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讨了深基坑工程开挖支护的特点,从支护设计和施工两方面,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案及措施,成功地完成了地下深达23米的基坑支护和开挖。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设计开挖技术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工程概况
龙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南宁基地职工周转房大楼工程,属框支剪力墙结构,总建筑面积49436㎡,地上30层,地下4层,±0.00高程为96.10 m;地下室基坑深23m,长68m,宽58m,大楼基础为筏板基础。该工程场地地貌单元属丘陵地貌,经人工挖填后,现场地地势较平坦,相对高差1.53m。
2. 基坑支护设计
该工程因基坑周边有建(构)筑物和地下管线,必须垂直开挖,采取工程措施进行支护,根据相关规定,确定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设计使用年限一年。经过方案对比,决定选用:“排桩+锚杆(索)支护体系”,该方案相对造价低,安全性高,施工技术成熟。
该基坑土方外运非常困难,利用设计地下室车坡道,在基坑南侧设置一临时斜坡道,外运土方,东端与施工大门口路衔接,西端与西侧壁相接处标高为-11.0m,然后转120度左右,朝东北方向延伸到基坑开挖底部。
支护桩共计222根,选用钻孔混凝土灌注桩,机械钻孔快,对桩孔壁的扰动小,安全性高,质量易于控制,适用于极软岩;桩身及冠梁、腰梁均为C30钢筋混凝土,土壁采用Φ8@200×200钢筋网,喷射C20细石混凝土,厚100mm,并安装Ф50PVC泄水管。
预应力锚索钻孔直径为200 mm,锚索深入基坑侧壁,由锚固段和自由段组成,通过腰梁和锚垫板,拉锚排桩,阻止排桩位移,共计899根(孔)锚索。每根锚索由2~5根Ф15.24 mm(7Ф5)高强、低松弛的钢绞线组成,单根钢绞线抗拉强度为fptk=1860 Mpa,钢绞线不允许搭接;锚索在孔内安装就位后,孔内必须全长两次注浆。
冠梁位于四周混凝土灌注桩的顶部,桩顶主钢筋全部伸入冠梁,将所有桩顶牢固的连接在一起,并且用锚索将冠梁锚固锁定。腰梁位于冠梁以下四周混凝土灌注桩的侧壁,将标高相同的一排锚索连接在一起,被锚索锚固锁定,与灌注桩组成网格状竖直支护系统。
3. 基坑支护及开挖主要施工方法
基坑支护及开挖施工,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先进行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然后土方开挖与锚索、冠梁(腰梁)施工穿插进行。
3.1 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法
施工工艺流程:场地布置 →桩位放样→钻机就位→埋设钢护筒→钻孔→成孔检查、清孔→钢筋笼安装→水下混凝土浇注。
3.1.1 统筹规划,合理布置场地
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要求,先平整夯实场地,测放出所有桩位,钉好十字桩;再统筹规划好施工道路、旋挖钻机钻孔位置、孔口堆土场、排水渠(井)、泥浆池和桩身钢筋笼制作、堆放场地,以及水、电线路等。旋挖钻机钻孔位置地面要夯实不沉陷,高出渠水面1m,及时排除场内积水,外运孔口堆土。
3.1.2 优化钻孔顺序,提高钻孔效率
(1)灌注桩的钻孔顺序,应遵循以下原则:A、混凝土灌注桩跳桩施工,按《规范》要求确定间隔为2根桩;B、施工四个角及其附近的桩;C、先施工钻孔难度大的,才有时间制定可行施工方案,不会造成旋挖钻机停工;
(2) 旋挖钻机成孔工艺:首先是通过钻杆底部带有活门的桶式钻头回转破碎岩土,将渣装入钻斗内,再将钻斗提出孔外卸土,这样循环往复,直至钻进到设计深度。对粘结性好的岩土层,可采用干式或清水钻进工艺,无需泥浆护壁;而对于松散易坍塌地层,或有地下水分布,孔壁不稳定,采用静态泥浆护壁钻进工艺。
(3)其他成孔方法
A.该工程基坑北边与已建业务大楼地下室相接,不能钻孔;只能将基坑北边挖深形成机械作业平台,再向下将剩余的回填土挖运出去,拆除了钢筋网,用反铲式破碎机和风镐凿除了伸入的毛石混凝土,然后,每根桩砌一个厚120水泥砂浆砖壁井,至平台作业面,将深槽回填密实,安排旋挖钻机钻孔完成。
B.基坑东北边回填土深达1~9米,钻孔时上部塌孔严重,每根桩回填土部分人工挖孔,钢筋混凝土护壁,剩余部分再用旋挖钻机钻孔完成。
3.1.3 吊装钢筋笼,浇注混凝土
吊装钢筋笼为了有利于汽车起重机吊装,超过15米长的钢筋笼分两节制作,先吊起下段钢筋笼,移至孔口,在人的扶持下将钢筋笼下入孔内;在钢筋笼的顶吊圈下插两根平行的槽钢,将整个笼体支托于护筒顶端两侧的枕木上,槽钢横放在枕木上,防止落于孔中。
(2)浇筑混凝土每个钻孔内水位高低差异很大,都采用导管法浇筑水下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应注意埋管深度控制在2~6m范围以内,并做好记录;浇筑混凝土时,导管、储料斗用汽车起重机吊挂,人工配合安装和拆卸;应保证混凝土的连续供应,超过设计桩顶最少0.5m,作为浮浆层凿除。
3.2 锚索和土方开挖的施工方法
3.2.1 土方开挖
为了确保基坑施工安全,土方开挖根据基坑四侧锚索高度布置的情况,分层分段开挖,该基坑分为6层,每层标高与四边侧壁当排锚杆高度基本一致,高差为±1.0m左右;每层开挖时,还要分区分段开挖,先开挖锚索工作面,宽度是8m,并且每段开挖长度不宜大于30m,先开挖段中还要有一个拐角,拐角一边直段长不小于10m,这样就才能避免钻孔与腰梁施工时,不互相抢占工作面,使开挖、锚索、腰梁施工形成流水作业。
土方外运20公里,每层土方开挖顺序为:先从基坑西北角两边开挖锚索工作面,再依次开挖西边、北边、东边和南边的锚索工作面,然后开挖中部剩余土方;遇到反铲挖不动的坚硬土方,采用反铲式破碎机破除。
3.2.2 锚索的施工方法
锚索施工工艺:施工准备 →锚索钻机就位 →钻孔→退出钻杆 →安装锚索及注浆管 →灌注水泥浆 →二次灌注水泥浆 →腰梁(冠梁)施工 →安装锚固板 →预应力锚索张拉锁定。
(1)施工准备 预应力锚索施工前应进行基本试验,试验锚索数量不少于3根,以確定锚固体与岩土层间粘结强度特征值、锚索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锚索要提前制作好,单根锚索采用Ф15.24钢绞线,自由段的钢绞线需要外套φ20塑料软管,注浆后能滑动.
(2)钻锚索孔钻机就位稳固后,对准孔位、调正角度,钻进过程中要反复进、退钻杆,清理孔内残土,防止“卡钻”,钻孔完毕应及时注入高压水清孔,将孔内残留废土清除干净,否则锚索安装困难,甚至还要拔出,重新清孔。
(3)安装锚索及注浆先把验收合格的锚索人工抬运到孔口处,待钻机拔出钻杆后,要人工立即向孔内插入锚索,尽快注入水泥浆,以防塌孔。采用二次注浆工艺,注浆材料采用0.45~0.55纯水泥浆,注浆压力不宜过大,待水泥浆回流到孔口,一次注浆完成;然后等待4~6小时进行二次注浆,待浆液流出孔口时,用湿粘土封堵孔口,并严密捣实,再加压灌浆。
(4)钢筋混凝土腰梁(冠梁)施工将冠梁底面以上的土方开挖后,用风镐将多余的桩头凿除,就可以钻孔、安装锚索了;然后安装冠梁钢筋、模板,浇筑混凝土。
(5)预应力锚索张拉锁定待锚索注浆8~11天,锚固段强度大于15MPa并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75%后方可进行张拉,腰梁(冠梁)混凝土也达到了一定的强度,安装锚固板,准备张拉锚索;先通知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抽样张拉锚索,合格后才能张拉到期锚索。若锚索预应力没有明显衰减时,即可将锚索锁定。锁定后若发现有明显应力损失时,应继续进行张拉。
4. 变形观测结果及处理措施
该基坑施工期间的变形观测,主要是对周边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和对支护桩顶冠梁的沉降、位移观测;并委托有检测资质证书的单位,于2010年9月14日至2011年7月3日对各个观测点进行了观测。
2011年7月3日的位移观测结果中,西侧冠梁的10#、11#、12#三个观测点的累计位移值分别为72mm、82mm、78mm;东侧冠梁的4#、5#两个观测点的累计位移值分别为33mm、36 mm,均超过了设计图纸的预警值(20mm)。经多次实地观察,基坑四周地面没有出现明显的裂缝和沉降现象,周边建筑物也没有出现裂缝等现象,使用正常,也没有影响施工。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设计开挖技术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工程概况
龙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南宁基地职工周转房大楼工程,属框支剪力墙结构,总建筑面积49436㎡,地上30层,地下4层,±0.00高程为96.10 m;地下室基坑深23m,长68m,宽58m,大楼基础为筏板基础。该工程场地地貌单元属丘陵地貌,经人工挖填后,现场地地势较平坦,相对高差1.53m。
2. 基坑支护设计
该工程因基坑周边有建(构)筑物和地下管线,必须垂直开挖,采取工程措施进行支护,根据相关规定,确定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设计使用年限一年。经过方案对比,决定选用:“排桩+锚杆(索)支护体系”,该方案相对造价低,安全性高,施工技术成熟。
该基坑土方外运非常困难,利用设计地下室车坡道,在基坑南侧设置一临时斜坡道,外运土方,东端与施工大门口路衔接,西端与西侧壁相接处标高为-11.0m,然后转120度左右,朝东北方向延伸到基坑开挖底部。
支护桩共计222根,选用钻孔混凝土灌注桩,机械钻孔快,对桩孔壁的扰动小,安全性高,质量易于控制,适用于极软岩;桩身及冠梁、腰梁均为C30钢筋混凝土,土壁采用Φ8@200×200钢筋网,喷射C20细石混凝土,厚100mm,并安装Ф50PVC泄水管。
预应力锚索钻孔直径为200 mm,锚索深入基坑侧壁,由锚固段和自由段组成,通过腰梁和锚垫板,拉锚排桩,阻止排桩位移,共计899根(孔)锚索。每根锚索由2~5根Ф15.24 mm(7Ф5)高强、低松弛的钢绞线组成,单根钢绞线抗拉强度为fptk=1860 Mpa,钢绞线不允许搭接;锚索在孔内安装就位后,孔内必须全长两次注浆。
冠梁位于四周混凝土灌注桩的顶部,桩顶主钢筋全部伸入冠梁,将所有桩顶牢固的连接在一起,并且用锚索将冠梁锚固锁定。腰梁位于冠梁以下四周混凝土灌注桩的侧壁,将标高相同的一排锚索连接在一起,被锚索锚固锁定,与灌注桩组成网格状竖直支护系统。
3. 基坑支护及开挖主要施工方法
基坑支护及开挖施工,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先进行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然后土方开挖与锚索、冠梁(腰梁)施工穿插进行。
3.1 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法
施工工艺流程:场地布置 →桩位放样→钻机就位→埋设钢护筒→钻孔→成孔检查、清孔→钢筋笼安装→水下混凝土浇注。
3.1.1 统筹规划,合理布置场地
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要求,先平整夯实场地,测放出所有桩位,钉好十字桩;再统筹规划好施工道路、旋挖钻机钻孔位置、孔口堆土场、排水渠(井)、泥浆池和桩身钢筋笼制作、堆放场地,以及水、电线路等。旋挖钻机钻孔位置地面要夯实不沉陷,高出渠水面1m,及时排除场内积水,外运孔口堆土。
3.1.2 优化钻孔顺序,提高钻孔效率
(1)灌注桩的钻孔顺序,应遵循以下原则:A、混凝土灌注桩跳桩施工,按《规范》要求确定间隔为2根桩;B、施工四个角及其附近的桩;C、先施工钻孔难度大的,才有时间制定可行施工方案,不会造成旋挖钻机停工;
(2) 旋挖钻机成孔工艺:首先是通过钻杆底部带有活门的桶式钻头回转破碎岩土,将渣装入钻斗内,再将钻斗提出孔外卸土,这样循环往复,直至钻进到设计深度。对粘结性好的岩土层,可采用干式或清水钻进工艺,无需泥浆护壁;而对于松散易坍塌地层,或有地下水分布,孔壁不稳定,采用静态泥浆护壁钻进工艺。
(3)其他成孔方法
A.该工程基坑北边与已建业务大楼地下室相接,不能钻孔;只能将基坑北边挖深形成机械作业平台,再向下将剩余的回填土挖运出去,拆除了钢筋网,用反铲式破碎机和风镐凿除了伸入的毛石混凝土,然后,每根桩砌一个厚120水泥砂浆砖壁井,至平台作业面,将深槽回填密实,安排旋挖钻机钻孔完成。
B.基坑东北边回填土深达1~9米,钻孔时上部塌孔严重,每根桩回填土部分人工挖孔,钢筋混凝土护壁,剩余部分再用旋挖钻机钻孔完成。
3.1.3 吊装钢筋笼,浇注混凝土
吊装钢筋笼为了有利于汽车起重机吊装,超过15米长的钢筋笼分两节制作,先吊起下段钢筋笼,移至孔口,在人的扶持下将钢筋笼下入孔内;在钢筋笼的顶吊圈下插两根平行的槽钢,将整个笼体支托于护筒顶端两侧的枕木上,槽钢横放在枕木上,防止落于孔中。
(2)浇筑混凝土每个钻孔内水位高低差异很大,都采用导管法浇筑水下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应注意埋管深度控制在2~6m范围以内,并做好记录;浇筑混凝土时,导管、储料斗用汽车起重机吊挂,人工配合安装和拆卸;应保证混凝土的连续供应,超过设计桩顶最少0.5m,作为浮浆层凿除。
3.2 锚索和土方开挖的施工方法
3.2.1 土方开挖
为了确保基坑施工安全,土方开挖根据基坑四侧锚索高度布置的情况,分层分段开挖,该基坑分为6层,每层标高与四边侧壁当排锚杆高度基本一致,高差为±1.0m左右;每层开挖时,还要分区分段开挖,先开挖锚索工作面,宽度是8m,并且每段开挖长度不宜大于30m,先开挖段中还要有一个拐角,拐角一边直段长不小于10m,这样就才能避免钻孔与腰梁施工时,不互相抢占工作面,使开挖、锚索、腰梁施工形成流水作业。
土方外运20公里,每层土方开挖顺序为:先从基坑西北角两边开挖锚索工作面,再依次开挖西边、北边、东边和南边的锚索工作面,然后开挖中部剩余土方;遇到反铲挖不动的坚硬土方,采用反铲式破碎机破除。
3.2.2 锚索的施工方法
锚索施工工艺:施工准备 →锚索钻机就位 →钻孔→退出钻杆 →安装锚索及注浆管 →灌注水泥浆 →二次灌注水泥浆 →腰梁(冠梁)施工 →安装锚固板 →预应力锚索张拉锁定。
(1)施工准备 预应力锚索施工前应进行基本试验,试验锚索数量不少于3根,以確定锚固体与岩土层间粘结强度特征值、锚索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锚索要提前制作好,单根锚索采用Ф15.24钢绞线,自由段的钢绞线需要外套φ20塑料软管,注浆后能滑动.
(2)钻锚索孔钻机就位稳固后,对准孔位、调正角度,钻进过程中要反复进、退钻杆,清理孔内残土,防止“卡钻”,钻孔完毕应及时注入高压水清孔,将孔内残留废土清除干净,否则锚索安装困难,甚至还要拔出,重新清孔。
(3)安装锚索及注浆先把验收合格的锚索人工抬运到孔口处,待钻机拔出钻杆后,要人工立即向孔内插入锚索,尽快注入水泥浆,以防塌孔。采用二次注浆工艺,注浆材料采用0.45~0.55纯水泥浆,注浆压力不宜过大,待水泥浆回流到孔口,一次注浆完成;然后等待4~6小时进行二次注浆,待浆液流出孔口时,用湿粘土封堵孔口,并严密捣实,再加压灌浆。
(4)钢筋混凝土腰梁(冠梁)施工将冠梁底面以上的土方开挖后,用风镐将多余的桩头凿除,就可以钻孔、安装锚索了;然后安装冠梁钢筋、模板,浇筑混凝土。
(5)预应力锚索张拉锁定待锚索注浆8~11天,锚固段强度大于15MPa并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75%后方可进行张拉,腰梁(冠梁)混凝土也达到了一定的强度,安装锚固板,准备张拉锚索;先通知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抽样张拉锚索,合格后才能张拉到期锚索。若锚索预应力没有明显衰减时,即可将锚索锁定。锁定后若发现有明显应力损失时,应继续进行张拉。
4. 变形观测结果及处理措施
该基坑施工期间的变形观测,主要是对周边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和对支护桩顶冠梁的沉降、位移观测;并委托有检测资质证书的单位,于2010年9月14日至2011年7月3日对各个观测点进行了观测。
2011年7月3日的位移观测结果中,西侧冠梁的10#、11#、12#三个观测点的累计位移值分别为72mm、82mm、78mm;东侧冠梁的4#、5#两个观测点的累计位移值分别为33mm、36 mm,均超过了设计图纸的预警值(20mm)。经多次实地观察,基坑四周地面没有出现明显的裂缝和沉降现象,周边建筑物也没有出现裂缝等现象,使用正常,也没有影响施工。