,不能有丝毫怠慢。
施工过程中的节水也是各方人士都不愿意涉及的盲点问题,似乎有难言之隐。环保、节水谁都知道,可是施工过程中的节水是一项复杂工作,它与地下构造、周边环境、建筑本身性质及附近水系等都有关,且有很多不可控因素。因此,多年来施工过程中的废水综合利用进展并不顺利.首先,施工单位顾虑的是成本问题,施工毕竟是暂时性的,实施节水措施怕经济上得不偿失;另外,政府对具体施工过程中的节水问题缺乏必要的奖惩措施。
此外,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无意识地浪费珍贵的水资源。这些“隐形”浪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超压出流中的浪费。超压出流不但会破坏给水系统中水量的正常分配,也将产生无效用水量,即浪费水量。二是热水干管循环中的浪费。主要表现在开启配水装置后,不能及时获得满足使用温度的热水,往往要放掉不少冷水后,热水设备才能正常使用,这部分流失的冷水就被浪费了。三是管道及阀门泄漏。我们经常能看到路边的给水管道在管子接缝处及法兰、阀门连接处往外冒水,而埋在地下看不见的管道漏水更不知道有多少。
我国绿色建筑节水及水资源利用措施探讨
在分别对室内给排水系统、中水处理及回用系统、雨水收集及利用系统、绿化及景观用水系统,以及节水器具与设施进行规划后,最终提出建筑或建筑群水资源总体规划方案。制定方案要结合当地水资源状况,因地制宜地制定,保证方案的经济性和可实施性。
中水回用技术措施
(1)中水用途
根据不同处理程度、出水水质和各种用途的用水水质,中水可用作不同用途。目前,建筑中水回用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冲洗侧所;(2)冷却用水;是指侧所便器冲洗用水。主要用于直流式、循环空调冷却系统的冷却用水;(3)消防用水.指消火栓、消防水炮用水;(4)洗车。指各种乍辆的冲洗用水;(5)绿化.指小区或者建筑周围的绿化用水;(6)道路清扫.指浇洒道路及喷洒用水;(7)景观环境用水。在小区中应用比较普遍,主要为观赏类景观用水,包括喷泉、瀑布、景观湖泊等。
(2)绿色建筑中水处理工艺流程
中水工艺流程的选择毛要依据中水原水量、水质和中水用途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其中主要以中水水质为依据。在绿色建筑中宜采用采用技术集成度高、运行稳定可行、具有良好性价比的成熟工艺。
①以优质杂排水为原水的中水处理工艺流程
以优质杂排水为中水水源时,原水有机物浓度较低,中水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去除原水中的恳浮物和少量有机物,降低水的浊度和色度。這类中水水源比较分散,处理规模比较小,中水回用一般为建筑内或小区内的冲厕、洗乍和绿化等。因此,可采用以物化处理工艺或者生物一物化组合流程两类工艺。
②以生活污水为原水的中水处理工艺流程
以生活污水为中水水源时,原水中有机物和悬浮物浓度都较高,需要同时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悬浮物,宜采用两段生物处理或物化处理与生物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工艺。
在选择中水的水处理工艺时,人们往往只考虑初期投资而忽略了由此造成的后果,当不利情况出现时,很可能己经造成不可恢复的后果了。因此,绿色建筑中水处理工艺应将保证水质放在第一位。在达到水质要求的前提下,再运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来简化处理工艺。达不到水质要求,再便宜的处理方法也是浪费。
2、雨水利用技术措施
(1)绿色建筑雨水收集利用技术
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可以设置成单体建筑分散式系统,也可以设置为建筑群或小区集中系统。由雨水汇集区、输水管系、截污装置、储存、挣化系统和配水系统等几部分组成。典型的雨水收集与回用的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典型雨水收集与利用工艺流程
屋面花园收集利用系统
屋面花园收集利用系统既可作为一种单独系统,也可作为雨水集蓄利用的一个预处理措施,可用于平屋顶和坡屋顶。绿化屋顶各构造层次自上而下一般可分为七层:植被层、隔离过滤层、排水层、耐根系穿刺防水层、卷材或涂膜防水层、找平层和找坡层。
屋面花园防水要比一般住宅防水要求高一级,起码是二级防水,二层柔性防水层.隔离过滤层在种植层和排水层之间,采用无纺布或玻纤毡,可以透水,又能阻止泥土流失。
(2) 绿色建筑雨水渗透技术
绿色建筑雨水渗透技术措施种类很多,主要可以分为分散渗透和集中渗透两大类。分散渗透规模大小各异,设施简单,可减轻对雨水收集输送系统的压力,补充地下水,还可以充分利用表层植被和土壤的净化功能减少径流带入水体的污染物,但是一般渗透速率较慢,在地下水位高、土壤渗透能力差或雨水水质污染严重的地方应用受到限制.主要包括渗透地面、渗透管沟等.集中渗透规模较大,有较大的储水容量和渗透面积,净化能力强,适合建筑群或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主要有渗水池、渗水盆地等。
以上几种绿色建筑雨水渗透技术,应用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各种渗透设施进行组合.例如,可以在绿色建筑小区内设置渗透地面、绿地、渗透管和渗透池等组合成一个渗透系统。这样就可以取长补短,更好的适应现场多变的条件,效果会更加显著。
结论
绿色建筑节水及水资源利用技术的涉及范围广、影响因素多,且我国各个地区的地理、气候和建设水平发展不平衡,因而在绿色建筑设计、建造和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也不可能完全一致。同时,随着绿色建筑研究的不断深入,建筑开发商的不断重视,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节水及水资源利用技术应该不断得到调整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杨茜,章易.我国发展绿色建筑任重道远.中国住宅设施,2006, 2: 27-29
【2】申棋玉,王长永.绿色建筑与绿色技术.建筑技术开发,2004, 31(10): 93-95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水及水资源利用、节水指标
中图分类号:TU991.6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绿色建筑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提倡水的循环利用与中水处理,使给排水系统的综合效率达到最优,从而降低能耗,做到无废无污染。这就要求建筑在开发过程中有自己的技术体系。在这些技术中,建筑节水及水资源利用方面的设计思路与节能、资源循环利用等理念息息相关。绿色建筑要实现节水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给排水设计与建筑设计只有同步发展才可能达到建筑整体节能的理想效果。
绿色建筑节水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有关节水的各项规定很多,但在落实上仍有差距,施工质量、产品质量和监督机制尚存在较大问题,尤其节水方面的管理必须要加强,不能有丝毫怠慢。
施工过程中的节水也是各方人士都不愿意涉及的盲点问题,似乎有难言之隐。环保、节水谁都知道,可是施工过程中的节水是一项复杂工作,它与地下构造、周边环境、建筑本身性质及附近水系等都有关,且有很多不可控因素。因此,多年来施工过程中的废水综合利用进展并不顺利.首先,施工单位顾虑的是成本问题,施工毕竟是暂时性的,实施节水措施怕经济上得不偿失;另外,政府对具体施工过程中的节水问题缺乏必要的奖惩措施。
此外,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无意识地浪费珍贵的水资源。这些“隐形”浪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超压出流中的浪费。超压出流不但会破坏给水系统中水量的正常分配,也将产生无效用水量,即浪费水量。二是热水干管循环中的浪费。主要表现在开启配水装置后,不能及时获得满足使用温度的热水,往往要放掉不少冷水后,热水设备才能正常使用,这部分流失的冷水就被浪费了。三是管道及阀门泄漏。我们经常能看到路边的给水管道在管子接缝处及法兰、阀门连接处往外冒水,而埋在地下看不见的管道漏水更不知道有多少。
我国绿色建筑节水及水资源利用措施探讨
在分别对室内给排水系统、中水处理及回用系统、雨水收集及利用系统、绿化及景观用水系统,以及节水器具与设施进行规划后,最终提出建筑或建筑群水资源总体规划方案。制定方案要结合当地水资源状况,因地制宜地制定,保证方案的经济性和可实施性。
中水回用技术措施
(1)中水用途
根据不同处理程度、出水水质和各种用途的用水水质,中水可用作不同用途。目前,建筑中水回用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冲洗侧所;(2)冷却用水;是指侧所便器冲洗用水。主要用于直流式、循环空调冷却系统的冷却用水;(3)消防用水.指消火栓、消防水炮用水;(4)洗车。指各种乍辆的冲洗用水;(5)绿化.指小区或者建筑周围的绿化用水;(6)道路清扫.指浇洒道路及喷洒用水;(7)景观环境用水。在小区中应用比较普遍,主要为观赏类景观用水,包括喷泉、瀑布、景观湖泊等。
(2)绿色建筑中水处理工艺流程
中水工艺流程的选择毛要依据中水原水量、水质和中水用途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其中主要以中水水质为依据。在绿色建筑中宜采用采用技术集成度高、运行稳定可行、具有良好性价比的成熟工艺。
①以优质杂排水为原水的中水处理工艺流程
以优质杂排水为中水水源时,原水有机物浓度较低,中水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去除原水中的恳浮物和少量有机物,降低水的浊度和色度。這类中水水源比较分散,处理规模比较小,中水回用一般为建筑内或小区内的冲厕、洗乍和绿化等。因此,可采用以物化处理工艺或者生物一物化组合流程两类工艺。
②以生活污水为原水的中水处理工艺流程
以生活污水为中水水源时,原水中有机物和悬浮物浓度都较高,需要同时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悬浮物,宜采用两段生物处理或物化处理与生物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工艺。
在选择中水的水处理工艺时,人们往往只考虑初期投资而忽略了由此造成的后果,当不利情况出现时,很可能己经造成不可恢复的后果了。因此,绿色建筑中水处理工艺应将保证水质放在第一位。在达到水质要求的前提下,再运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来简化处理工艺。达不到水质要求,再便宜的处理方法也是浪费。
2、雨水利用技术措施
(1)绿色建筑雨水收集利用技术
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可以设置成单体建筑分散式系统,也可以设置为建筑群或小区集中系统。由雨水汇集区、输水管系、截污装置、储存、挣化系统和配水系统等几部分组成。典型的雨水收集与回用的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典型雨水收集与利用工艺流程
屋面花园收集利用系统
屋面花园收集利用系统既可作为一种单独系统,也可作为雨水集蓄利用的一个预处理措施,可用于平屋顶和坡屋顶。绿化屋顶各构造层次自上而下一般可分为七层:植被层、隔离过滤层、排水层、耐根系穿刺防水层、卷材或涂膜防水层、找平层和找坡层。
屋面花园防水要比一般住宅防水要求高一级,起码是二级防水,二层柔性防水层.隔离过滤层在种植层和排水层之间,采用无纺布或玻纤毡,可以透水,又能阻止泥土流失。
(2) 绿色建筑雨水渗透技术
绿色建筑雨水渗透技术措施种类很多,主要可以分为分散渗透和集中渗透两大类。分散渗透规模大小各异,设施简单,可减轻对雨水收集输送系统的压力,补充地下水,还可以充分利用表层植被和土壤的净化功能减少径流带入水体的污染物,但是一般渗透速率较慢,在地下水位高、土壤渗透能力差或雨水水质污染严重的地方应用受到限制.主要包括渗透地面、渗透管沟等.集中渗透规模较大,有较大的储水容量和渗透面积,净化能力强,适合建筑群或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主要有渗水池、渗水盆地等。
以上几种绿色建筑雨水渗透技术,应用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各种渗透设施进行组合.例如,可以在绿色建筑小区内设置渗透地面、绿地、渗透管和渗透池等组合成一个渗透系统。这样就可以取长补短,更好的适应现场多变的条件,效果会更加显著。
结论
绿色建筑节水及水资源利用技术的涉及范围广、影响因素多,且我国各个地区的地理、气候和建设水平发展不平衡,因而在绿色建筑设计、建造和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也不可能完全一致。同时,随着绿色建筑研究的不断深入,建筑开发商的不断重视,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节水及水资源利用技术应该不断得到调整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杨茜,章易.我国发展绿色建筑任重道远.中国住宅设施,2006, 2: 27-29
【2】申棋玉,王长永.绿色建筑与绿色技术.建筑技术开发,2004, 31(10): 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